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配电网的降损节能措施探讨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aiyan1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确保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油田企业肩负着发电、输电、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但是我国油田配网普遍存在供电半径过长、电网设备老化陈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而且部分线路长期处在非经济区域运行,造成配电网线路损耗消耗了大量电能。针对油田配电线路存在的问题,我国油田采取了优化电力网络、改造变电装置、优化配置无功补偿以及采用新技术,提高用电效果等措施以达到提高降损节能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技术线损、管理线损和变电装置等方面,论述了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字】油田配电网;降损;节能
  1.线损的技术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电网的线损按性質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又称为理论线损,它是电能在电网传输过程中各元件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的总称。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阻损耗,也称为可变损耗,这种损耗是由于电网中导体自身的电阻引起的,且随着导体中电流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磁场作用产生的电能损耗,这种损耗与电气设备接人的电网电压有关,电压一定时损耗不变,故也称为固定损耗。管理线损是由于计量装置误差、管理不善以及电网元件漏电等原因引起的电能损失。这种损失无规律可循,又不易测算,通常又称之为不明损耗。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营销管理环节,如抄表、核算过程中的差错引起的损失;二是计量管理环节,如计量装置安装工艺不规范、计量装置本身的精度引起的误差;三是用电管理环节,如电网漏电、客户窃电等引起的损失。
  2.技术降损的主要措施
  2.1提高无功补偿能力,增加功率因数电力网中的无功功率消耗是很大的,大约有50%的无功功率消耗在输、变、配电设备上,50%消耗在电力用户。为了减少无功功率消耗,就必须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提高功率因数是降低无功功率损耗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提高功率因数主要采取集中补偿方式和分散补偿方式。集中补偿方式是在变电站站内母线上设置一组或多组电容器组,根据电压和功率因数的需要投切,以达到减少变压器及上级电网的功率损耗,提高输变电设备的有功出力。变电站集中补偿基本上应与本级电网设备无功消耗相平衡,并且是就地补偿方式的补充。这种补偿方式的节能效果不如线路分散补偿的效果显著,但系统电压低时能改善电压质量。分散补偿方式是在线路上进行补偿。在线路上取一点补偿时,最优补偿地点为从首端起线路总长的1/2~4/5处,补偿容量为全补偿的1/2—4/5,这时的节电效率在80%左右。如果线路分支较多或线路较长、负载自然功率因数低,可采取分支线分段补偿式,每一补偿段或分支中的补偿地点和补偿容量按上述原则选取,可取得更高的节电效果。线路分散补偿方法简单、投资少、设备利用率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补偿方法。
  2.2结合配电网规划管理,降低线损配电网规划旨在改造和加强现有电网结构,扩大供电能力,建立技术经济合理的电网。在配电网规划初期,就应将降损节能考虑进去,以合理安排电源点分布。电源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当负荷密度高、供电范围大时,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电源出线也要考虑好负荷大小,合理进行安排,避免出现由于出线负荷严重不平衡而造成变电站两台主变的负载率严重失衡。在电源点确定后,确定电压等级除了要满足近期电网供电安全、稳定、可靠的要求,更应该能适应系统远景发展。因为在输送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压等级可以降低线路损耗。
  3.合理选用变电装置措施
  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对线损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配电网中造成配变不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型号,容量选择不合适,安装位置不恰当;此外,部分配电站均为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造成配电变压器运行效率较低。因此,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平均负荷率是配电网络降损工作的重点内容,主要改造工作有:
  3.1合理选用变压器。普通配电变压器运行中铜损和铁损高,自身损耗是配电网络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变压器在配电网络消耗,采用装配低损耗配电变压器,加装末端低压电容器,加强运行管理,合理调配变压器容量等措施,对配电网络中所使用的变压器予以调整,使其运行在最佳工作状态。
  3.2通过改变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将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改为一台运行,一用一备;母线运行方式采用单母线并列运行,提高单台变压器的使用效率;将负荷率较低的变压器更换为功率适宜的小容量节能型变压器,充分发挥效率,彻底解决变压器的低效率高损耗的问题。
  3.3利用变电站剩余出线间隔,对负荷大、损耗高的线路进行分流改造,通过降低线路的电流密度分流负荷,通过增加线路出线的方式降低线路负荷,从而降低线损。通过选择合理类型的变压器,改善运行技术条件,调整负载,可以使变压器在效率较高、电耗较低的状态上运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4.管理降损应采取的措施
  4.1加强理论线损计算
  理论线损计算是降损节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线损理论计算的结果就是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但是,电网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线路切改比较频繁,要求运行部门积累线路、设备参数资料,在线路新建或改造竣工后,立即更改相应的线路参数图,做到及时准确。每个季度还要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工作,特别是当电网发生较大变化时。通过对每个季度理论损失的对比和分析,摸清网络的潮流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整个线路的负载系数是否处于经济运行区域,当理论损失率超过一定数值时,应考虑对电网结构进行调整或改造。
  4.2做好线损分析
  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的对比分析。对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对比分析,能反映出管理上存在的差距,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实际线损率过高,说明电力网漏电严重或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果理论线损过高,说明电力网结构、布局不合理,电网运行不经济。如果其中的固定损耗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设备处于轻负载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负荷率低或是电力网长期在高于额定电压下运行。
  5.结论
  由于油田采油、输油、注水等系统运行的特点,一般多采用发散型的供电方式,随着油田企业勘探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用电量也逐渐增大,导致配电网不仅满足不了负荷增长的需要,也影响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损节能应该引起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实际运行中,必须因地制宜地掌握好方法,善于总结,积极探索,才能有效地做好电网的降损节能,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5月23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研发的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手段的电能量数据传输装置,在青海西宁和黄化无公网的偏远山区正式投入应用,所辖范围覆盖4000余用电客户,
本文针对某行政中心地下室大面积底板和超长墙板施工中所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介绍了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抗裂、防渗措施,特别是在后浇带,施工缝问题上的一些具体做法,着重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主宰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同样也包括电力营销的业务系统,并且在其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主导地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它是将整个电力行业当中的包括全省的流程、数据和管理全部汇集在一起的业务模式来构建起来的融合了经营和销售两方面业务管理的一个系统。现结合信息管理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信息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对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作出阐述。  【关键词】电力营
针对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分励磁涌流判据难题,分析了励磁涌流判别的方法及其存在的弊端,对新方法提出了设想。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在发展境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当今国际劳务市场的新情况,从境外劳务的政府管理到培训、劳务纠纷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并提出了境外劳务发展将要面临的新方向。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代以来,“教师主体”曾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受其影响,“满堂灌”等教学行为风靡一时。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学得苦,学得累,且学习效率低。在此情况下,“学生主体”思想应运而生。其结果是,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迷失了自己的位置,要么“满堂问”,要么以自主的名义,让学生放任自流。  以此分析,这两种提法正确与否,都值得商榷。秭归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秭归实小”)的“阳光课
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完善,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从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出发,就我国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
对某750kV电抗器应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监测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应用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特级教师黄厚江认为,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因为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教师若准确深入透彻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发掘,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师生对话,会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方面有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语文教师缺乏自觉解读文本的意识,往往死搬教学参考书的结论,或者沿用前人的解读,把
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又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正确选用疫苗,实施科学免疫,是保证猪口蹄疫免疫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有效预防猪O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