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材使用中的趋避冲突现象探究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在词汇、功能项目、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要求很高,内容丰富,但由于地域发展差异、文化发展水平高低不同,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西部中小城市教师在科学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了一些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其他文献
数学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生活化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实际体验,布置生活作业引导知识应用,设置生活评价指引学习方向,重视教师提升转变教学认知,从不同角度探析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稳步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小学生都认为数学难学,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数学教学中推行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把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拉近小学生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目的观察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学在急诊科护生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按在科学习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1—6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实习的3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接受急诊科心肺复苏常规带教,观察组接受情境缺陷识别纠错教育法带教,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培训后心肺复苏知识技能考核分和心肺复苏培训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情境缺陷识别纠
在时代发展与社会建设驱动下,初中教育教学逐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下正逐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种种限制,向多元化与现代化教学维度发展。初中生物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呈现同样的发展态势。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初中生物在当下提升自身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为相关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预防效果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7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动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专项护理肺癌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全程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手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呼吸康复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呼吸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卧床时间少于对照组,最大自主通气、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康复专项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呼吸功能,有利于术后恢复。
除了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数学学习兴趣教育.由于兴趣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思维形成的立足点,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兴趣的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选取老年哮喘患者94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实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自我效能、哮喘症状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自我管理效能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及
目的探讨悬浮床在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6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普通翻身床治疗加护理,观察组予以悬浮床治疗加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创面细菌阳性率、创面干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面积血浆用量、血清白蛋白用量少于对照组,创面干痂
目的探讨结构化“责任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在提高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结构化“责任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应用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过程指引和终末质量控制中,比较实施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病情、主要治疗及护理措施、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掌握情况、责任护士工作质量平均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实施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目前病情、主要治疗及护理措施、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的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护士工作质量平均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