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目标指向元认知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1984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学生为本,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般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清楚所学知识及自身所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本文以小学品德、语文学科为例论述教学目标指向元认知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元认识;教学目标;小学品德;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29-02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教学目标的指向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长期传统接受性学习方式下,积累了许多前人宝贵的间接经验,但在学习过程中却一定程度上异化为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复现”过程,未能完全理解、吸收。学生逐渐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长此以往,想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人才,会存在较大难度。如何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呢?元认知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什么是元认知
  知识可分为四个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即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图式、心理模型或者不同认知心理模型中或明或隐的理论;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元认知知识即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是学生对社会、生活、学习的认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周围环境,学习影响因素,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等自身参与的一切活动。加强对自身所处环境、自身水平的认识,强调使学生对自身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
  三、元认知教学目标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强调“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师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认识到学习拼音是为学习汉字做准备,就会确立低年级学习重点为识字和朗读。学生认识到学习使用工具书的价值,就会达成“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的教学目标。知识储备、技术应用都是在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基于此,入学初的小学生会有养成教育、理想教育,对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
  小学品德学科课程设置从三条轴线四个层面助力学生的成长。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四个层面的目标分别为: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从中可以了解到,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师生具备元认知意识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完成思维训练的层级提升。
  四、在课程实施中实践元认识的意义——以品德、语文学科为例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指向元认识的聚焦?实际上,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一方面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即人类对学科的认识规律),同时又要符合青少年的认识规律——学习规律。也就是说首先不能违背人的认识规律,需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进行。对于学生课堂里的学习来说,这里的“实践”一般不是原始的实践活动,而是学生已了解的前人的经验(已经掌握的书本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学校中由教师提供的为学习知识而创设的“实践活动”。在由教师提供的高度仿真或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的学习,是具有元认识意识的有效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学科目标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品德学科课程的核心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元认知意识下的问题设计不是简单的信息再现,而是着力实现思维的层级训练。
  例如,在处理教材《丝绸之路》时,A组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终点是哪里?途经哪些地方?这条路都运输什么物品?B组问题:丝绸之路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到今天,丝绸之路还在我们的振兴范畴里?这到底是条怎样的路?
  例如,在处理教材《跳水》时,A组问题:“跳水”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有哪些?文章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B级问题: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事?从中学到了什么?关于表达,大家发现了什么,今后可以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的有哪些地方?
  问题剖析:A组问题在教材中都有具体的答案,一问一答,是客观知识的再现。从布卢姆关于提问的水平和层次来看,这些问题主要属于知识性和理解性的问题,是低层次问题。指向的是事实知识、概念知识。B组问题关注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的整体考量,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具体而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经归纳总结等自我加工后,形成立体的认知体系。因此,其提问方式多指向联系的整体的内容,属于运用、分析、综合性问题,是高层次问题,需要学生深层思维的参与。
  五、结语
  元认知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可产生如下作用:
  1.学生作为知识学习者本身,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等信息进行元认知加工。
  2.学生对自身学习任务的认知,在相关的认知元素方面,学生应认识到学习任务的划分板块,如按照学科划分,按照动手与动脑划分,按照课内与课外划分等。这些因素对于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的进行和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要意识到这些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不尽相同,有一些也许要求更高,如回忆所学文章大概含义的难度要低于回忆此文准确词序。
  3.学生对于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要靈活运用到学习中,这就需要学生加深对自身的认识,而元认知知识的运用,恰恰帮助学生提高这一点。使学生清楚学了哪些知识,需掌握哪些技巧,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划分,清楚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在合中条件和情境下运用。   幫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多一些意识与责任,即用元认知意识来处理教学行为,有助于学生有效完成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2][澳]约翰B.彼格斯(JohnB.Biggs).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for students,and students’ self cognitive abi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eaching effect. Meta cognitive knowledge about general cognitive knowledge and cognition about self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Knowledge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their learning ability,clear knowledge and their positions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to enable students to emphasize their knowledge and thinking more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The primary school moral,necessity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subject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target of meta cognition.
  Key words:Meta cognitive;teaching objectives;elementary school moral character;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其他文献
[摘 要] 智慧课堂是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与課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构建智慧课堂是新时代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文章从智慧课堂的视角,分析了民族院校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探索了基于智慧课堂构建的民族院校课堂教学革命新思路。  [关键词] 智慧课堂;课堂教学;教学革命;民族院校  [基金项目] 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类中央专项项目“智慧教育理念下民族院校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提法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文章拟通过新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和《雨后》一课的教学反思来阐述落实语文文字运用的策略和技巧,以期和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词:年段目标;语言文字;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91-02  在实施
摘要:本文阐述了《网络营销实务》课程“MOOC SPOC”融合下全仿真式课堂教学改革,分析了《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置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并在我校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效。  关键词:MOOC SPOC;网络营销实务;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11
[摘 要]针对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数减少与知识量增多的矛盾、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不上现代教学需求、学生对遗传学课程学习畏难情绪等问题,塔里木大学遗传学教学团队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翻转课堂辅助教学,对课堂出勤率和互动情况、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对遗传学新的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移动学习方式可解决当前教学手段存在的部分问题,以期适应新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为建立
摘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各种思潮的相互冲击,高校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本文以贵州大学学生为例进行了实证调查,得出相关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的趋势和问题,力求得出解决的办法和创新的模式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端正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调查分析;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本文阐述了成果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步骤及教学实施过程,并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说明如何围绕着专业预期学习成果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并进一步探讨了成果为本课程体系对教学质量的改善和保障,以期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果为本教育;课程体系;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89-03  一
[摘 要]高校教学重要目的之一是人才有效输出,很多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生面对媒体实际需求有明显差距。如何衔接专业教学与有效就业的链条,其中毕业实训是至关重要一环。实训侧重要符合时代传播特征的“技能训练为核心,应用实践为目标”。优化提质是每位从教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毕业实训;教学实践;优化创新  [基金项目]2019年12月钱江学院第七批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维资源拓展—打通播音与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资源也愈加丰富。及时准确地将世界新技术、医学研究以及医学新学科发展反映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极为重要。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借助计算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兴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研究生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更高要求,在教学中发挥极大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惯用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广泛使用,是日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一直以来日语教学中惯用语却未受到足够重视。惯用语中占比最大的是身体词惯用语,且使用频率很高。文章以“目”类惯用语为例,探讨惯用语教学思路,通过分析日语惯用语的语义和语义扩展模式,结合与汉语惯用语语义扩展的对比,提示一些惯用语教学思路,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惯用语。  关键词:惯用语;教学;语义扩展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
摘要:当代广告设计或广告设计的相关课程中,无论教学形式或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都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这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对策。传媒广告设计专业要谋求特色,就必须打破现行理论知识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设置框架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拓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