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务微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政务微博形成的传播力已逐渐成为政府传播的生力军,作为一个政府与公民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的新平台,也面临部分官员对政务微博的认识存在误解,运行处于自发状态,管理机制有待加强等困境,政务微博需要在建立有效的聆听、反馈机制上寻找突破口,寻得更有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政务微博运行机制 困境出路
  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和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发布政务信息,倾听公众心声、诉求,与公众互动交流,排解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和事件,从而进行网上知晓、网下解决问题的相关微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指出,中国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从2011年初的5千多个发展到2万余个,其增长率超过200%。政务微博在传播的实践中,公众关注度和忠诚度不断提高,作为一个新的政府与公民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的新平台,已成为政府传播的生力军。政务微博作为社会管理的创新方式,在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实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需要我们在探索中寻找出路,真正形成民拥政府的良好局面。
  一、政务微博在发展中的困境
  1.部分官员认识不充分,传统心态根深蒂固。2011年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实践中积极创新、热情服务并广受公众拥戴的优秀政务微博群的同时,也存在开通泛滥化的趋势。一方面,透明的网络空间向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从2011年“局长开房”事件的直播可以看出,部分政府官员对新媒体的接触、认知、理解和使用度不高。另一方面,在心态上,不少政府工作者受到传统认识的误导,对网络充满误解,对网络产生了警惕,忽视网络对提高执政水平、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促进作用。对于微博上曝光某农机局正副局长办公室互殴、某局长之儿媳微博炫富等,部分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将其归咎于网络的开放、发酵和跟风,却并不了解政务微博弥补了传统媒体公共领域表达的缺失,及提升政府形象和意见表达的多元化的作用;在政务微博管理和发布的过程中,存在根深蒂固的心态,如担心言论不慎,担心讲真话、批评建议而惹非议,担心面对公众咨询交流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影响着政务微博的发展。
  2.马太效应初显,影响政府公信力。政务微博在跻身社会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从公务员个人微博、组织微博到呈矩阵式集群微博上线,影响力日益扩大,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不少地方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管理和维护跟不上,很容易流于形式,存在僵尸化的现象。《法制日报》视点新闻部和搜狐网发起“政务微博”在线调查(2012年2月29日第4版)数据显示:78.88%表示不会“关注”成为政务微博的“粉丝”;73.71%认为政务微博“只是赶时髦、走过场,属于作秀行为”;53.26%认为政务微博是“僵尸行为”,“长久不更新”是政务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数政府工作者被动地参与到政务微博中去,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开通只流于形式,如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开通微博,但会议一结束就成了“僵尸微博”,使问政无法得到保障。加上公众认为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过重,在微博中只发布一些官话、套话、废话,对民意不闻、不听、不互动、装聋作哑、自言自语等,导致政务微博发挥的作用与公众期望的差距较大,部分政务微博在发展中逐渐失去受众的关注和支持,公众影响力减弱,马太效应下的政务微博公信力堪忧。
  3.运行机制仍需加强,网络监督压力大。目前,政务微博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在政府信息公开、公众的舆论引导、保障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等方面,运行机制仍处于自发的状态,没有法律、纪律的约束。从微博个性化、草根化的信息接收者来看,由于个人利益的追逐和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表达带有非理性的一面,加上对政府工作者的语言、措辞、情感等细节的围观存在敏感和挑剔的心理,稍有不慎,政府官员就会瞬间变成“新闻当事人”或舆论的焦点,饱受舆论风暴的考验。如果政府工作者缺乏应对经验,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网络民意,任由舆论被错误引导,会导致本可控制的网络讨论变得棘手、复杂。
  二、政务微博发展出路
  1.避免形式主义,规模发展与内容建设并举。政务微博要坚持规模发展与内容建设相结合,坚决避免内容建设“形式化、空洞化、名利化”等形式,避免“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交给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等现象。各地区政务微博开通后,要及时更新内容,注重各个部门相互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以集群化管理方式出现的微博圈将成为未来政务微博的新趋势,能最直接、快捷地方便公众。除此之外,在内容发布上要更丰富多样,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特色服务,增强当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坚持以“发布”带动“服务”,保证民生话题将始终是核心内容。虽然政务微博的内容大多为政府管理、行政事务服务,但在信息发布时要避免“说官话”“死板”等现象,通过精心编排、开通具有趣味性的政务微博栏目,如“成都发布”的“成都街巷志”向公众介绍成都大街小巷的历史故事,通过这样的个性化设置,既能使政务微博内容呈现多元化,也能吸引公众注意,避免政务微博陷入死板僵化的局面。
  2.提高政府官员意识,防范政务微博的公众形象危机。需要提高官员的意识,培养官员微博的语境、措辞,提升媒介素养,这对增强政务微博的“生命力”,防范政务微博的公众形象危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改变对网络舆情的传统认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沟通,更谈不上引导舆情,提高执政效能。要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努力在进网用网上有突破,在网络运用管理上做出成效,争做敢用善用网络的先行者,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政务微博,以平等的身份与网民进行互动,让政务微博成为执政为民的新平台,变成帮助公众开阔视野、畅通“民意”的新渠道。
