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为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学习;主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28-1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欲望
  1.通过设计导语,创设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容易被真实、具体、形象的事物所感染,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紧紧依靠自己的教学艺术,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并运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让学生“设身处地,进入角色”,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导入是一门艺术,它是成功的一半。《九寨沟》是一篇介绍旅游胜地的文章,如果在教学时,就让学生一起来学课文的话,学生和“九寨沟”的距离相差甚远,枯燥的学习让学生很难对九寨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人们都说九寨沟很美,我们也一起来欣赏一下。”接着播放九寨沟的一段视频。学生们在看时,都暗暗地情不自禁地赞叹那儿的美景。欣赏完之后,我请学生们来说说有何感受,有何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的导入以境激情,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并且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地去汲取知识的琼浆。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因此教学不应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背背、唱唱,情节曲折的课文可以读读、演演。这样寓学习于活动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情感的体会。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在充分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笔再现暮春时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富有情趣的捕蝶图;用自己最喜欢的曲调配上诗内容,唱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这种氛围下,当学生的思想与课文情境之美融为一体时,学生才真正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3.精心设计自主性作业。设计作业是有讲究的,它既要顾及练习的一般作用和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果作业设计仅仅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时间一长,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规律,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题目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争当学习的主人。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中出现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如徐悲鸿、林则徐、普罗米修斯、李时珍等等。面对他们,学生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因此在学完这几课以后,我赶快安排了如下作业:徐悲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让全国人民扬眉吐气,此时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假如你现在来到了林则徐的塑像前,你会对林则徐说些什么。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的过程实际就是大胆地穿越时空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走进文本去体会当时的场面,同时又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理解。
  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鼓励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活泼地发展。
  1.热爱学生,与民同乐。“教育就是人格的力量”这句名言揭示了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都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还应“与民同乐”,要善于保护学生的意识,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包括“差生”都敢于表现自己;善于宽容学生,允许合理的挫折和失败,能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耐心对待学生模棱两可的思维状况,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想一想、问一问;善于及时地鼓励每一位学生,经常发自内心地给学生“拍马屁”,“自觉”地屡屡给学生戴高帽。当学生朗读出色或背诵很精彩的时候,我就会高声而呼,“请允许我表达对您由衷的敬意”;当学生考试或竞赛发挥极佳时,又会由衷地赞赏,“让我们对您辛勤而卓越的努力表示衷心的祝福”……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精神上才能真正“解放”,他们才会感受到如沐春风、如沐春雨,才会充分发挥生命的活力。
  2.互助互爱,合作探究。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有组织地互教、互学、互助活动是大有益处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卫生创设互助互爱、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快乐地发展。如开展组内合作、组内竞争互动,学生好胜心强,哪一组也不甘落后,为了比其他组学得更好,组内既有分工,更有合作与鼓励。每一位组员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此时,思维的火花会不断闪现。由于大家都关注自己组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因此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就发挥出来了。
其他文献
摘要:蓝印花布民间文化典雅实用,充满审美意趣,通过本案例的实施,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感受蓝印花布的美,初步了解和尝试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提高学生关注并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民间美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小接触、感受和学习我国质朴、古雅的传统民间艺术,并用趣味性的方式将其进行传承和弘扬,既提高了审美素养,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关键词:体悟;雅趣;课堂  中
摘 要: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甚至学生不问问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这种现象引人思索,令人担忧。如果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那么,所发展的往往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应答性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的创新精神。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意识。  关键词:质疑;提高教学活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所谓“法”,指的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兴趣;表扬;方法;互动;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55-1  一、真心表扬:“真诚而不滥”,让学生体会成功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论语》中孔子
摘要:持续了1300多年的我国古代考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舞弊与反舞弊博弈的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代考试中的主要舞弊形式、政府采取的主要反舞弊措施,为我国现代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考试舞弊;反舞弊;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87-1  一、古代考试中的主要舞弊形式  1.替考。 又称假手、枪替,即雇人代考
摘要:笔者以一节作文指导课为例,分别从课前、课堂上、课后三个方面阐述了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写作方法,并通过多次的对比指导修改,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过程反思;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67-2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表达的内容……这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老大难”,教学中费时费力,但成效却不明显,甚至是“徒劳无功”。本文通过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变问题的有效策略,力图提高当前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39-2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项极为
摘 要:低年级看图写话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多写,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培养。只要孩子想象合理,观察仔细,有创造精神,教师就要鼓励表扬,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58-1  一、多看,练就一双慧眼  看图写话,强调的就
摘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已经深入到了课堂的“千家万户”,可是掩卷沉思,我们在追求流行的误导下还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本文就是从语文教学和学生需要的实际出发,试图寻找到适合我们语文教学的多媒体的使用策略和手段,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局限;策略;手段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95-2  多
摘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近几年来,课堂教学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淡化“教”,凸显“学”,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自主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主体地位;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4-1  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不同:前者追求“真
摘要:本文认为《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作品内容具备了社会的本真样态;二是该诗侧重表达工人阶级强烈的愤慨感情,与浪漫主义特别强调个体的感情抒发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三是该诗被誉为“德国工人阶级的马赛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关键词:《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现实主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