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qifu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是从数字到代数式的转换的开始,对学生思维上的要求比以往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 增强兴趣
  合作中交流讨论中进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进入初中后,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意志淡薄,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本人就如何激发、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了,从而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善于设疑,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悬念引入强烈的好奇心
  悬念引入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善于设疑
  善于设疑,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注重直观教学,引导动手操作
  针对初中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加强直观,引导动手操作,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多媒体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化抽象为具体,使生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五、以“成功教学”观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育学生的成就感,要做到低起点,高要求,从简单处入手,从细微处入手,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要求,把握好难度、梯度,要敢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一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另外,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问题对他们重新测试,这样,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种,教学中,教师若善于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魅力,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喷发知识的火花。
  六、在合作中交流,在讨论中进步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要积极地进行合作交流,让“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强调新课标对交流与合作方式的重视,对学生发展的好处。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和知识本身的魅力,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时时注意激发学生沉睡的兴趣,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如果脱离丰富多彩的现实,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相关,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能用数学。这种意识将成为学生受益终生。  【关键词】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
【摘要】良好的学习意志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意志,才能克服困难,深入持久地进行认识活动,从而有效地获取知识,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意志 智力 学习目标  学习意志是指学习者自觉地确定学习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和及时调节学习行为,努力地克服学习困难,以实现预定学习目的的心理过程。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意志该怎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方式 策略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研究性学习是一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转化与划归的思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又以“降格”为其重要手段之一。所谓“降格”,即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把多元问题中的“元”或者多维问题中的“维”减少,有效进行转化和划归,降低题目的难度,把问题纳入到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体系中,并借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以几例来说明代数和立体几何学习中的“降格”。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回顾、检验与认识,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省认知活动。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新课标的实施越来越注重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师与学生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上相长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  明确数学
直觉思维经常在数学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数学直觉思维的涵义、特性及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摘要】在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有相应的改变。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让班级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在当堂都有所收获,都有所提高,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必须要实施分层教学,这不仅仅是教育形势的需要,而且是实施人才素质培养战略的需要,这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能体现现代的教育规律。现代的教
期刊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医疗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也比较突出且呈增长趋势,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产生超广谱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