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开创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载体,但是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单纯的数学教学,而忽视数学的应用,忽略数学问题、概念、原理产生的过程,致使数学内容得到孤立。这是重“知”轻“情”的教学,导致大部分学生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引起人们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关注以及对教学过程中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反思。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前言:
  数学情境是指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
  一、情景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要使一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验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的“相机教学”是我国古代情境教学的宝贵财富。“相机”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随时随地因事因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论语》就是他“相机教学”景象情境教学的实录。
  近代有陶行知“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境教育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中有太多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乐趣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导致数学成绩急剧下降。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成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生动活泼的学习资料,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情境教学的突出特点和重要贡献就在于它突破了理性至卜、知识本位的教育传统,将长期被忽略的情感因素重新摆在教育的应有位置。它强调在概念和定理的教学中,应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会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这一文化成果,激发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和对数学家的崇敬,从而在自己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顽强奋斗、百折不饶的毅力。
  3、有助于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学生是一个存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决定了外在的影响包括教育影响必须通过他自己的选择一一内化—外化刁`能成为他们的知识、观念、才能、品德,这个内部的心理转化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成功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口适度的困难和挫折也是有必要的,能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创建的原则
  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变教为导,变讲为学,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独立探索,交流讨论,反思评价,使学生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数学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立平等合作、交流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给学生提供一次筛选信息,查阅资料的机会,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发展学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所以,创设数学情境是情境数学的核心。教学中采用情境是一个与课题相关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是为学生探索、发展、创新而设置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待解决问题的情境。它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家庭、学校、经历、工厂和社区)相关并且有解决的价值,这种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四、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创建的方法
  1、创设现实情境
  现实的情境是向学生暗示了情境资源和相关的问题解决情境的一种先行组织者,它整合了多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数学知识。
  2、创设游戏情境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种情境创设策略保证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教。
  如: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一章的复习课可以设计为:把两角和与差的各种三角函数按一定顺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以做游戏的方式总结出两角和与差的各个三角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3、创设实践情境
  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实际操作情境,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或以不同角色参与,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直接经验,建构新知识。
  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提出“用6根长度火柴最多能搭几个正三角形?”向学生展示正四面体骨架模型,将学生思维由平面向空间拓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4、创设以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为背景的情境
  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大量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引入这些教材,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时,可以讲“古印度人西塔因为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国王很开心,国王决定奖赏他的”数学故事。
  5、创设悬念情境
  悬念是一种引起人们对事物关注的情境。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设置悬念,则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增强记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在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方面,情境教学格外重视学生主动投入或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着眼于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的驱动;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方面,通过情境教学,利用情境学生的体脑都可得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得到了协调发展,而且,在学生的学科知识得到巩固加深的同时,其思想品德、审美情趣等也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姜世武.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学苑教育.2011(15)
  [2]刘田.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快乐阅读.2011(06)[3]任银玲.高中数学课前预习的布置与处理[J].数理化学习.2010(04)
其他文献
[摘要]技工院校是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一体化教学现在和将来都是技工教育的主导教学模式。本文就技工院校教学中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涉及的问题略加阐述。  [关键词]技校、计算机、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一体化教学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
散文研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的开设面临着很多困难,本文重在探讨散文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要有贯穿古今、知识连贯的的散文史,散文研究的基本
根据激光标线仪投射出的一条水平激光线,将其调至现浇混凝土楼板1.0 m线的标高位置,作为控制现浇楼板顶标高的依据,此方法简单实用、省工省时,而且受施工现场因素影响较小。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稳步增长的新时代,我国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同时,2019年1月1日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基层固定资产管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倾注师爱,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
【摘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索董事会制度来解决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的问题已是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问题入手,从促进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视角来探讨高职院校建立董事会制度的动因,由此提出构建高职院校董事会制度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明确职责、完善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董事会制度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应试教育的只看分数不看其他,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了,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因此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走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以及自由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树立学生的创造个性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教学 综
【摘要】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进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本文结合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重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1.前言  高中化学是以大量实验作为基础的重要学科,素质教育理念的
随着中国消费者逐渐步入现代化生活方式,人们对食品品质、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渐提升。这对整个食品及冷链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当前冷链物流发展仍处初级阶段,数据显示,我国因冷链运输不发达造成每年约1200万吨水果及1.3亿吨蔬菜的损坏,损失额在1000亿元以上。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是Emerson的业务品牌之一,为用户提供世界领先、适用于商业及家用供暖、空调及制冷的解决方案。它将先进的技术工程
摘要:出租车公司为出租车司机交工伤保险,减少了公司管理的麻烦,又使司机的利益得到保障,符合舆论导向,为什么行不通?由于司机与企业没有签订相关劳资合同,司机群体参与工伤保险存在着政策和行业壁垒等障碍。为探讨怎样通过更为正确的途径保护好出租车司机的利益。文章通过政策梳理、案例和访谈等方式初步探讨出租车群体的“参保难”问题。   关键词:出租车司机;工伤保险;劳动关系   一、提出问题   近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