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君子和他的戒毒创业庄园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g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的南方,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洪桥镇盘塘村王塘组的一个山坡上,一对夫妇仍然顶着烈日在打理自己的菜园。看起来,他们与当地农民没有两样。然而,就是这对夫妻却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
  这个家曾经拥资百万元,因为男主人石延岩吸毒而变得一贫如洗,妻子李美华不仅帮丈夫戒了毒,而且助夫建起了全国首家义务帮教吸毒人员戒毒创业基地。两年多时间里,来自10多个省市的40多位瘾君子,在这个戒毒创业基地用劳动战胜了毒瘾,重获新生。
  
  助夫创业积下百万资产
  
  石延岩的生活轨迹原本应是平坦而顺利的。
  1964年12月出生的石延岩,家庭幸福,父亲在祁东县商业局工作,母亲是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这样的家庭在祁东县是很优越的。
  1983年,石延岩进入祁东县肉食水产公司当了一名工人。1986年,石延岩与李美华结婚。
  结婚后,李美华打理一个小杂货店,石延岩继续上班,夫妻俩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
  石延岩逐渐发现,自己辛辛苦苦上班一个月才100多元工资,妻子开的小店却远远超过他的收入。1989年,父亲病逝,石延岩分摊了不少费用,日子开始变得拮据起来,如果按照上班的模式生存下去,欠债一时难以还清。
  1991年年初,他决定停薪留职,下海从商,李美华也表示支持。石延岩下海后先开了一家服装店,但没挣到多少钱。
  1992年8月,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家里负担更重了,于是,石延岩决定转行。他发现祁东县城流动人口多,便决定搞餐饮。可是,开餐馆又没有资金,他便在街上摆了一个夜宵摊,买来书自己钻研炒菜,。未到一两个月,他竟炒得一手好菜,前来就餐的人络绎不绝,这个夜宵摊让他猛赚了一笔。
  石延岩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决定开餐馆。1993年秋,他在祁东县火车站最繁华的地段承包了一个大门面,开了一家餐馆,取名“超奇餐馆”。由于他手艺“超奇”,餐馆的生意也“超奇”的红火。几年下来,石延岩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他也因此成了祁东县城的名人。由于皮肤黑,熟悉他的人都尊称他为“黑哥”。
  
  吸毒吸光百万家财
  
  虽然发了大财,但随着餐馆生意的红火,石延岩也更忙了。餐饮生意是一个苦活,何况他是靠自己的手艺,这让他经常感到疲惫。
  一次,一个早就瞄上石延岩的毒贩对他说:“你每天赚钱这么辛苦,尝一口东西(指白粉)提提神吧。”说完拿出“东西”递到他面前。石延岩知道是白粉,但他对这些平时在他店里称兄道弟的“哥儿们”并没有怀疑,他心里想,反正不上瘾没什么关系。于是,他便接受了“哥儿们”的“馈赠”。石延岩吸食后并没什么很奇特的感觉,只是觉得精神了些。因此,他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他并不知道,他已中了毒贩子的圈套。毒贩子“钓鱼”时总是主动白送给人吸,等吸食者上瘾以后他们再做生意。
  石延岩吸了3次,都没有什么瘾,于是,他认为自己把握得住,不会上瘾。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又吸了几次以后,他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了。刚开始,石延岩一天只花50元钱吸食0.05克的一小包就够了,石延岩想,这点钱根本吸不穷他,就当是一天吸一包高档香烟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毒瘾越来越大,他每天所需毒资也“水涨船高”,最多的时候一天竟要吸掉1000多元!
  因为忙于生意,李美华起初并未觉察到石延岩吸毒。而由于吸食毒品过多,石延岩精神大不如前,身体也开始消瘦。李美华以为丈夫是累病了,准备请人为他治病。这时石延岩才讲了实话。
  此时的石延岩已经难以自拔,虽然心急如焚的李美华不断地制止,但一看到丈夫毒瘾发作时的痛苦样子,心软的她只能替丈夫买毒品。由于长时间吸毒,石延岩整天精神萎靡不振,身体每况愈下,他再也没有心思去经营自己的餐馆了,整天浸泡在毒品中。由于请来的师傅炒菜技术不行,餐馆的生意也一天天衰落,每天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他的毒瘾。
  没多久,家里的存款也被石延岩“吸”光了。石延岩又开始卖房子,卖家具、电器、首饰、衣服……凡是能卖钱的,他都拿出去卖。
  