  3.强化微博问责制,直面公众质疑。政务微博已逐步发展成为沟通民意的重要“喉舌”,在突发性舆情面前更能及时有效地满足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和稳定公共秩序与情绪,经得起“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生态下的“开放式考评”。对那些面对舆情只知封杀堵截民意而不尽发布之职、不作为、乱作为的政务微博领导干部,应严肃“问责”,直面公众质疑。如“平安肇庆”实行的署名制,每个微博信息的发布都署上责任人的名字,实行政务问责。随着政务微博各类瓶颈的突破,微博问责的相关制度将会越来越完善。政务微博在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时,要有坦诚为先、有错即纠的勇气、善于担当的政治智慧和娴熟的信息捕捉、网络沟通能力,使“谣言止于智者”,成为公众自愿接受的“意见领袖”,并在与民意交汇的过程中逐渐修正自身,在公众的监督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4.抢占话语优先权,建立舆论危机应对机制。政务微博管理人员对网络舆情要有敏锐的意识和洞察力,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努力让政务微博成为突发事件或社会新闻的第一信源,引领真相,遏制谣言扩散。在信息的发布和舆情应对上要知微见著,把握危机应对的“黄金时间”,总是能在舆情初显时,率先在第一时间发出最有价值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记叙了笔者就编辑出版相关问题拜访刘杲先生的经历,从刘老“文化的出版观”“出版人”的自我定位,以及对青年编辑出版人的关心与鼓励等方面进行了记录。其中,刘老所提出的编辑思想观念、他对于编辑事业不渝的热爱之情和豁达的处事态度,都对从事编辑出版事业的后来者具有启示。  关键词:  刘杲 出版人 文化的出版观 编辑出版思想 启示  此次来京不为旁的,只为拜会刘杲先生,为我那还未成形的论文和满腹
期刊
摘要: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以16~19世纪中国出版业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史实和细致严密的论证,提出明清出版史系列问题的新认识。突出明清出版史专题与个案研究,所论皆属开拓与创新问题。本研究着重论述《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一书的开拓与创新两方面。  关键词: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 明清出版史 开拓 创新  章宏伟教授《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财务与长期股东权益这一独特视角,解析与评价了我国境内从事数字出版业务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长期股东权益的辨析与阐释,本文构建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财务评价体系,力图从“财务五力”的角度全面地探析境内数字出版类上市公司的内在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为长期投资者有效识别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一个重要指引。  关键词:  数字出版 核心竞争力 长期股东权益 财务五力 上市公司  数字出版是出版
期刊
摘要:  《论语》杂志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办于上海的一份畅销一时、影响广泛的同人刊物。杂志创办不久,同人中的几位核心人物即因杂志的意外盈利而陷入一场归属之争,最终以林语堂的退出而告终。《论语》是林语堂创办的还是他与邵洵美等共同创办的?当年同人间的那场茶壶风暴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一一检视。  关键词:  《论语》杂志 林语堂 邵洵美 章克标  《论语》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实现成功经营的一本刊
期刊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探讨过程中,要超越媒介融合的技术思维和产业思维,重视媒介融合的文化维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融合文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文化思维 融合文化 中国语境  如今,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我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深化,是信息洪流的黑洞,是良莠不齐信息的轰炸,假新闻、低俗信息、庸俗事件层出不穷。文化巨匠雷蒙德·威廉斯所说“文化观
期刊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部分音乐界人士对《草案》关于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著作权集体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提出强烈质疑,尤其对《草案》第60条、70条关于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反对之声强烈。  关键词:  著作权法 音乐著作权协会 版权费收缴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成立时宣称,他们是音乐人自己的组织,其宗旨是保护音乐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从
期刊
摘要:10年前,教育出版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转型,跨入文艺出版等领域。10年后,却又纷纷回归教辅出版,原因何在?  关键词:教育出版社 转型 回归 教材教辅  20世纪90年代初,一向默默无闻的教育出版社突然在全国出版界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飓风。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出版社已成为中国出版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无论是出书品种、发行码洋还是销售利润,都令人刮目,甚或国家级大奖的评选中,都占据了半壁江山。教育社声名
期刊
摘要:  扫叶山房是一家有着浓厚知识分子传统的出版机构,重视经史子集类的书籍出版。晚清至民国年间,该书坊的笔记小说出版,由注重出版符合书坊宗旨的传统学者型笔记小说,到力图实现笔记小说类型的变革与突破,继而在民国年间向学者型笔记小说出版传统进行回归,形成笔记小说出版的“扫叶山房模式”,使笔记小说的出版成为其品牌。  关键词:  扫叶山房 笔记小说 近代小说 出版  扫叶山房由席世臣家族于清初购得常熟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原理,试图深层次分析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挑战的由来及挑战的主要表现,并澄清挑战说法可能存在的媒介中心论认识误区。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者应该转型为“事实找寻者”与“问题发现者”双主体意识的行动者。  关键词:新闻生产 行动者 微博  当下,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正在不期而至。微博用户参与的新闻传播对当下中国内地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传统媒体原有的社会
期刊
编者按: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一再成为政府与学界研究的热点,就其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本期特组织这组稿件一一梳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思了学界研究过热而引起的理论变异现象,新闻传播的潜在资源到底应该怎样开发,希望得到更多的新论。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传媒领域的重要趋势。面对这一热点现象和问题,学术界也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