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教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因其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很难提高。如何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并保证数学教学质量,已成为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结合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概述
  据以往学者研究,将所有学科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归纳为学科的三维目标。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其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四个方面。以此作为根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则指数学教师在孰知教学理念的条件下,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数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并形成一定的教学互动,保证学生的初中数学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其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学生与教师发展的统一三方面[1]。
  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从数学教师角度
  首先,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识不足,无法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无法保证课堂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应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教学时间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其次,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合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落实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很多教师往往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价值观四个方面分割开来,无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最后,课堂教学的反馈。受传统教学体制影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不注重课堂的及时反馈,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初中學生角度
  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受初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三)从数学教学内容角度
  数学教学内容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以及呈现方面。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内容的预设与生成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应制定可行性的教学方案,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领悟教学内容,并拓展视野,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数学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数学问题情境化或生活化,使学生能够以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正确的数学观起着重要的作用[2]。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师方面采取的策略
  1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分析与精讲精练。课堂中,对数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应重点提醒,使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另外,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关于方程、绝对值、数轴等方面可适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代数式、公式以及定理等方面,可进行直接点题,突出矛盾,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2 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
  如前文所提,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得到整体发展,但有一部分教师的数学教学目标过于集中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而忽视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方面的结合,如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让学生从下列式子中观察指数、幂的变化。3()=1,31=3,32=9,33=27,34=81,从中可观察到一定的规律即:30=1,进而推出零指数幂意义的规定,即a0=1(a≠0)。在学生对其掌握之后,教师又给出“计算a6÷a0”的题目,一部分学生会通过幂的运算性质得出a6÷a0=a6-0=a6,也有一部分同学会运用之前所学到的零指数幂的规定得出a6÷a0=a6÷1=a6由此可见,通过课堂目标的设定,将“三维目标”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课堂教学反馈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对反馈信息的捕捉。具体可在课堂中进行一定的数学练习,将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出并分析原因,并对错误之处进行反复练习,使错误率减少。同时应重视课堂中的提问,从学生回答的问题中发现存在的思维错误、理解错误或其他法则运用错误等。例如,课堂中,当教师提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通过哪些性质与方法的问题时,学生会的回答将会漏洞百出,这会使教师在接下来要讲解的关于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等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可将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以边、角、线进行判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二)初中学生方面采取的策略
  1 加强学生的智力训练
  对学生智力训练的加强首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数学几何图形或等式中的数字规律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采取的不同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例如,两地距离45km,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之后二人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走2.5km,甲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对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采用三种方法来解决,即四则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帮助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得到培养。另外,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 学生非智力的培养
  对学生非智力的培养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而且给学生提供表达机会面积法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另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线、形、体等多种类型的美展现出来。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
  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需将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与生成关系正确处理,以“三维目标”为依据,进行课堂内容的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另外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现实,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4]。
  结论: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学校以及教师应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初中数学教学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文化教育,2013(3):6-8.
  [2]史利俊.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人文教育,2012(11).
其他文献
《主编与发行人》2010-6(1901年创办于纽约,是一家全方位覆盖北美报业发展各个方面的权威杂志。)iPad一发布,美国的大报就争先恐后地推出了相关的应用软件。 Editor-in-Chie
期刊
目的:了解我省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特别是了解病毒感染在CAP中的地位,对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在河北省采取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
学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另外“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等俗语都强调了“诚信”二
说起田禾,还是先介绍一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仪器仪表行业里的人都习惯地叫它“普析通用”.这家公司位于北京市平谷区,是一家集研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民
G623.5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
目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成肌成纤维细胞是心梗后心脏重构的一个关键步骤,会导致间质纤维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经被报导能提高心梗后重构能力,尤其是在缺氧预处理后。我们之
摘 要:随着教育时代的演化,传统初中课堂教学方式和模式越来越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的要求了。探索新理念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成了全体数学老师要分析和优化的一个新课题。强化学生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效率,有效转化学习成果,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尝试创新思维和教学态度。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式;优化  G633.6  在新课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保持学生接受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当家长们带着欢天喜地的孩子欢度节日时,不要忘了有这么一群孩子,只能在病床上度过自己的节日。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5万名儿童被诊断患各种癌症,约9万名儿童死于恶性肿瘤;我国平均每年有3~4万名儿童被确诊患恶性肿瘤,发病率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癌症已成为当今儿童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虽然儿童恶性肿瘤的治愈率较高,但常会由于父母的疏忽、缺乏规范治疗以及医疗费用过高等原因,导致
全身热疗(whole body hyperthermia)治疗晚期肿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体外静脉一静脉转流热灌注治疗(venovenous perfusion induced systemichyperthermia,VV-PISH)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