  痴情相守陪夫戒毒
  
  石延岩并非没有悔意。为了戒掉毒瘾,李美华和亲人也曾想了不少方法,送他到戒毒所,陪他远离祁东旅游……然而办法用尽,始终难以除去石延岩的毒瘾。
  由于家中因他吸毒变得一贫如洗,石延岩不得不打起了亲戚朋友的主意。
  他先是向亲友借,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他在吸毒,以为他真是为扩建餐馆急需用钱,就毫无戒心地借给他。久而久之,当大家知道他是因为吸毒而借钱时,纷纷谢绝。
  东西卖光了,亲戚朋友借怕了,但毒品还要吸。他打起了母亲的主意。有一天,他把一块棉絮塞在裤腰里,哭着求母亲:“我吸毒长了毒瘤,医生说要马上住院开刀!”
  母亲听了自然又恨又怜,急忙把积攒多年的养老金全给他,让他去医院“开刀取瘤”。
  当母亲得知这些养老钱也变成白粉时,气得昏倒过去。
  母亲不能再骗了,石延岩又盯上了妻女的长发。
  他剪去熟睡中的妻女的长发,拿到发廊卖了,换回一小包海洛因。李美华开始感到害怕,再不下决心找个法子让他戒毒,总有一天,他会害人害己。
  毒瘾未发时,石延岩也越来越厌恶自己的无耻,他想,与其这样连累妻女和亲友,还不如自己了结。一天下午,万念俱灰的石延岩决心自杀以求解脱。他找来一根绳拴在天花板的铁钩上,准备结束自己的一生,恰好女儿丽丽刚好放学回家,她推开门见爸爸正在用绳索套脖子,扑通跪倒在地:“爸爸,你不能死啊,你不吸毒不就好了吗……”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令他痛苦万分,他无力地坐在地上,将女儿紧紧地抱在怀中,与女儿哭成一团。
  回到家的李美华也抱住丈夫伤心而泣。哭过之后,李美华开始深深思索:以前多次戒毒,丈夫不是没有努力,而是因为环境让他无法静心去戒,往往戒了再吸,能否让丈夫在一个较为偏僻的环境里戒毒呢?她想到了住在乡下的小姑。
  之后,李美华陪同丈夫来到了祁东县洪桥镇盘塘村王龙组。这里距县城有10多里路。石延岩的妹妹特意为哥哥安排了一间房,石延岩将自己禁闭起来,决定与外界彻底隔绝3个月,进行强制戒毒。开始几天,毒瘾的折磨使他重新经历以前几次饱尝的痛楚,他便请求家人用绳索将他绑起来。望着丈夫痛苦挣扎,李美华禁不住泪如雨下。90多个日日夜夜的痛苦煎熬,李美华与他朝夕相伴,爱的滋润与意志终于让他战胜了诱惑。3个多月后,他已经不需要毒品了。
  看到丈夫从毒品的控制下挣脱出来,想起以前的几次类似经历,李美华特别害怕丈夫走回头路。总是与丈夫寸步不离,严防死守。渐渐地,石延岩开始同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也尝试着帮妹妹家做些农活,脸色也从以前的死灰而开始有了红润。
  
