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文化滋养师生心灵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c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器物(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器物层面看得见摸得着,制度层面落在纸面上,而价值层面则看不见摸不着。三者中,价值层面最为重要,制度与器物层面的文化都是价值层面文化的外化。而狭义的文化就是指价值层面的文化。本文所言的文化,就是从狭义而言的,指的就是价值观层面的东西。
  《文明的冲突》的作者亨廷顿,与他人合编了一本书,英文书名很简洁,就叫Culture Matters,直译成汉语,就是“文化至关重要”。这本书已经有中译本,遗憾的是,书名被译为《文化的重要作用》,失去了英文标题用主谓结构表述所具有的气势。此书还有一个副标题“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这本书主要论述文化如何影响社会发展,尤其关注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亨廷顿认为,“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该书把文化界定为“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序言3)本文非常认同这种界定,并把这些东西如态度、信念、取向等都用“价值观”一词予以涵盖。
  文化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校长专业标准规定了校长要做的六项工作,其中第二项就是学校文化建设。但是过去和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并不尽如人意,不少学校的文化建设出现了标签化、浅表化、形式化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商业化的问题。一些学校把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一起推进,提出了名目繁多的“X文化”如树文化、山文化、水文化、松文化、竹文化等等(请读者切勿对号入座,因为上述每种文化在全国可能都不止一家)。这些做法与探索,不论是否牵强附会,都饱含美好的想象与希冀,乃至从实际效果看未必是负面的。但这些学校文化建设可能存在的弊端是,没有触及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触及深层次的现代价值观问题,没有把现代价值观真正渗透到、融会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以现代文化即现代价值观来滋养师生的心灵,来涤荡陈腐的文化或价值观。现代文化是指能体现现代精神的价值观,如自由之于压迫(负担过重也是一种压迫)、平等之于特权、民主之于专制、理性之于蒙昧、法治之于人治,都属于现代文化、现代价值觀的范畴。
  本文主要从人道、民主、理性三个方面来阐释现代学校文化的外延,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检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与实际效果。
  第一,人道精神。在教育领域,不人道有诸多表现,在此不一一赘述。人道精神起码包括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尊重师生的基本需求。政府与学校要正视、重视并尽力满足师生的基本需要,包括健康的需要、睡眠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等。(2)尊重师生的法定权利。包括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人权如休息权、受教育权、平等权等,我国教育法所规定的学生权利,以及我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权利。(3)弘扬师生的主体性。主体性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人的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内在动力。主体性集中体现了自由精神,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自由与充分发展,让每位教师在工作中都人尽其才不断创新。
  人道精神中包含自由、平等、公正、尊重、友善、诚信、合作等诸多价值,但是人道精神的精髓如果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道精神的道德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学校中,人道精神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是相互尊重,说话和气。尤其是管理层与普通老师说话要和气,老师与学生说话要和气。人道精神要求能换位思考,有同情心与同理心,对于师生关系而言,教师要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教?”对于干群关系而言,校长与管理人员要思考“假如我是普通老师,我该怎么管?”
  这些问题才是学校最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人道精神直接关涉师生的生存与发展质量,关涉师生在校生活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最内在的维度。与人道的要求相比,那些山水花草日月星辰之类的学校文化表达,可能就显得分量不够,甚至微不足道。
  第二,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就是科学精神。理性的本质是“合理性”,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反面是“不讲理”。学校是个教人讲理、教人追求真理的地方,因此,学校更应该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充满理性光辉的地方。但是,学校里“不讲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诸如:违反育人为本的基本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片面发展,从而影响学生当下的全面发展与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生吞活剥、盲目灌输抽象知识,教一些儿童不能理解的课程内容;行政部门官僚主义盛行,各种检查多如牛毛,学校只得以形式主义应对,让教师作假造假,甚至不得不“教学生作假”,与“求实”“求真”直接对立;学校内部管理中有权就任性,上位者喜怒无常,令人无所适从,甚至违反基本的管理常识与教育常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得不到保障,教学专业性得不到尊重,教育教学中有时也会出现随意性与情绪化现象,专业的声音、理性的声音被行政命令所抑制等等。
  理性精神的底线要求是不作假,基本要求是尊重常识,根本要求是尊重规律。尊重规律就是要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尤其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育人、立德树人;尊重规律就是要尊重教育管理的规律,就是要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不能蛮干瞎指挥;尊重规律就是要尊重社会分工的规律,明确学校这种社会组织的主业是什么,政府和社会不对学校和师生提出超出学校所应为所能为的过分要求,让学校做学校最该做的事情,让教师能安安静静教书育人,充分体现学校这种社会组织的专业属性。
  第三,民主精神。民主是人道的延伸,也是人道的保障。民主是“德先生”,科学是“赛先生”,二者常常联袂出现,民主会带来更理性更科学的决策,因此,民主也构成理性的保障。民主的关键是发声,是参与。然而,学校中的发声与参与还是不充分的。在学校管理中,教师的发声与参与不够,家长的发声与参与也不够,教代会与家委会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发声与参与也是不够的。
