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发展的思考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教师要由过去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学生的发展。由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在继承传统式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要克服那种怕提问题,不敢提问题,提出的问题很肤浅怕同学和老师看不起的虚荣心理。教师要教给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例如对于一道几何题的求解,教师要告诉学生,从这道题中我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求解有哪些帮助等。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习惯于把关注学生的学习焦点放在分数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体现,由此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主动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不能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上,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既用自己的亲身去体验,又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过重关注学生的分数,容易降低学习动机,学习起来就变得消极被动,不敢创新和冒险。思维慢慢受到压抑,习惯于接受灌输方式,缺乏探究精神。教师要把着眼点转移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上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3、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是具有潜力的探索者,但对他们的潜能要做出正确的估计。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他们的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他们要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要给予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重在落实“双基”,教给他们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从解基础题开始,逐步改进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对他们的学习适时地进行肯定或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具有成就感。
  对于那些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意识强,能较快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适当提高学习要求,鼓励他们探索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追击”问题。教师可以把难度较大,探索性较强的数学试题以板报的形式,刊登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要求学生参与征解。然后教师把征解中用不同方法解出的正确答案再刊登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同时对征得的答案进行评估,并对优秀答案的作者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在其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每个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其他文献
小学班主任工作,思想、德育、安全工作最需探究,如何抓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让他们不但对学习有足够的重视,而且要在思想意识上对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关注。就此进行了探讨。厚德载物,德厚才能承载万物;德有问题,才也不会突显。作为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探究,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
期刊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游戏,玩这种游戏的人应该是很快乐的。而许多学生并不十分喜欢上体育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心里曲线而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最后是教师的“内功”差,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就当前中学思想道德方面教育的现状,内容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导学校
期刊
很多学生认为初中化学学得很好,但一到了高中就学得吃力,考不及格,自暴自弃,心理受挫感很强。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学生学习理解力不够,也不是高中教学的问题,而是没有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怎样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把握初、高中教材、编写规律  初中化学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内容虽然涉及较广,但要求相对较低,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习能掌握简单的化学知
期刊
目前教育口谈得最多的就是“素质教育”,然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我比较赞同的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以各方面能力的总和决定学生的素质。学生能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表达能力  就是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想法或思想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你的观点、想法或思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思想都不会表达,就象茶壶装汤圆,有货倒不出来,哪怎么与人交流呢?更不用说有
期刊
【摘 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数学课程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本文着力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擅于提问的习惯,善于思考
期刊
【摘 要】结合教材特点,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挖掘德育因素,捕捉契机,加强德育渗透,将教育与教学有机融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掌握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和方法,使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渗透;二次开发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学物理新课
期刊
在小学汉语课堂上,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下面笔者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关于小学汉语课课文教学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维吾尔语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高中数学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机制,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浓厚的学习兴趣
期刊
《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民族小学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