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化课堂中巧用语用点,培养核心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听课效率,而听课效率主要由学习兴趣来决定,因此教学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对它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并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兴趣作为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低年级学生的爱好、兴趣等特点出发,致力于活动化课堂的构建,并在活动化课堂中挖掘语用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获得新知,提升学习成效,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课堂活动化,寓教于乐,以动促学
  “活动”就是要“动”,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齐“动起来”。语文课堂活动化就是要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活动化的原则应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让“动”贯穿于学生语文的学习,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使有意义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将学生最为喜爱的游戏引入语文课堂,创设游戏情景进行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既能够满足学生玩的需求,同时以游戏激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学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低年级语文的识字量较大,而且识字教学形式有些单调。因此,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和学生一起玩词语牌游戏,通过玩词语牌游戏,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使得生字不断复现,帮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了复习巩固。
  除了识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也通过创设各种有趣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一步步理解文本,体悟情感。拍手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游戏,在部编版教材中,也有《拍手歌》一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也将拍手游戏带入了课堂,学生边玩拍手游戏边读课文,不僅兴趣盎然,还在游戏中积累了语言、体会到了儿歌的韵律美,更有学生被拍手游戏激起了创作欲望,自己创编出了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在游戏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让孩子经历“做”的过程,在“做”中进行语言文字运用
  对于尚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低年级学生,亲自动手做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在“做”中逐步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在“做”中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如在《曹冲称象》一课中,学生在细读课文后仍对曹冲称象的方法一知半解,根据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动手称象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做一回曹冲,称一回象。这项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用桌上的学具进行称重。此时我进一步提出要求,想要称象,就要再读一读课文中曹冲称象的方法,记住步骤才能称重。在学生了解称重步骤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一同合作,边称象边讲讲称象的过程。经历了“做”的过程,学生真正理解了曹冲是如何称象的,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激发对语言表达的喜爱。
  二、课堂生活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实践助学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因此学好语文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社会即学校”,对于识字,社会就是个大课堂,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学生,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在和文字打交道。生活能拓展学生识字的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的识字。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小老师”作用,互帮互助,共同识字。例如:认认班中同学的姓名,把自己的名字教给大家认识,使学生快速而有效的认字。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语言离开了生活,就变成了空壳,没有了实际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力求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时,课前我利用课后“通知”一题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通知联欢会彩排的同学”,变课文情境为现实学习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触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引发学生对“通知”的思考。在学完本课内容后,我又回扣开头导入,创造性地运用书后习题,让学生借助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建立起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经过创设的语言环境,学生表达非常流畅,表达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如此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
  三、课堂信息化,巧用课件,以趣促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而多媒体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方法。
  例如,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文时,我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为学生展示了:泼水节的视频和图片、泼水节的由来、文章的写作背景、傣族的风俗习惯、地理位置和传统服饰等等。尤其是对周总理穿着的描述,我通过课件配音的方式,使学生对照图片了解“对襟白褂”的意思。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课后习题为抓手,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用上刚刚所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有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活跃了课堂。
  语言文字是学生生活的基础,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创新课堂形式和活动,巧妙挖掘课堂中的语用点,对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银平.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37.
  北京市丰台区槐房小学 严茗嫣
其他文献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许多年,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依旧突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用下的硬件成摆设软件形同虚设现象明显存在。美术具有“教育、审美、实用”三大作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优质资源仍不充足的条件下被忽视是自然而然的事。“普九”使一些地方的农村中学的硬件配套设施有了改进,统一建设校园文化后表面上光鲜亮丽,却并没有解决教育领域的实质矛盾。下面谈几点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困境
期刊
所谓公民素养,是当代公民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技巧、素质、或能力。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语云,三岁看八岁,八岁定终身。因此,真正的公民素质教育还需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幼儿来说,要注重他们的小公民素质教育,通过一些体验训练,使他们感知挫折及危险,培养他们良好的安全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开展“人身安全小卫士”活动,培养幼儿小公民素质的意义  《3-6岁儿童学习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和现状,依据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探讨了英语教师如何利用小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解决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  主题词:学生特点分析 语言实践活动 发展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
期刊
遵循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表达表现方式,教师尝试进行音乐活动为主,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发展小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下面结合实践,谈谈具体组织与指导方法。  一、丰富幼儿头脑中表象,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小班歌唱活动和一切艺术形式一样,音乐离不开想象。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无法发出让人感动的声音的。尤其是学唱活动,其主要结果教师们往往追求的是学会
期刊
小公民素养是指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着眼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需求,选取适当的内容,采用适宜的形式,进行幼儿阶段的公民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走进现代生活,培养现代小公民”课程体系,培养幼儿能认识、熟悉或使用现代工具和技术的小公民;能遵守现代秩序和规则的小公民;使其成为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的现代小公民。  在开展的众多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们的小公民意识在逐步增强。对于生活在上海的小公民来说,从“特色
期刊
摘要:教师批改作文写评语要注意以下七个问题:忌笼统;忌高深;忌套话;忌武断;忌过奖;忌斥罚;忌批漏。在批改中必须注意以上七忌,只有这样才能把作文改得准,改得好,改得巧。  关键词:作文批改评语  当语文教师,怕上作文课,并不是怕讲理论,而是怕批改作文,这倒不是由于厌恶劳累,而是感觉到要精批细改,费时甚多,收获少。《大纲》中提出了多种批改方法:“普遍改或重点改,书面改或当面改,指导学生自己改或组织学
期刊
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在我园的园本研究中,我们将公民素养作为幼儿培养的一部分,致力将幼儿培养成会思考、敢表达、能自主、擅运动为内容的现代“小公民”。幼儿期是环境保护意识萌芽和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利用好这一关键期,就能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和保护周边环境的正确意识,让幼儿成为一名具有环保意识的现代小公民。  垃圾分类是人们文明程度
期刊
一、定义  社会性是指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幼儿各方面发展均能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对其社会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背景  小海是一名中日混血儿,从出生即一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传统文化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在教学中去发现、开采、渗透。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一些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高尚品格的形成、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更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结合教材内容及课堂教学实际,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儿时的孩子们都喜欢涂鸦,在纸上无限地去畅想,去用符号化的图形来表示自己看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学生上了美术兴趣班,训练了自己的造型能力,打下了美术基础。可是有些学生并没有上过美术班,也不愿再画画了。新课程基本理念首要提到的是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于是怎么在教学中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可以回归到儿时那种感觉,大胆去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