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类院校现代汉语课教学一直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研究语言规律为主,与社会实践要求相差太远,造成近些年来现代汉语教学的惨淡经营。作者从现代汉语具体实训课教学设计目的出发,根据大量的实践训练,积累一系列语言能力培养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实践性不足的缺点,对现代汉语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类院校现代汉语实训课实践演练沟通能力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a)-0000-00
《现代汉语》课是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英语教育和文秘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近几年全国高职院校纷纷改革,推行“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为了突出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这两个专业的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考试将在全国实行,《现代汉语》实训课的任务就更加繁重。
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是一所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的高职类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关键。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实践与摸索,基本实现了实践课的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的实训课教学方法,较好地发挥了《现代汉语》作为文化基础课的特有功能,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演练的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为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可能。
1 确立能力提高教学目标
1.1 合理分配组合课程内容同步优化改革教学方法
1.1.1 确立沟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
《现代汉语》课传统的教学是注重知识性忽视实践性和能力的培养。偏重对知识的静态把握,缺乏对语言本身动态的把握和实践运用的演练。教学方法以老师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听为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实践的成就感。我们培养的学生究竟有多少是将来搞语言文字研究的我们并不清楚,所以教学本身的盲目性比较大。另外,我们现代汉语课程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理解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和准确表达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目的是使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得心应手的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最基本的语言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现代汉语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作了优化组合,从知识和能力上作了以下三项界定:
(1)基本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知识,能准确发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准确注音。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经北京市普通话测试能达到一级乙等水平。
(2)基本掌握汉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口语表达准确、流利,书面表达简洁规范,文通字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比较大方自然的朗诵,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符合语言礼貌礼仪。
(3)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做好中文信息处理与传播活动。
1.2 同步优化改革教学方法;
如前所说,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相应的训练方法自然是把实际操作和训练作为终极训练目标。为了达到目标,相关的知识性介绍必不可少。
(1)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纠正方音上,其次规范学生容易出现的儿化和吞音现象。
(2)在朗读教学中,插入语流音变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欣赏真正的朗读艺术。
(3)在寫作教学中,插入有关修辞、逻辑、语法知识的范例,帮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学习和改正,能够写出简洁规范,文理顺畅的文章。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计算机,达到熟练输入中文的水平,并会制作简单的符合要求的中文信息传播文件。
2 实训教学实践过程研究
2.1 实践研究四阶梯训练法效果突出
2.1.1 优秀成果来源于周详的安排与准备
为了实现界定的目标,必须创造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沟通能力。这里简称为实际演练“四阶梯训练法”,演练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作为重点,进而带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四阶梯训练法的教学基本程序是:
(1)按要求认真准备材料,敢于当众开口;
(2)能够脱稿朗诵,字正腔圆,语速适当,表情手势自然;
(3)经过适当准备,能够进行比较有说服力的演讲;
(4)经过准备,能够接受即兴提问,回答较有条理,有思想。
四阶梯训练法的实践操作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不敢脱稿表达—敢脱稿表达—会表达—能表达较好四个阶段性水平的逐步提升过程。它要求教师在全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课前准备,到课堂实践演练、课后反思总结,养成习惯技能,进而熟练地应用和表达等等每个环节,都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民主的演练机会,巧妙地运用“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把它贯彻到“四阶梯训练法”教学的始终。四阶梯训练法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学生要想在每次实训中取得好成绩必须经过认真的准备和演练。不仅如此,相关的团队建设也是必备条件。具体操作大致如下:
(1)开学之初,组建团队,每6-8人一组。要求每组必须有本组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包括组长,组名,组徽,组号,组员合理分工与协作。要求组长当众介绍本组成员,宣读本组口号,说出组徽的设计理念,组名的来源和意义,组长代表全组提出奋斗目标。
(2)每次活动都要学生根据主题制作相应的投影片文件,便于凸显主题。每次活动组长都要做评分员,与老师一起参与打分,实行民主计分制。每次计分时要把团队参加考勤情况计入团队总分,全勤相应增加团队总分,每位同学的分数自然上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互相督促提搞的能力。
