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开展中草药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华文明宝库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历代名著的问世,既汲取当代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又有机地结合对人的生命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有效地保障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衍昌盛,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根植于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药理论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一种生命文化,是有关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文化。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是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2014年3月26日制定并发布的指导纲要。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中草药文化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学中鲜有渗透,可借鉴内容比较少,因此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在小学阶段渗透中草药文化的实践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研究目标
  一是通过中草药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与中草药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运用。
  二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的兴趣。
  三、研究内容的实施
  1.知
  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中草药、了解中草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中草药的相关知识,了解中草药的历史,了解我国的中草药文化。
  2.探
  学生在了解中草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中草药进行探究。在课上,选择身边常见的中草药植物,通过 “看一看”“闻一闻”“泡一泡”“摸一摸”等科学观察方法,掌握中草药的识别方法,并了解常见中草药的功效,提高对中草药基本知识的了解。
  3.合
  结合课程,与美术、劳动技术、品德与生活、健康等学科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 “做一做中草药标本”、“种一种中草药植物”、“配一配中草药小药包(茶包)”以及“中草药植物名片设计”等活动,不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行
  通过定期开展各类中草药相关主题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中草药,感受中草药文化的奥妙。
  本研究主要探究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中草药、认识中草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草药的兴趣,产生继承和发扬中草药传统文化。通过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课堂教学,结合 “知”“探”“合”“行”多方面的活动,初步探索出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中草药教学实践活动的方法。
  低年级:“知”“探”“合”“行”。
  知:分年级段学习卡——《我身边的中草药》(一)
  认识10种中草药:板蓝根、人参、连翘、百合、白果、双黄连、胖大海、灵芝、芦荟、鹿茸
  探:认识中草药——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中草药
  活动以“身边”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学生不仅亲眼观察、亲手触摸了中草药,对外观有了更多的认识,而且发现、感受到了中草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动手与动脑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合:结合不同学科开展实践活动
  与语文学科整合,带领学生讲述中医药的故事。利用科学课给孩子们播放了《鹿茸救母》、《扁鹊治病》……孩子们在听故事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课下他们也积极地把自己知道的中草药的神话传说、小故事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比如《神农尝百草》、《“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与劳技学科整合,学习种植中草药。学生们还种植了身边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通过定期观察,了解不同中草药的特点。
  行:走近中医药博物馆
  1.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
  2.组织学生观看北京电视台《馆长说》系列栏目其中一期——中医药博物馆。
  中年级:“知”“探”“合”“行”
  知:分年级段学习卡——《我身边的中草药》(二)
  认识20种中草药:菊花、金银花、两面针、茯苓、薄荷、百合、黄芩、连翘、山楂、山药、麦芽、太子参、陈皮、板蓝根、灵芝、肉桂、艾叶、枇杷叶、玫瑰花、玉米须
  探:认识中草药——牙膏里的中草药
  基于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对于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围绕学生身边的中草药植物展开,从学生日常用到的各种中草药牙膏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各种不同中草药牙膏与其所含的中草药成分的联系,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几种中草药的功效并能根据自己的牙齿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牙膏,力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中草药文化的魅力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合:结合不同学科开展实践活动——制作中草药拼贴画、中草药“名片”
  与劳技、美术学科整合学生在了解各种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功效后,制作了中草药“名片”和拼贴画。
  行:走近中医药博物馆
  1.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
  2.学生观看北京电视台《馆长说》系列栏目其中一期——中医药博物馆。
  高年级:“知”“探”“合”“行”
  知:分年级段学习卡——《我身邊的中草药》(三)
  认识30种中草药:金银花、黄芩、连翘、山楂、山药、麦芽、太子参、陈皮、甘草、菊花、野菊花、白果、桑叶、莲子、胡椒、大枣、辛夷、板蓝根、蒲公英、芦根、桔梗、三七、葛根、黄芪、薄荷、鱼腥草、枸杞、决明子、白茅根、柴胡
  探:认识中草药——使用工具书辨识中草药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辨识中药时,学生对文字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帮助学生准确找到有用的信息,通过文字信息、图片、实物的观察、比较,快速找到中草药的名称。
  合:结合不同学科开展实践活动——制作中草药小药包
  与劳技、道法学科相整合,指导学生在了解配伍的规律后,将已经认识的这些中药搭配成不同的组合,配制小药包。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医者求真求实,不畏艰辛,甘于奉献,谦虚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体会中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
  行:走近中医药博物馆
  1.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
  2.学生观看北京电视台《馆长说》系列栏目其中一期——中医药博物馆。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 张 莉 李 雪 王 妍
其他文献
遵循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表达表现方式,教师尝试进行音乐活动为主,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发展小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下面结合实践,谈谈具体组织与指导方法。  一、丰富幼儿头脑中表象,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小班歌唱活动和一切艺术形式一样,音乐离不开想象。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无法发出让人感动的声音的。尤其是学唱活动,其主要结果教师们往往追求的是学会
期刊
小公民素养是指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着眼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需求,选取适当的内容,采用适宜的形式,进行幼儿阶段的公民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走进现代生活,培养现代小公民”课程体系,培养幼儿能认识、熟悉或使用现代工具和技术的小公民;能遵守现代秩序和规则的小公民;使其成为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的现代小公民。  在开展的众多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们的小公民意识在逐步增强。对于生活在上海的小公民来说,从“特色
期刊
摘要:教师批改作文写评语要注意以下七个问题:忌笼统;忌高深;忌套话;忌武断;忌过奖;忌斥罚;忌批漏。在批改中必须注意以上七忌,只有这样才能把作文改得准,改得好,改得巧。  关键词:作文批改评语  当语文教师,怕上作文课,并不是怕讲理论,而是怕批改作文,这倒不是由于厌恶劳累,而是感觉到要精批细改,费时甚多,收获少。《大纲》中提出了多种批改方法:“普遍改或重点改,书面改或当面改,指导学生自己改或组织学
期刊
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在我园的园本研究中,我们将公民素养作为幼儿培养的一部分,致力将幼儿培养成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擅运动为内容的现代“小公民”。幼儿期是环境保护意识萌芽和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利用好这一关键期,就能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和保护周边环境的正确意识,让幼儿成为一名具有环保意识的现代小公民。  垃圾分类是人们文明程度
期刊
一、定义  社会性是指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幼儿各方面发展均能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对其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背景  小海是一名中日混血儿,从出生即一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传统文化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在教学中去发现、开采、渗透。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一些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高尚品格的形成、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更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结合教材内容及课堂教学实际,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儿时的孩子们都喜欢涂鸦,在纸上无限地去畅想,去用符号化的图形来表示自己看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学生上了美术兴趣班,训练了自己的造型能力,打下了美术基础。可是有些学生并没有上过美术班,也不愿再画画了。新课程基本理念首要提到的是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于是怎么在教学中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可以回归到儿时那种感觉,大胆去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成为
期刊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听课效率,而听课效率主要由学习兴趣来决定,因此教学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对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并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兴趣作为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
期刊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的言语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良好的语言发展能力可以促进其他知识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中班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以中班幼儿阅读为例,基于中班幼儿教育的实践,指出了早期阅读对增加中班幼儿表达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创新语言运用,强化语言积累能力,并以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尝试,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中班幼
期刊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显然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结合当前所发生的一些火灾案例,为了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与自救技能,有必要在幼儿园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一、开展“消防安全小卫士”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意义  幼儿园的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