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课例反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mat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CZJ035)。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05-01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上世纪90年代,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者在吸取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前提下,在发现教学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为:进入情境——提供支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笔者所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根据口语教学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模式确定为:创设情境,引出支架——激发口语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建构支架——掌握重要的语言结构;合作学习,完善支架——交换与分享信息差;效果呈现,淡出支架——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反思,回顾支架——推动学生口语能力发展。
  在确定了教学模式后,在本校进行了教学实验。现对示范课例进行反思,进一步完善该模式。本文以2012年第二届“外研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总决赛”的优秀教案为例。笔者的参赛教学材料是: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第三单元:I am a volunteer。学生专业为旅游专业。课型为听说课。详细教案可以在以下网址查询:
  http://vep.fltrp.com/newsdetails.asp·icntno=259182&isite=104:523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出支架
  本环节首先视频导入,复习了重点词汇。然后情境呈现志愿者工作,用猜一猜活动,增加学生兴趣,同时复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优点:视频、同学表演、图片呈现,直观生动。问答练习支架中的简单句型,为支架做铺垫。
  不足:应关注猜测游戏中表演者的学习过程与感受,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的方式应公平,注意节奏。
  第二步:自主探究,建构支架
  本环节首先与学生自由交谈,然后听对话,最后是讨论发现支架。在此,教师引领学生一步步找出对话的结构。基本的步骤为:1.自由讨论聚焦支架。2.听对话,感知支架。3.以核心问题点为切入,朗读、找出对话中相关重点句子,呈现支架中的规纳性短语。4.讨论对话,找出支架。
  优点:这一环节最大的变化在于落实了探究。以教师设置的不同任务为引导,学生细致地探索,层层递进,任务设置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新任务和前一任务略有变化,但承接前一任务,难度提高不大,属于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同学们马上跟上。探究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英语对话。
  不足:本课为听说课,但听的练习时间分配过短。听的活动过少。体现不了听说课的类型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听的任务容量,如:用听的方式寻找较为简单的规纳性短语。
  第三步:合作学习,完善支架
  朗读、讲解对话后,重现丰富后的支架,然后用chant充分练习重点知识。练习设计注重层层递进:1.教师先和学生就信息卡对话。2.就所形成的对话,由教师示范chant。3.教师带读两次,然后学生练习。4.给出另两张信息卡,在有句型帮助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完成chant。5.最后淡出支架,只提供信息卡进行练习。
  优点:以支架为纲,适当拓展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逐步攀升,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把知识前后连贯,灵活应用。设计练习时注重趣味性,注重练习的小梯度。
  不足:没有运用信息差,合作学习表现不明确。在丰富支架时,可把查找支架更多表达的任务分给三个小组,然后集体分享。另外,可尝试和学生一起编写chant,有利于学生的学法训练,让学生对chant的设计意图有明确理解,这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习目标更明确,效果会更好。
  第四步:效果呈现,淡出支架
  学生根据所提供情境,运用今天所学,编对话。考虑到他们的专业,笔者设定了旅游景点的志愿者工作。为增加学生的热情,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优点: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后,及时练习应用,实现巩固与语言输出。练习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相结合。小组竞赛也符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
  不足:在实现情感目标时较生硬,让学生感知志愿者工作的无私、爱心,最好逐渐深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五步:评价反思,回顾支架
  出示评价表,将知识点从词汇、短语、句型、对话支架等几个方面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所学,进行自我评价;另外,针对职中生对于学习情感、意志、态度、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缺失,引导学生就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除自我评价外,还进行了同伴评价。
  优点:用评价表的形式,回顾知识点;另外,就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状况进行了自我评价。改进在课堂上与人合作的状态,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伴评价,以人为镜,重成就,重体验。
  不足:作业设计的延伸度不明显,与淡出支架的练习相仿,练习的梯度无法体现。
  整体而言:本堂课优点是明显的。主要在以下几点:
  1.以支架为本。整堂课每个环节都以以支架指挥整堂课。这样知识纲举目张,学生对重点、难点印象深刻。
  2.对学法的指导。本堂课中,对学生进行英语对话学法指导主要在学会如何探究上。如何去听对话,读对话,把握重点,归纳,丰富知识。相信只要坚持,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3.探究学习的落实。本堂课上,教师不断给同学们任务,让学生自己通过听、朗读、观察、思考、讨论去探究,发现并归纳出支架。真正做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
  4.层层递进。无论是引出支架时的情境、游戏,还是探究支架时的任务设计,完善支架时的chant练习。本节课都注重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学生的情况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坚持小梯度,多层次。
  5.评价的人性化实施。课堂结束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教学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和理解的过程,让学生的评价能够从外在转化到内在,从形式转化到实质,从被动转向主动。
  当然,本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应注意改进以下几点:
  1.注重语言输入。本堂课是听说课,“说”的能力的提高除了强化输出操练外,也需要注重“听”的输入。Krashen提倡口语发展需依靠大量自然输入,口语教学输入量不足及时间匮乏会导致输出问题。要较好地解决此问题,必须处理好本模式中对语言材料输入(听)和强化大量语言输出(说)的关系。
  2.运用信息差,开展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任务中 ,信息差任务是很重要的任务类型之一,它使学习者有机会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教师应注重创设带有信息差的任务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内在学习动机 ,在形式多样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有效地促进语言习得,在交换信息时自然展开合作学习。
  3.情感目标应潜移默化。英语课程目标已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这体现了课程适应人的全面、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情感态度目标,我们应改变僵硬的说教,寻找对策,多角度、多层面、多种手段地去尝试。
其他文献
在景德镇市第三届陶瓷美术百花奖评展会上,一千多件(套)晶莹明亮、富丽典雅的陶瓷美术作品,展现在人们眼前.众多的作品,标志着广大陶瓷美术设计人员在继承传统、发展创新方
某液压缸盖紧固用螺钉在进行试验时发生断裂。采用外观检查、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两枚断裂失效螺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钉A失效性质为过载断裂,
马克思曾经提出,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集中表现为生产过剩,且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征。事实上,美国大萧条、日本经济泡沫、美国次贷危机等历史事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建构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与理解”,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同。习题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物理的许多能力与技巧都是从习题解决中学习来的。本文首先简要说明支架式教学模式,然后设计教学案例,谈谈支架式教学模式要如何应用在物理教学中。  【关键词】支架式
【摘要】高职专科学校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怎样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高职高专学生是长期摆在高职院英语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不同的教学手段,实施A、B分级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分级教学 A、B级 动态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究》的
运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随机对江苏省三所卫生院校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供同行参考。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sulti
《乐星图谱·犯调歌诀》见于陈元靓1340年编辑的《事林广记》,其中包括《总叙诀》、《八犯诀》、《四犯诀》、《寄煞诀》四种,因为此四诀都和犯调有关,故我取其名为《犯调歌
追求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它包括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两个方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唐突地直接介绍新知,应该有一些自然的引入过程,将学生带入到探求新知的课堂中,这就需要设置问题情境。问题情境需要将情境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问题情境还应该多样化。  【关键词】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49-02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不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游人如织的奥帆中心,代表着速度与激情的极限40帆船,再一次在这里掀起一股关于帆船比赛的热潮。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已经连续5年来到青岛,这项世界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