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适应大环境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针对帮助中国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环境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实施五年以来,在政策研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机制和小农户示范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国农业贸易政策发展,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帮助小农户脱贫致富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2008年12月12日,中加“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在首都大酒店举办闭幕大会,总结并宣传了项目成果,确保项目结束后的可持续性。加拿大驻华使馆公使南杰瑞、商务部国际司商务参赞张克宁分别致辞祝贺项目的圆满结束和在五年执行期内取得的丰硕成果。商务部世贸司鄂德峰副司长作为项目中方执行单位代表,介绍了项目在支持WTO谈判、加强食品安全、农业行政管理和示范点推广等领域取得的成果。
  来自商务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药监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示范点以及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加拿大驻华使馆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的官员、专家和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闭幕大会。
  
  政策研究结合示范点建设
  
  小农户项目是一个包含了宏观政策研究和微观示范点建设的综合性项目。在政策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食品安全、WTO农业谈判议题和农业行政管理三个方面。这些政策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项目参与部委多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增强了我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能力,提高了我国农业行政管理能力。
  食品安全政策研究方面。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的一个明显的挑战就是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在项目实施初期,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产业内部安全和召回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和贸易。因此,小农户项目围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借鉴加拿大先进经验,开展了“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政策”、“农场质量保障”、“建立中国食品召回制度”、“中国小农户实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重大食品安全危机处理政策研究与发展”以及“中国食品安全战略及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7项政策性研究。
  这些政策研究对国家有待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2006年4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WTO农业议题谈判方面。这方面的政策研究主要包括“国内农业支持和综合支持量政策研究”、“绿箱”、“黄箱”、“蓝箱”、“市场准入”和“SPS措施及其关税贸易壁垒”。农业是WTO多哈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强我国在WTO农业谈判方面的研究力量,为中国培养高水平的农业贸易政策专家,为今后谈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小农户项目支持了上述6项政策研究。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研究根据多哈回合谈判议程,结合中国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及中国的农业发展现状,通过经济模型,对各类关税削减共识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谈判建议,尤其是争取最大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以及新成员待遇,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农村发展与食品安全的重大领域必须给与发展中国家足够的时间和灵活性等建议,为我国的谈判人员的立场主张提供了颇为有力的技术支持。
  行政管理方面。项目支持了有关农业行政管理领域的5项政策研究,其中包括:国务院发展中心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研究”,中国科学院牵头的“农机技术推广改革政策研究”,以及农业部牵头的“中国农业政策新框架”等研究。
  有些研究成果已经被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所采纳,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农业政策的修订和制定。比如: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制定了《三台县双低油菜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新制定的地方政策对本地区的农、畜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小农户项目主要活动之一还包括提高中方人员的能力建设。在项目实施的五年里,小农户项目在食品安全、农场质量保障、农业政策和经营管理方面组织了多期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农民协会的代表,累计受训人员为2万人以上。在项目的支持下,全国第一部《肉品卫生检验培训》教材已由商务部在全国范围推广。
  
  项目专为WTO设定
  
  据小农户项目经理助理胡松介绍,小农户项目是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为加强中国农业入世后的竞争能力而专门设计的。
  首先,在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农户。所以项目所针对的对象就是中国的小农户。
  其次,正是由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体,食品安全监管受到很大挑战,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所以小农户项目中特别借鉴加拿大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这在五年前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
  再次,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业政策需要调整,加拿大出资聘请专家,与中国的专家一起进行政策研究,这对中国来讲是十分有益的,共有10多个政策不同程度地被政府采纳。
  


  另外,在WTO的新环境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也需要进行改革。在这之前,中国农业推广主要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广。而在这个项目中,农业推广更多地考虑到了农户需求和市场因素。
  由此可见,中加小农户项目完全适应了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
  从2004年开始,该项目在四川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示范点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内蒙古武川县的马铃薯不但成功进入了一些大城市的主要超市,更被成功评选为北京奥运会特供绿色食品。小农户项目不仅帮助农户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从而增加收入,更帮助当地提升了地区品牌,增加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遭遇了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项目及时调整工作计划,赶赴灾区实地考察并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当地小农户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
  为期五年的“小农户项目”虽然成功结束,但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都将把经验继续推广,从而实现项目成果的可持续性,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一群被称为“金蜜蜂”的“蜜蜂型企业”团体亮相的辉煌瞬间。 这是在这片古老土地上60家上榜企业第一次以责任的姿态向世人展示风采的经典时刻
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信息保密问题极大地困扰着争端各方,能否恰当处理该问题甚至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胜负成败,成员方应当高度认真对待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保密问题。
2009年9月15-1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来自印度、越南、老挝、尼泊尔、菲律宾、泰国、孟加拉国、新加坡、蒙古、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政界、学界和商界的代表,以及来自德国GTZ、国
2009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09)》新闻发布会暨中国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
“发布首个区域企业竞争力报告的上海浦东新区,早在2007年就按照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的要求,建立了一个政府引导、企业自觉、行业自律等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这种体系建
首先分析了目前大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如沟通匮乏和单向沟通;其次指出他们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所要遵循的原则,如表率原则、尊重原则和欣赏原则;最后提出专业课教师与
合作制和利益相关者管理都具有“公平、民主、合作、共享”的特点.是责、权、利统一的经济民主管理。国外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其对利益相关者有力的保护。这对我国农村
9月18日,在上海的社会创新孵化园内,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主办的新公益嘉年华活动终于落下了帷幕,嘉年华活动的闭幕式现场,参会的企业界和公益界人士以及众多的志愿者们久久不
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新时期的社会转型涉及到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体制的转轨、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价值观念的嬗变。这种全方位的社会变
从农村金融现状入手,从非均衡供求、系统性缺陷、隐性风险等方面对农村金融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