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兴趣”是学生创新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习和成长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她們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我在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都较浓,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就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和学习方法等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有些教师、有些时候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解答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全盘否定。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也就不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互动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认为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和热情,怎能产生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谈何发展与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体会如下。
  一、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思维无拘无束,在自由飞翔。我们在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轻易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譬如我在讲初中一年级数学“整式的运算”这节课时,我向几位“学困生”提出生活中如何辨别字母和几次方的问题时,他们没人举手,可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大家发言,难免紧张,大胆的把你知道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好几个学习较差的同学举手了,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竞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以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演算。其实,中学阶段数学应该是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讨论等方法,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情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初中二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解方程》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故事表演等导入新课,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温故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动手动脑地学习中,教学效率较好。
  三、以讨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实践中我尽力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讨论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因,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讨论中争论的“导火线”,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开展讨论,争论中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渐渐的,有的学生就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对那些反驳他们观点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争论中寻找并得到最佳答案。实践证明,这样学习效果会较好。所以,多鼓励学生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激励学生动手动脑,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要建立一个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有趣的分组讨论、实物演示、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并分组讨论;在教初中三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四边形形、特殊的四边形、梯形……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学习数学枯燥乏味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劳动课、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宜,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过程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其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其教学方式,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下面就是我近几年来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式以及对策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育的重点也转向了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都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直观形象、色彩鲜明、声像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创设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然而多媒体科技给教学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当前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就存在一些问题。本文
一、煤泥水澄清流程苏联和其他产煤国家在新厂和改建厂的设计中所采用的循环煤泥水流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流程(图1)是全部循环煤泥水进行深度澄清的流程,即保证循环水
采用硅与盐分的不同组合处理水稻种子,研究硅对不同盐分胁迫浓度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00 mmol/L NaCl胁迫浓度不影响水稻种子的萌发,硅对水稻种子萌发状况无明显
国内外现有的工程雷管都装有起爆药。在工程雷管中取消起爆药,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雷管在制造、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为消除生产起爆药的废水污染创造了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6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甚至出现无效教学的现象;二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纪律性较差,迟到、旷课、逃学现象屡屡发生;三是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好数学学习的方法,导致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数学没有多少兴趣。这些问题不但困扰着每一个数学教师,而且更加影响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意义。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教
【摘要】本文探索在教研活动、创新活动、特色活动中完善和发展园本课程的教育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们的收获。  【关键词】园本课程;完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浙江省湖州市实验幼儿园建于1985年,幼儿园在建构园本课程--《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的实践中求进步,求发展。《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是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朱静怡创立的,并于1999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作为我们的
【中图分类号】G63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运用、获取、处理、生成、创造的能力,发挥信息效益的能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英语在各门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那些马上就要准备复习英语迎接高考的山区学生来将,应该怎么着手准备呢?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课程,很多山区的学生对此都没有太大的热情,要想让高中生在最后的几个复习月中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让加强培养山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加强培养山区学生对英语的复习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1878年时,德国在波洪—霍尔得耳的汉诺威煤矿建造了第一座用摩擦轮传动的单绳竖井提升装置。随着这种传动原理的不断发展,1947年12月在该煤矿又建造了一台四绳摩擦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