(3)每次活动都事先根据自愿的原则选出主持人,老师课前培训主持人,帮助其成长。每次实训活动都要留下影像资料,临时培训摄影师,委以重任。锻炼能力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做文章。
(4)每次活动之前,任课教师必须就实训内容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必要的话老师就实训内容做示范演练,让学生亲自感受,以后的操作自然会顺理成章。
(5)每次活动虽说是很正式的演练,但是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能力需求改变策略。比如演练自我介绍时,可以展示才艺,如吹奏名曲,说说高难度的绕口令,唱唱词等等。这样就把课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一当十的训练,何乐而不为。
(6)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老师是比较劳累的。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实际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训练内容,还要就训练点制定出相关的评分细则,使学生的演练有法可依。
效果巩固形式和存档形式:
1)根据每组交流代表的表现,其他组打分,并互评。
2)分数的评定:个人给自己的分数×20%+同学的评价分数×40%+老师的评价分数×30%+团体协作分数×10%=学生总分
3)学生学期成绩总评成绩=(6次实践分数÷6)×80%+上交材料评分×20%。
4)存档形式:每次练习都要照相(个人和小组),每次照相的资料作为最后汇报经验的资料,备查,便于分析辨别总结经验。
3 学生的好评就是对老师的肯定
课程即将结束,我加开了一节反思总结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给老师提一些合理化建议等等。每一个学生款款上台,自然而不失严谨的台风和开学时的第一节课形成强烈的反差。学生有感而发:
“我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语文课。这学期的语文课让我担心害怕又期待。担心是因为自己虽然准备的很好,害怕一上台就忘记让人笑话。期待的是自己的展演成功收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鼓励,这样辛苦不白费,害怕也是值得。每次活动新奇又刺激,因为每个同学的展示演练都不一样,有的同学的才华真叫人拍案称绝。在团队协作中,同组同学经常鼓励我不要害怕,与同学协作,我从没有因为请假拉过我们组的分数,大家都相互感激。每次活动老师都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照片,我的照片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值得珍藏。”
像这位同学一样对自己很满意的同学还有很多,普遍的感觉就是只要认真去实践,一定会有很大的长进。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实践演练培训的学生参加应聘面试,过关率达90%以上。
我也经常反思,是什么让学生受益匪浅?我认为有一点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在实践演练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因为有了亲身参与就格外不同,个体意识被充分激发和唤醒,成功就变成了必然。这就是参与实践教学法的真谛。
4 后记
和谐的语言生活关系民生大计,作为一名普通的现代汉语老师虽然进行了一些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但是未来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形势会更加严峻。以上仅仅是一个开始,我还需要更加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东序.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2]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全一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3] 新星出版社编辑部编.面试必胜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
[4] 劳动和社会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人民出版社2008.8
关键词:高职类院校现代汉语实训课实践演练沟通能力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a)-0000-00
《现代汉语》课是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英语教育和文秘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近几年全国高职院校纷纷改革,推行“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为了突出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这两个专业的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考试将在全国实行,《现代汉语》实训课的任务就更加繁重。
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是一所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的高职类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关键。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实践与摸索,基本实现了实践课的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的实训课教学方法,较好地发挥了《现代汉语》作为文化基础课的特有功能,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演练的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为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可能。
1 确立能力提高教学目标
1.1 合理分配组合课程内容同步优化改革教学方法
1.1.1 确立沟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
《现代汉语》课传统的教学是注重知识性忽视实践性和能力的培养。偏重对知识的静态把握,缺乏对语言本身动态的把握和实践运用的演练。教学方法以老师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听为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实践的成就感。我们培养的学生究竟有多少是将来搞语言文字研究的我们并不清楚,所以教学本身的盲目性比较大。另外,我们现代汉语课程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理解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和准确表达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目的是使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得心应手的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最基本的语言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现代汉语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作了优化组合,从知识和能力上作了以下三项界定:
(1)基本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知识,能准确发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准确注音。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经北京市普通话测试能达到一级乙等水平。
