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论”与“人性论”的文学史构建——以唐瞍《现代文学史》和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为例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唐搜主编的《现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两本在其各自时代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学史为例,通过一种互文的阅读来考察“阶级论”与“人性论”的文学史构建,探讨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一门学科”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得与失,并借此试图反思当下文学批评流行的某些观念与方法。从文学史范型看,前者是一种实践的理论,是革命实践的文学史表征;后者则是一种理论的实践,是人性论的文学史写作实践。“,”By taking The History of Modem Literature, edited by TANG Tao, and The Course of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edited by CHEN Si -he, as examples to study the literature history structure of "Theory of Class" and "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e author approaches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writing in recent half a century in order to rethink some popular ideas and methods in literature criticism. From the pattern of literature history view point, the former is a kind of practi- cal theory and literature history characterization of revolutionary practice, while the latter is a kind of theoretical practice and literature history writing practice of personality theory.
其他文献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计算量比较大,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也比较难。通过对连续3年的学生考试的命题的覆盖面和学生的答题情况的具体分析,对以后的如何更
阳台上有一盆爱花者养的太阳花。碎碎的叶,小小的花,红红的色。这几日艳阳高照,小小的太阳花努力地开放着,红红的花在一片仙人掌、芦荟中显得分外耀眼,叫人不由生出几分喜爱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课文所蕴涵的美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
肖成全教授倡导的有效教学,风靡我县教育界。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怎么做才是有效教学?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观摩多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经验,从日常的教学实践
“先不要动东西,先听要求。”“你听见刚才同学说的是什么吗?”“赶快停下来,认真听!”……类似这样的语言,在我们的科学课堂(尤其是动手实验)中经常可以听到,我们常常会为学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嘴咬笔杆,手托脑袋,眼盯面前的作文本,在冥思苦想。本来鲜活的面孔却显得老气横秋,本应鲜活的课堂却像一潭死水!为什么作文教
井筒附近温度的变化对高温高压气井的正常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塔里木油田高温高压气井的温度变化规律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西气东输气源井的正常生产,本文对该问
当代成人大学生在经历了一段“学习荒芜期”后,进入到一个“思想性断奶”的人格再构时期。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成人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如何为成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如何创新思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教师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课堂上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课堂教学跟以前相比,的确改观
雷蒙·威廉斯是英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他的文化研究提出了“共同文化”思想,这一思想对利维斯主义文化传统做了扬弃,把生命平等作为前提,将“共同文化”建立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