  上山建农庄助人戒毒
  
  在乡下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李美华看到了丈夫的变化,尽管出生在城里,不太习惯乡下生活,但为了让丈夫戒毒,她克服着多种不惯与丈夫一直吃住在农村。
  远离城市,石延岩渐渐安静下来,这令李美华有了另一种打算:乡下虽然苦些,但只要能让石延岩回头,再苦再累也是好事。李美华看到村里有一片荒山,便想到,如果载果树,或搞养殖业,岂不是既能生财,又能“管”住石延岩吗?
  李美华同石延岩一商量,当即得到了丈夫的赞同。
  当村、组领导听到他们有这个想法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决定让他们以低价租种这片荒山。家人看到石延岩夫妇又开始创业了,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
  就在农庄建设初期,一个改变石延岩创业初衷的事发生了。
  与石延岩素昧平生的小丁突然来到洪桥镇盘塘村找他。小丁是一个瘾君子,也是祁东人,在多次戒毒无效的情况下,听到石延岩在乡下戒毒成功的消息,慕名而来。
  石延岩收留了他,在与他度过最难熬的日子后,带着他开山凿石建农庄。
  小丁也从劳动中渐渐得以康复。小丁戒毒成功,使石延岩的故事愈传愈远。
  许多父母带着身陷毒海的孩子先后来到了盘塘村。曾为毒所害的他,深知毒品对人的危害,看到许多父母和染毒青年那期盼的目光,石延岩觉得创业挣钱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能让这些信任自己的人脱离苦海。
  石延岩于是与妻子商量,将农庄变为戒毒创业基地。
  李美华犹豫不绝,丈夫刚戒毒不久,如果这里来多了瘾君子,他会不会帮不了别人,又害了自己?何况戒毒并非小事,本来两人决心一起创业,平静地生活,如果改为戒毒创业基地,平静的生活还会有吗?
  尽管有这些担忧,李美华最终还是转变了思想,国为她不想让更多的家庭因毒品而落入艰难境地。
  2003年年底,“石延岩义务帮教吸毒人员戒毒创业基地”正式成立。在亲人的帮助下,他筹资10万多元,在山上建起了三间住房,和12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开辟了50多亩果园。石延岩的故事也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引起较大的反响。
  之后,许多人送自己的亲人前来戒毒。对这些前来求助的人,石延岩常常与他们同吃同睡同劳动,用自己的行动和体会帮助他们。许多瘾君子在他这里获得了新生。
  2004年6月,湖南省公安厅禁毒处处长滕常贵专程来到这个基地,不仅对石延岩夫妇的行为进行了肯定,还捐出2000元给他们用于发展基地。
  当地政府也对此给予了支持和肯定,这无疑给了石延岩夫妇莫大的动力。
  从2003年年底成立基地至今,两年多时间里,基地的经济收益虽然不是很好,但令石延岩夫妇自豪的是,已有来自10多个省市的40多位瘾君子在他们帮助下脱离毒海,重获新生。
  一份发自贵州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如果每个受害者都能像你一样,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没有什么可给予的,只有一颗来自远方透明如水的心,在默默地为你祈祷和祝福,愿好人一生平安,全家幸福!
  这些不时通过信件和电波传来的感谢和祝福,让依然清贫的他们,顽强地生活、工作在那个山坡上,坚守着拯救瘾君子的圣洁信念。★(本文谢绝转载)。
其他文献
@鱼儿:我是如何陷入剁手怪圈的?  小南:人们普遍认为大促参与抢购的人是冲着折扣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这么做是因为习惯,他们这样做了很多次,然后希望延续下去。  又快到年底了,是不是觉得钱包空空呀?双十一的时候你是不是囤了一堆东西,还安慰自己说:“可以用一年,未来一年都不用买东西了,省了不少呢。”结果没过两周,黑五一到秒被打脸了……如果你现在就要吃土了,别担心,后面还有双十二、圣诞节在等着,请
万豪国际集团旗下艾美酒店及度假酒店(Le Méridien Hotels
在电影院里看《天堂电影院》,是对这部经典最大的尊重。在那幽暗的两个小时里,沉醉在他人的故事里,却可以毫不掩饰地流下关于自己的眼泪。在电影的世界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梦的工厂,也是关于现实的诗;灯亮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迹中,表面上似乎毫无变化,可谁又知道别人心里的微波涟漪或者惊涛骇浪呢?  《天堂电影院》,在电影中是实指那座在小镇上影响几代人的“天堂电影院”,同时指涉着电影巨大的精神
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女性摄影师,她在50年的职业生涯中,以无畏地挑战人类危险境地的勇气,以及人道关怀,让自己的作品具备了巨大的感召力。2018年,她的大型个人回顾展《沉思录》(Mediations)先在巴黎网球美术馆举办,随后又在旧金山现代美术馆进行巡回展览(7月21日到10月21日),我们得以与这位杰出的摄影师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当苏珊·梅塞拉斯在1976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
一趟原本开往新家的“搬家之旅”却不幸成为“中途跳车身亡”的致命旅程。  近日,“长沙23岁女生使用货拉拉搬家途中跳车身亡”事件引起舆论热议。2月24日,货拉拉再次发布声明,对当事人家属致歉,并表示“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货拉拉也在声明中承认其产品安全功能不完善,在跟车订单的形成录音等问题上存在关键缺失,并公布了相关整改公告。据货拉拉方面表示,2月23日下午,其已取得家属的谅解,并将与家属
其实,真英雄何必问出处?但真发达了,很多人就要问出处,似乎才能显示本非凡种。  2200年前,有一位宿迁汉子说出一句让后人常常引用的话:富贵不回故乡,就像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这个人是西楚霸王项羽。  这些日子,又一位宿迁人在重复富贵还乡的故事,此人是京东的老板刘强东,他多年来回到宿迁老家给乡亲们发钱。近期他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其老家在湖南湘潭,太爷爷(曾祖父)那一辈因为政局的大变
耳边“声机”  路易威登Horizon Earphones无线耳机  春天真是一个容易“易容”的季节。这个看上去你以为是袖口的小物件,居然是路易威登推出的无线耳机——这款由音响专家 Master
“我的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这句满怀豪情的自白,本来是无数年轻人用以逃脱买房压力的口号,然而近年他们却发现,租房市场,也不再是一个避风港,而成了被资本追逐,需要不断升级打怪的另一片战场。  城市的旧城改造,棚户区拆迁等现象,不断将房源往高价位推进;  房屋中介集团改变角色,直接变為房源提供者,也给租客们提供了新的难题:  房源市场撞上了互联网 的风口,被大型集团瓜分,日益沦为寡头聚集地。定价
7月26日上午,由经典原文读书会主办,广州图书馆、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南都周刊传媒协办的《行止由心》阅读分享会,在广州海珠智汇科技园南都周刊传媒产业基地圆满举行。  这次活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南方都市报编委、南都周刊主编、资深记者、编辑邹高翔分享了他创作的散文集《行止由心》,题目为“新闻人的个体情感表达”,并与读者朋友们交流互动,讲述“新闻人文艺”的特点和魅力。  邹高翔老师是资深新闻人,《行
2月初,时尚界忙着奔走于时装周日程中。这个圈子有它自己的一本日历,一年到头如果每个点都踩中,你也就把握了大部分流行趋势。当然趋势不仅来自T台,还来自别的地方,比如Met Gala,比如潘通色(Pantone)。紫色,从帝王到街头  2018年色彩权威机构潘通就发布了年度色“紫外光(Ultra Violet)”。官方对它最直白的说法是“蓝底的紫色”。蓝底的紫(紫罗兰色)和红底的紫有什么区别呢?紫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