(2)基本掌握汉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口语表达准确、流利,书面表达简洁规范,文通字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比较大方自然的朗诵,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符合语言礼貌礼仪。
(3)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做好中文信息处理与传播活动。
1.2 同步优化改革教学方法;
如前所说,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相应的训练方法自然是把实际操作和训练作为终极训练目标。为了达到目标,相关的知识性介绍必不可少。
(1)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纠正方音上,其次规范学生容易出现的儿化和吞音现象。
(2)在朗读教学中,插入语流音变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欣赏真正的朗读艺术。
(3)在寫作教学中,插入有关修辞、逻辑、语法知识的范例,帮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学习和改正,能够写出简洁规范,文理顺畅的文章。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计算机,达到熟练输入中文的水平,并会制作简单的符合要求的中文信息传播文件。
2 实训教学实践过程研究
2.1 实践研究四阶梯训练法效果突出
2.1.1 优秀成果来源于周详的安排与准备
为了实现界定的目标,必须创造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沟通能力。这里简称为实际演练“四阶梯训练法”,演练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作为重点,进而带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四阶梯训练法的教学基本程序是:
(1)按要求认真准备材料,敢于当众开口;
(2)能够脱稿朗诵,字正腔圆,语速适当,表情手势自然;
(3)经过适当准备,能够进行比较有说服力的演讲;
(4)经过准备,能够接受即兴提问,回答较有条理,有思想。
四阶梯训练法的实践操作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不敢脱稿表达—敢脱稿表达—会表达—能表达较好四个阶段性水平的逐步提升过程。它要求教师在全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课前准备,到课堂实践演练、课后反思总结,养成习惯技能,进而熟练地应用和表达等等每个环节,都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民主的演练机会,巧妙地运用“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把它贯彻到“四阶梯训练法”教学的始终。四阶梯训练法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学生要想在每次实训中取得好成绩必须经过认真的准备和演练。不仅如此,相关的团队建设也是必备条件。具体操作大致如下:
(1)开学之初,组建团队,每6-8人一组。要求每组必须有本组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包括组长,组名,组徽,组号,组员合理分工与协作。要求组长当众介绍本组成员,宣读本组口号,说出组徽的设计理念,组名的来源和意义,组长代表全组提出奋斗目标。
(2)每次活动都要学生根据主题制作相应的投影片文件,便于凸显主题。每次活动组长都要做评分员,与老师一起参与打分,实行民主计分制。每次计分时要把团队参加考勤情况计入团队总分,全勤相应增加团队总分,每位同学的分数自然上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互相督促提搞的能力。
(3)每次活动都事先根据自愿的原则选出主持人,老师课前培训主持人,帮助其成长。每次实训活动都要留下影像资料,临时培训摄影师,委以重任。锻炼能力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做文章。
(4)每次活动之前,任课教师必须就实训内容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必要的话老师就实训内容做示范演练,让学生亲自感受,以后的操作自然会顺理成章。
(5)每次活动虽说是很正式的演练,但是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能力需求改变策略。比如演练自我介绍时,可以展示才艺,如吹奏名曲,说说高难度的绕口令,唱唱词等等。这样就把课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一当十的训练,何乐而不为。
(6)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老师是比较劳累的。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实际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训练内容,还要就训练点制定出相关的评分细则,使学生的演练有法可依。
效果巩固形式和存档形式:
1)根据每组交流代表的表现,其他组打分,并互评。
2)分数的评定:个人给自己的分数×20%+同学的评价分数×40%+老师的评价分数×30%+团体协作分数×10%=学生总分
3)学生学期成绩总评成绩=(6次实践分数÷6)×80%+上交材料评分×20%。
4)存档形式:每次练习都要照相(个人和小组),每次照相的资料作为最后汇报经验的资料,备查,便于分析辨别总结经验。
3 学生的好评就是对老师的肯定
课程即将结束,我加开了一节反思总结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给老师提一些合理化建议等等。每一个学生款款上台,自然而不失严谨的台风和开学时的第一节课形成强烈的反差。学生有感而发:
“我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语文课。这学期的语文课让我担心害怕又期待。担心是因为自己虽然准备的很好,害怕一上台就忘记让人笑话。期待的是自己的展演成功收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鼓励,这样辛苦不白费,害怕也是值得。每次活动新奇又刺激,因为每个同学的展示演练都不一样,有的同学的才华真叫人拍案称绝。在团队协作中,同组同学经常鼓励我不要害怕,与同学协作,我从没有因为请假拉过我们组的分数,大家都相互感激。每次活动老师都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照片,我的照片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值得珍藏。”
像这位同学一样对自己很满意的同学还有很多,普遍的感觉就是只要认真去实践,一定会有很大的长进。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实践演练培训的学生参加应聘面试,过关率达90%以上。
我也经常反思,是什么让学生受益匪浅?我认为有一点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在实践演练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因为有了亲身参与就格外不同,个体意识被充分激发和唤醒,成功就变成了必然。这就是参与实践教学法的真谛。
4 后记
和谐的语言生活关系民生大计,作为一名普通的现代汉语老师虽然进行了一些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但是未来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形势会更加严峻。以上仅仅是一个开始,我还需要更加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东序.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2]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全一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3] 新星出版社编辑部编.面试必胜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
[4] 劳动和社会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人民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