“三农”的非空间化: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二重性”从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谈起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围绕“三农”的话语,无论是老问题的澄清还是新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向温铁军致谢。温铁军本人对“三农”问题的解读,纲领性地包括在了《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这本著作中。按照温铁军的说法,中国的问题是“一个资源秉赋较差的、发展中的农民国家,通过内向型自我积累追求被西方主导的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可以说,温铁军的独特贡献在于:除了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借鉴和扬弃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之外,突出了资源环境制约这个中国特殊的国情,
其他文献
研究者在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是如何融入社区和建立信任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融入社区的方式和故事各有不同,也自然会得出不同的心得体会。笔者以亲身经历的三则
采用经典的"学习–再认"范式,在测验阶段设置了目标探测的干扰任务,通过比较目标探测和分心拒绝是否会对记忆提取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提取干扰与再认记忆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这一堂,我和大家一块儿探讨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希望我们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板书: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开展一场讨论,请看讨论题.
黄淑娉先生在回忆她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时说:“回顾50年的教学研究生涯,田野调查的经历最难以忘怀。它不仅提供了研究的源泉,促进了教学的提高,更激励了我对人类学事业的毕生追求。
<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在政治课总课时中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从而为政治教师转变观念,探索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课"注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