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后痛觉过敏影响的临床研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zhi0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后痛觉过敏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择期行下腹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行全身麻醉,硬膜外组患者硬膜外给予10ml0.2%罗哌卡因,每隔1小时追加5ml,关腹前给予10ml;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2g/kg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瑞芬太尼用药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后vas评等数据,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后痛觉过敏影响。结果:硬膜外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清醒时间、瑞芬太尼用药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0.2%罗哌卡因能够有效地减轻术后痛觉过敏的现象,术中血流动力学也相对稳定,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痛觉过敏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可产生痛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1]。痛觉可以产生警示,引起机体防御反应,但是手术后的疼痛对于身体恢复确实弊大于利,严重影响患者心理,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不利于患者康复。镇痛是麻醉医师工作的首要任务。临床上麻醉通常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但有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除了能够镇痛外,还能引起痛觉敏感性物质增加最终导致痛觉过敏。为了减少痛觉过敏的现象发生,本文运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旨在观察其对下腹手术术后疼痛过敏的影响。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2.2±10.4岁;ASA分级Ⅰ~Ⅱ,术前胸片、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基础检查无特殊,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均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组采用在静脉全麻的基础上,术中镇痛是在硬膜外注射0.2%罗哌卡因;对照组在静脉全麻基础上,镇痛采用静脉注射2g/kg芬太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基本病情等资料均没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前均禁食8h,入室后常规进行心电监测,持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在护理人员建立好静脉通道后,硬膜外组让患者侧卧,根据所做手术选取穿刺点进行穿刺(一般选择L2~3、L3~4间隙),穿刺成功后将硬膜外导管头向置入3~4cm,并注入2%利多卡因 3ml,患者换成平卧位,3 ~ 5min 后观察患者有无局麻药中毒反应,并测试麻醉阻滞平面。一切正常后开始全麻诱导,诱导药物有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瑞芬太尼起始浓度分别为2.0μg/ml、3ng/ml,缓慢调高丙泊酚浓度,当BIS值为75时给予0.1mg/kg維库溴铵,待BIS小于50、患者肌肉松弛时进行气管内插管。呼吸模式选用机控模式,调节潮气量为 8 ~ 10ml/kg、呼吸频率 10 ~ 12 次 /min、维持 PETCO235 ~ 45mmHg。切片前20min10ml0.2%罗哌卡因,每隔1小时追加5ml,关腹前给予10ml。对照组麻醉诱导同硬膜外组一致,切皮前和关腹前分别静脉注射2g/kg芬太尼。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丙泊酚、瑞芬太尼浓度,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2.对比术中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法)对两组患者术后 30min、1h、4h、8h、24h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1];根据以上指标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差异明显 (P<0.05)。
  2 结果
  2.1 患者麻醉麻醉时间、清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对比
  硬膜外组患者清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均小于对照组,但麻醉时间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对比
  2.2 术中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
  硬膜外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但心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血压、心率对比
  2.3 术中患者VAS评分对比
  硬膜外患者术后每时段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4。
  表4 VAS评分对比
  3 讨论
  痛觉过敏是由于外周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导致感受器阈值降低,对轻微刺激产生剧烈疼痛的现象[2]。痛觉过敏有两种,分为为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机体受刺激后引起神经末梢受体兴奋阈值减低是外周敏化;伤害性刺激引起脊髓背侧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是中枢敏化。
  手术中伤害性刺激引起外周敏化,使用的阿片类药物引起中枢敏化。瑞芬太尼是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药,持续输注无蓄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3]。但由于瑞芬太尼引起-阿片受体间的广泛联系、失活及受体功能改变,更易出现疼痛过敏[4]。有研究表明,芬太尼可以减轻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现象[5]。硬膜外阻滞能抑制疼痛产生和传导,放在外周和中枢敏化,从而减轻痛觉过敏[6]。罗哌卡因能抑制脊髓背根神经节以及受损神经的异位放电,减少伤害性刺激的传导。
  本文是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下腹部手术,实验结果显示,硬膜外组患者清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均小于对照组,但麻醉时间大于对照组;硬膜外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术后VAS评分也均比对照组低比对照组低(P<0.0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清醒快,用药少,同时更能减少痛觉过敏。
  综上所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运用于下腹手术,其具有清醒快、用药少、能够减少痛觉过敏等优点,更加经济舒适,符合临床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育南,曾菲,杨瑞敏. 硬膜外阻滞对全麻术后痛觉过敏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4,(12):44~45
  [2] 俞红丽,于布为.麻醉手术后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J]. 上海医学,2009,32(6):532-536.
  [3] 骆宏,杨恒,胡友洋.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10(31):1213~1215
  [4] 马剑锋,黄志莲,李军,等. 瑞芬太尼致术后患者痛觉过敏的队列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11,14(91):977~978
  [5] 仇澜,陈晨,洪涛,等.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抑制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临床研究.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2):809~811.
  [6] 张磊,曾丽,蓝雨雁. 低浓度罗哌卡因注入硬膜外对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11(34):1714~17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住院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其中男22例,女6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14例,Ⅲ型8例,Ⅳ型6例。所有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跟骨关节面和B?hler角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96%)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78%)好,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参附舒络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明确诊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附舒络丸治疗,对照组给予筋骨痛消丸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一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其中,治疗一周后两组疗效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后两组疗效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加心理康复疗法治疗,分析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4.52%),组间差异明显(P<0
期刊
土三七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等作用,民间有用其替代中药三七治疗跌打损伤。侯景贵等【1】1980年首次在国内报道服用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HVOD)后,近年来,临床HVOD病例数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我科近年共收治6例因服用土三七后出现顽固性腹水、黄疸等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我们对6例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1.1-2014.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与肝炎病毒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3年6月诊治的85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在慢性肝病中的发病率为23.48%(85/362),在肝硬化中的发生率高于慢性肝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患肝源性糖尿病的比率高于乙型肝炎。血糖中、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高于慢性肝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0例伴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后VAS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其疼痛缓解情况,同时对患者术后伤椎的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率及矢状面Cobb’s角矫正情况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50例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当中选出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8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持续低流量给氧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无创呼吸机(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配合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到2014年4月,术前采用闭合过伸复位并结合经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OVCF29例(A组),并与同期35例单纯PKP治疗的OVCF患者(B组)比较术前及术后1 d、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A组男9例,女20例;年龄59~ 82岁,平均74.5岁。骨折涉及胸椎10个节段,腰椎19
期刊
摘要:目的: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 月至 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实施院前急诊治疗为根据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在送至医院之前并未实施现场抢救措施,观察组患者在送至医院之前实施了院前抢救,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致残率、病死率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在对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