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而忽视学,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因而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新课标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三个个体,其中心是“合作”。合作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从而促使“自主”的形成,能够提供给孩子“探究”的平台。
关键词:合作 小组 激励
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经断言: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自主探究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其中心是“合作”,通过合作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从而促使“自主”的形成,能够提供给孩子“探究”的平台。
一、小学英语合作教学的指导思想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小学英语合作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围绕主题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以合作互助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获取语言知识,习得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共同达成语言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小学英语合作教学的要素
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它侧重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与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师生教学相长。在具体的教学中合作教学的核心要素(1)采用小组的学习方式;(2)共同展开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3)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成员以及所有成员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协调指导作用,合理分组和分工,调动组内成员的团体意识,让每位成员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学习语言,内化语言。
三、小学英语合作教学的具体操作
1. 小组成立与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合作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合作于学习,小组的成员6人为最佳,从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为参照,优、中、差三等均有,均衡各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选能力较强者为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管理与后进生的辅导,同时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指导,教会他们激发组内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合理分配组内学习活动的分工,协调、组织小组活动的顺利展开等。
2. 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达成学习目的所做出的判断、引导和总结,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教学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评价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眼神或手势,表达自己对学生进步的肯定与暂时落后的鼓励,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积极动力。同时在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中,新课程标准提倡重过程、轻结果,教师可以建立成长档案袋,及时收集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3.开展趣味的合作探究活动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防止和纠正以往过于强调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授。小学英语合作教学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围绕主题知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获取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真正提高学社根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灵活并趣味盎然的合作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他们多途径感受语言知识的渠道,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
4. 加强指导,使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调控者,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在开展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语言要求,这样就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从而增加合作学习过程中使用目标语言的机会,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随时提供帮助或参与学生的活动等。学生的小组合作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就能避免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真实、有效。
学语言最终是要用的,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是其面临新世纪激烈社会竞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
关键词:合作 小组 激励
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经断言: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自主探究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其中心是“合作”,通过合作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从而促使“自主”的形成,能够提供给孩子“探究”的平台。
一、小学英语合作教学的指导思想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小学英语合作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围绕主题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以合作互助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获取语言知识,习得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共同达成语言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小学英语合作教学的要素
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它侧重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与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师生教学相长。在具体的教学中合作教学的核心要素(1)采用小组的学习方式;(2)共同展开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3)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成员以及所有成员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协调指导作用,合理分组和分工,调动组内成员的团体意识,让每位成员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学习语言,内化语言。
三、小学英语合作教学的具体操作
1. 小组成立与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合作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合作于学习,小组的成员6人为最佳,从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为参照,优、中、差三等均有,均衡各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选能力较强者为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管理与后进生的辅导,同时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指导,教会他们激发组内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合理分配组内学习活动的分工,协调、组织小组活动的顺利展开等。
2. 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达成学习目的所做出的判断、引导和总结,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教学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了评价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眼神或手势,表达自己对学生进步的肯定与暂时落后的鼓励,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积极动力。同时在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中,新课程标准提倡重过程、轻结果,教师可以建立成长档案袋,及时收集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3.开展趣味的合作探究活动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防止和纠正以往过于强调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授。小学英语合作教学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围绕主题知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获取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真正提高学社根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灵活并趣味盎然的合作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他们多途径感受语言知识的渠道,从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
4. 加强指导,使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调控者,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在开展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语言要求,这样就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从而增加合作学习过程中使用目标语言的机会,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随时提供帮助或参与学生的活动等。学生的小组合作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就能避免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真实、有效。
学语言最终是要用的,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是其面临新世纪激烈社会竞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