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激发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探索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s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专业的泛读课是一门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遵循教材设计,无须学生提前预习,学习任务当堂完成,教师当堂讲解知识点并解决重点难点。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无益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恰当地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泛读课 合作学习模式 思辨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
  一、合作学习和学生思辨能力的关系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因为它能够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此很快就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且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然而,合作学习这一概念在国外已有长达几十年的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要想有效地在我国的大学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一定要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时,由于习惯背诵和记忆,容易造成思辨能力的缺失。为了促使英语专业学生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不再到了论述的时候人云亦云,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要从课堂上入手,从教师的理念入手,逐步改革英语专业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思辨。而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础保证。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泛读课上的应用
  英语泛读课是和英语精读课相辅相成的一门基础类课程,每单元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不要求学生预习,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教师当堂评讲;第二部分是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快速阅读,也要求学生不提前预习;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化或补充,供学生课外阅读。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模式,泛读课极有可能就是一堂学生做题加教师讲题的过程。教学内容丰富,但是因为方式单一,学生易觉枯燥无味,教师更无从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如果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就可以大大提高泛读课的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可激发学生主动运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黄源深教授曾建议:“英语教学方法要改革,要提倡真正的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讨论——写作’这一基本学习模式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思考能力。”泛读课就可以参考这一模式,按照“阅读——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制作PPT——讨论”的流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上,教师可以化主动为被动,转换角色,根据每一单元主题的特点,适当点拨,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最终让学生把合作学习的成果转化为PPT形式,呈现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讨论。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必然会利用到书籍和网络。但是在这些资源中,除了事实和数据,还含有大量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为了重新塑造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运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深度挖掘问题。因此,这些问题不能是无须让人深入思考的是非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的适当指导和筛选。
  例如《泛读教程》第一册第五单元Bible Stories,在学生不了解《圣经》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的。因此,教师建议这组学生除了做好查阅书籍资料,在网络上搜索信息的准备,还要有选择地阅读《圣经》中的重要章节,并至少参与一次本地基督教徒的做礼拜,采访数位信教的外籍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然后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随机邀请50至100位在校大学生参与作答。在进行足够的调查研究之后,学生对本单元主题有了深入理解才能做出较有内涵和深度的PPT。
  通过这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当多的关于主题的一手材料,并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想法,能够深入挖掘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班级成员和教师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非常明确小组成员是本节课的主导者和规划者,因此会积极主动地搜集书本以外的资料,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大家分享,并且加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思考,用提问和讨论的形式和其他同学探讨并努力解决出现的问题。不论是在课下准备还是课堂分享的过程中,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思辨的能力,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01(01):11-16.
  [2]展素贤,王振立.思辨与协作——英语精读课堂上的合作语言学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5(01):96-97.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一直致力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实践,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实践创新能力 重要性 新途径  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
【摘 要】文章阐述了作者从事本科教学十余年的授课体会,探索课堂教学环节的改进措施,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实效。文中提到的观点和做法,期待与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词】本科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措施与体会  一、前言  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而教学是维系这种联系的纽带,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理解的桥梁。学生的质量和学习成效才是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教师不仅要把教学作为职业的一部分,还应作为一门艺术,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心理影响,1998年我国外汇形势严峻,反映在经常项目管理上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经常项目管理较为宽松的政策,逃套骗购汇;反映在资本项目上是一些机构提
大家好,我是动植物的家园——欢乐森林。人们之所以称我为“欢乐森林”,是因为这里空气清新、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在这里陕乐地生活着。
试论对境内外币套利行为的管理与控制贾孟学,王伟明套利是利用两个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利率上的差异,调动资金,从中获利的一种行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套利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只要两
现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把班主任工作当作成长的推进器,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可以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强化人际沟通能力,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我们以积极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劳动资源的重要任务,面对参差不齐的生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从而促进其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意识,改变信息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出发,概述了中等职业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策略    1.引言  信息素养
【摘 要】 通过采取整群抽样,对某卫校172名高护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分析得出:(1)卫校高护生有33.7%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7%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2)高护生9个因子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高护生P、E、N分与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L分较常模低且有显著性意义(P<0.001);(4)SCL-90
二号小牛皮: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晨笛文学社三年级组姚知言只听姚知言八面威风地吹道:“哇哇——”婴儿的哭声传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我——岳飞的女儿,岳莲出生了。爸爸一听到我响
嘿!大家好,我是巨人国的一个小女孩。我的身体有几层楼那么高,我的头发有小瀑布那么长。我喜欢旅游,去看看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一个夏天,我来到了一个小人国,由于疲惫,我便躺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