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zh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招生考试政策是政府、高校与社会招考机构等组织对高等教育人学机会进行权威性分配与调节所制定的行为准则。论文围绕报考资格、高校招考权力、高考科目设置以及高招录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民国至今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进行历史考察.并总结其特征。同时.论文选取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并总结其特征。
其他文献
该文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线索,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两方面人手,首先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取象比类”整体性思维特征和以“和”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剖析了“天人不分”整体性思维所导致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缺失,揭示了“和”、“礼”等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与依附属性。随后分析了中国文化自身在近代变迁的复杂性,以及中国文化在实现价值观念从“和”向“强”变迁的同时“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的一贯性,由此我们提出中国文化的近代变迁是一次没有完成的文化转型,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变迁性质对高等教育
期刊
本文主要对“筛选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根据多个数据集,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个视角,应用或改进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对教育的筛选功能进行了验证。
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去实现社会价值目标(如获取职称、学位、金钱等)。基于这种理解,本文对大学中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进行了划分,对学术研究领域、学术评价领域及学术奖励领域中的越轨行为依据一定的标准作了进一步划分。最后,对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危害体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
本文在对成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高等学校支出的功能结构(主要是在相对于教学功能的科研功能方面的支出占总经费的比重)与科研产出总量和科研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影响高等学校成本结构的因素和国内外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和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成本结构特征的研究,总结了高等学校成本结构的规律,并提出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成本结构的参考标准和改进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五四运动的爆发激起东南士绅名流倡导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在短短的几年中,东南大学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担负,虽然江苏地方政府从教育经费中专门划出“国库”一项,但“国款办国学”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经费困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东南大学依托地方社会的管理模式,以江苏教育会为核心的校董会掌握了校长的任免及学校其他管理决策大权。校董会虽然在筹集款项和联系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与教授会、评议会产生了深刻矛盾。在校内反对派与校外国民党力量的联合作用下,1925年东南大学发生易长风潮,学校从此处于长期动荡之中,其国立化进程严重
有关研究表明,大学学习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最难以适应的方面之一。本研究的预研究也支持了上述结论。在预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取九名北京大学理科本科学生.就其入学以后的学习适应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九名被访者个案的研究,得出结果如下:几位被访者入学以后在学习上经历了“困惑”、“自卑”和“挣扎”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了学习适应。其中.“挣扎”过程又包括“克服厌学”、“竞争”和“学业求助”三个方面;学习适应后的几位被访者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的结构基本建立在上述研究结果之上。
期刊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考试当作一种测量工具或手段.多从微观技术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和改进,而其社会属性却被忽视。但技术研究并不能解决考试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其与社会的矛盾.需要我们从宏观制度层面上给予关注。本文便对考试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基础性和试探性理论研究。通过解析考试的教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