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缺血时间对肢体存活率的影响,分析缺血时间形成原因。方法 :对1996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3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77例,女6例;年龄16~52岁患者81例,中位年龄35岁,儿童2例分别为4岁和5岁。采用端端吻合75例,大隐静脉移植7例,人造血管桥接1例。统计保肢成功与失败患者入院前后缺血时间和总缺血时间,分析形成原因。统计不同缺血时间的肢体存活率,锐性切割伤和钝性伤的缺血时间和截肢率。结果:肢体成活72例,截肢11例。保肢成功患者平均缺血时间(7.45±5.94)h,截肢患者平均缺血时间(13.73±14.00)h,两组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时间21~44 h组的截肢率高于缺血时间≤5 h、6~10 h和11~20 h的3个组(P=0.023,P=0.038,P=0.044)。截肢原因可分为术中吻合失败,术后2~4 d的血管栓塞和晚期感染。结论:肢体可以耐受比较长的缺血时间而保肢成功。只有超长缺血时间(>20 h),截肢率才有明显增加。长时间缺血的主要原因为院内的延误诊断,能否保肢主要取决于创伤的严重程度和血管修复技术,其次才是缺血时间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