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话“凤头”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分享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也许有的同学很不解:开头,不过就是一小段话,还有什么玄机?呵,开头虽然短小,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的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苏联的大文学家高尔基把写作中的开头比喻成音乐中的定调。文章开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习作的好坏。
  写好开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吗?当然!不信,老师就以《阅读》杂志曾经刊登过的小学生习作为例,给你支几招。
  
  第一招:开门见山,突出主题
  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同学,这种开头用得最多,这里所说的“开门见山”就是在文章开篇直接点题,总领全文。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篇习作的开头:
  说起我们班,在学校可是赫赫有名。这还得归功于班里有几个“怪”同学。(《我的“怪”同学》)
  这个开头做到了点题,有了这样的开头,接下去就很容易、很自然进入习作的主体部分。要提醒你的是,最好用文章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来“破”题,如“怪”同学的“怪”。这样不会跑题,而且显得干净利落。
  第二招: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情境,词典上的解释为“情景、境地”。写作时,在开头描绘一下环境,或者抒发一下情感来渲染气氛,把读者带入一定的情境,同时也为习作定下感情的基调。如:
  沿着崎岖的小路,慢慢行走,你会觉得一切烦恼都抛在了脑后。用心去欣赏那幽深的莫测的小巷,那经过风风雨雨的建筑,你又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古朴而又宁静。近了,隐隐约约,那扇门看见了,加快脚步走进去吧!(《花园拾童年》)。
  开头通过描写“小路、小巷、建筑”,渲染出古朴、宁静的氛围,激起读者怀旧的心绪,带领我们一起回味童年。有了这样美的开头,谁不想继续读下去呢。
  第三招: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在开头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既能引起下文,又能激起读者好奇心理,提高阅读兴趣。如:
   “这个混帐的西部迈,竟说中国受侵略是活该,西部迈这家伙真不是个东西……”一向文雅的爸爸,今日竟说上粗话,而且怒气冲天——何人何事这般可恶?(《想起那个行刑室》)
  我非常喜欢坐妈妈开的车,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她开得很好,而是因为她开得太不好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妈妈开车》)
  看了这样的开头,谁能不被它深深吸引?谁不想读下去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第四招:运用修辞,增加韵味
  在开头运用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既增加文章的韵味,又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修辞的种类可多啦,我们小学生熟悉而且容易把握的有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等。
  “咚”——一头撞在门上,因为手里有本书;“吃饭了!”“来了,来了。”但久久也不见人影,因为眼前有本书;“嘿,去玩呀!”“就来。”害得伙伴门外等,只因为手中有本书。(《我和书》)
  这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增强了开头的气势,而且突出了自己爱读书的特点。不用多言,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跃然纸上。
  当然,你也可以试着引用古诗、歌词、名人名言等等,增加开头的情韵,或者使用拟人手法,让文章开头更加生动有味。
  同学们,以上说的几个招数只是我们平时作文中常用的,实际开头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事物是千变万化的,文章的开头也如此,因人而异,因文而异。要让自己的文章有一只“凤头”,那就多动脑筋、勤于练笔吧。
其他文献
如果有人问我:“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我会脱口而出:“读书!”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书籍为我描绘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奇光异彩;书籍为我描绘了社会的纷纭繁复、波澜壮阔。每读一本好书,我都如饮清泉,如饮醇酒。每遇一本好书,我就像与故友重逢,与他倾心交谈,又像在聆听长者谆谆教诲。是书,让我从无知变得聪明;是书,让我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书,使我从贫瘠变得富有。读书
期刊
我的老爸很奇怪,他给我起了个不错的名字,但总是不叫我名字,什么“小兔崽子”却成了我的别名。难道他不知道叫我“兔崽子”也是在叫他自己吗?  最近,我生病了,挂了好几天水都不见好,晚上咳嗽得更厉害了,全家人都心急如焚。不过,令我稍感安慰的是,老爸改口叫我“溦溦”了,大概他也觉得那些别名不太好听吧。  这天半夜,我因咳得太厉害而呕吐了,胃里难受极了,我多想做一只不用睡觉的“猫头鹰”啊,可没办法,只能继续
期刊
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当黎明的晨光刚划破夜空时,一只羚羊从梦中猛然惊醒,“赶快跑!”他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于是,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赶快跑!”他想到,“如果慢了,就可能被饿死!”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一只是自然界兽中之王,一只是食草的羚羊,等级差异,实力悬殊,但面临着的是同一个问题:为了生存而奋斗!  命运都是
期刊
据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养猴子的人却说:“猴子对这种食物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真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
期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 )是《阅读》杂志的代言形象。  A.小飞侠 B.小叮当C.小书虫D.小超人  2.从2007年9月开始至今,《阅读》杂志分为( )个版。  A.1B.2 C.3 D.4  3.2008年第4期封底所刊作品中“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两句出自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的( )。  A.《春日》B.《临江仙》C.《早行》 D.《观雨》  4.《施氏食狮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A B C D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 ○  9. ○ ○ ○ ○  10. ○ ○ ○ ○  11. ○ ○ ○ ○  12. ○ ○ ○ ○  13. ○ ○ ○ ○  14. ○ ○
期刊
同学们,顾名思义,课文《谈礼貌》就是谈论如何礼貌待人,学礼仪,懂礼节,与人文明交往的。课文围绕“礼貌”这一中心内容,是怎么“谈”的呢?  引用来“谈”。“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课文起笔就引用了一句古训,来告诫我们怎么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这处引用可以说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我们感受到了身为礼仪之邦理应具备这一优良传统。课文中还引用了《说岳全传》中的故事以及俗语呢。  举例来“谈”。课文
期刊
举世闻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但是在2O世纪8O年代初,瀑布上游建立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源大减。不仅如此,而且在它的周围许多
期刊
圣火,是开启奥运会的象征。每个举办国都会以不同的形式点燃圣火。   今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口号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我们点燃圣火的方法也要别具特色。很多人都想当奥运火炬手,可是机会太少了。但在我的想象中,我会让每一个人都来点燃圣火,让大家一起来体会火炬手的滋味,帮没有当上火炬手的人圆梦。  在“鸟巢”里,我们会用四个声控设备接受每个人发出的声音,用它来点燃奥运圣火,你没有想到吧?我的设想是这
期刊
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兴趣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兴趣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读儿童小说也一样。面对整本的书,常常有人望而却步,但如果学会了智慧阅读,那其中的滋味定是妙不可言。现在,你就随我来漫步儿童小说的世界吧。    一、红线串珠,提纲挈领  有些小说读后让人心如潮涌,复杂的情感纠结在心中使你不知如何倾吐。比如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仿佛走进了“小屋”,心潮起伏:深深的同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