  发声与参与,有利于表达利益诉求,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与理解,有利于促进换位思考,有利于形成共识,有利于形成更为人道更为合理的建议与决策,这是其外在意义或者其功利价值。从内在意义看,发声与参与本身就是人道的体现,有利于形成师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提升师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与自身幸福感,发声与参与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民主精神的本质是尊重师生与家长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涉及如何推进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问题。除管理民主外,课堂教学民主至关重要,只有教学民主,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尤其重要的是,民主不只是一种刚性的管理制度与固定程序,更应该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与道德追求。
  学校文化建设事关人心变化,事关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的转变,实质上是心智模式的转换,与国民性的改造、与人的现代性的形成息息相关。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重塑师生甚至家长的价值观的过程,甚至是改变“三观”的过程。文化建设比机构调整、制度建设更为艰巨,更难见成效,但却更为根本。
  学校文化建设当“一日三省”:学校的价值文化导向,合乎人道吗?有理性吗?能做到民主吗?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回避的三个核心问题。离开这三者的文化建设,都会流于细枝末节甚至无病呻吟,都不在主调上。
  真正的深层次的文化,不在墙上,而在每个人的心中。
  (编辑 孙金鑫)
其他文献
摘要重庆市荣昌区玉屏实验小学探索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整体推进体验式德育实践。学校基于“润德启智,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创新德育思路,通过厚植积极向上的德育文化、拓展“模块化+项目式”德育新格局,创新德育载体,逐步构建起以学生为本,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协调的现代化特色德育体系。  关键词 学校德育;体验式德育;德育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
这几年,我一直关注对教案的研究,结合日常的一些观察,形成了一点想法和认识.rn无论是对于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我都不主张写“电子教案”,我也不主张青年教师就要写“详案
期刊
摘要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通过“设计·实施·分析”的方式,引导全体英语教师开发设计单元评价工具,有效实现了“教-学-评”一致。单元评价工具的设计应遵循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容易被儿童采用、能够实现有效检测、呈现方式多样化等原则,按照从课程标准到学习目标、从学习目标到学习任务、从学习任务到评价工具的流程设计评价工具,将评价工具嵌入学习全过程,实现全程导航。  关键词 单元教学;教学评价
摘要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是我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国百名县区教育局长(教委主任)的调查发现,从政策执行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县区都比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可通过做好政策宣传、提升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完善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工作破解政策执行困境。  关键词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标到校”;“择校热”;义务教育均衡发
摘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继承并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办学精神,以精神传承与文化赋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坐标参考和价值遵循。学校从“刚毅坚卓”所负载的精神文化中阐发出积极的当代价值,以此凝练办学理念,架构顶层设计,形成对接时代的核心文化体系,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并以“良习修美德 好好做个人”办学理念为引领,形成“做人教育”的文化品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关键词 学校文化;刚毅坚卓;
期刊
前段时间,我去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参观。在段福生校长的带领下,我几乎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数据中心、大众通用汽车维修中心、木工教室、生活享用社、北京爱面包坊、烹饪大师讲座会场、餐厅、实习酒店……所到之处无一不整洁、有序、安静,地上没有一片纸屑,墙上没有一个污点,所有学生都会向你礼貌地问好。段校长告诉我:这几年,校园里没有发生过一次骂架、打架现象,没有过一次破坏行为……  是的,在学生一声声“老师,
教育减负提质的背景下,作业质量的改进势在必行.上海市长宁区初中学段将作业专项研究作为撬动教育改革的支点,聚焦作业设计、实施、评估反馈三环节,促进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
摘要学科史是学科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科育人的教学资源。学科史在学科教学中具有知识本质理解、学科观塑造及文化情感培育三重育人价值。学科史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核心重在对学科发展历史的解读与深刻理解,设计启发式教学的问题链,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思维、问题意识与文化情感上的发展。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既需要教师将学科史融入教学的学习准备,又需要互学互助的团队合作支持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应用。  关键词
摘要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为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常态化,统筹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一是通过长短课教学、课内外联动等,落实课堂主阵地,保证学生在应知应会的基础上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二是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三是通过灵活调配资源、精心编排活动内容等,开创多彩大课间,让学生在勤练中增强体质;四是通过推动竞技类和趣味类赛事常态化,让学生在拼搏中体验成功。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