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纪实影像的美学特征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纪实影像以其独特的摄影方式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纪实影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媒介技术为纪实影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了纪实影像的表现方式,成为纪实影像革新的重要工具。由常秀芹所著的《从摄影到电影——纪实影像的历程》一书立足纪实摄影与纪录片这两个纪实影像文本,追溯纪实影像的发展历程,概述纪实影像的基本内涵,探究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纪实影像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群像表达与美学特征,探求纪实影像的美学特点,预测纪实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向。
  问题意识贯穿始终。纪实摄影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还原真实生活、展现时代缩影。该书以纪实影像为研究对象,阐释纪实影像的内涵,明确纪实影像研究的价值。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纪实影像所依托的技术产业链不断延伸,纪实摄影设备得以更新,内容构思更加新颖。作者围绕纪实摄影展开论述,指出在新媒體时代,纪实影像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量作品将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随后作者概述了当前纪实影像的总体发展情况,在分析过程中始终明确问题意识,探究了纪实影像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专业研究深度不够、期刊报道仍然较少、专业人才有待培养等,并根据问题探析成因,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由研究问题而展开的谋篇布局,延展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启发读者进行深入思考,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该书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搭建框架,体现了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与扎实的写作功底,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巧妙融入历史思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纪实摄影理论,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纪实摄影探索。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思维,追溯了纪实影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纪实影像作为媒介形式的独特性,强调纪实影像的现实表达。相较于电影、电视剧等其他影像形式,纪实摄影以现实社会为记录对象、以摄影者独白为主要内容、以图片为基本形式、以个人思想传递为真实诉求,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个人风格。该书介绍了早期国内举办的纪实影像展,再现了纪实影像的发展历史,对比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纪实影像的差异。伴随时代更迭,纪实影像的现实意义逐渐增强,越来越多摄影师将着眼点放在社会弱势群体上,拓宽了纪实影像的内容与题材。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列举实例,使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铺展出完整的纪实影像演变历史画卷,丰富了文本内容、提升了思想高度。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在行文时注重引经据典,尝试在历史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该书独到的历史思维体现了作者博古通今的学术视野和大气磅礴的写作风格。
  合理利用美学理论。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搭建完备的纪实影像研究体系,专业探讨仍需加强。该书梳理了国内纪实影像的理论观点,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展创新,试图建构全新的论述框架,体现了作者前瞻性的研究视野。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作者借鉴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力求探索纪实影像的美学特点、挖掘纪实影像的美学意义。该书解读了纪实影像的概念,探析了纪实影像的本质,将纪实影像置于现实生活,使其成为透视社会环境的符号线索。作者肯定了纪实影像的美学价值,围绕纪实影像内涵,探究了其空间布局、影像主题、光影技巧等美学元素,对作品要素与创作手法展开了细致分析。该书着力解决学者在研究时遇到的有待深入讨论的问题,包括纪实摄影与其他类型作品的区别、纪实摄影与拍摄主体美学感悟的关联、纪实摄影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超越、纪实摄影各个构成元素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等。
  纵观全书可以发现,作者以纪实摄影与纪录片为抓手展开分析,梳理了纪实影像的历史发展脉络,概述了纪实影像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呈现了纪实影像的独特魅力。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美学理论观照纪实摄影,从美学角度切入研究问题,突出了纪实摄影的美学特点,使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立体,进而提升了该书的理论研究价值。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其他文献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后,社会各界迅速行动,掀起拒绝“剩宴”,倡导理性消费的声浪。当“勤俭”“节约”成为自上而下的行动,各级各类媒体也通过多种形式,努力营造“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社会氛围。其中,@共青团中央在微博发起#光盘行动#话题,号召广大网友秀出“光盘”照片或视频,一起加入“光盘行动”。该倡议依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以及丰富且有差异性的媒体动员策略,传递出理
期刊
当前,迅猛发展的媒介技术更新了信息传递路径,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依托,赋予了网民话语权。然而,部分人受利益诱导,为博人眼球故意散布虚假信息,导致信息环境乱象丛生。如何完善新媒体传播法律法规体系和伦理规范体系,对新闻传播进行动态监管,一直是学界讨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由顾理平教授所著的《新媒体传播中的法规与伦理》一书从上述问题出发,基于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的诸多方面,兼
期刊
摘要:2021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元年。除了持续性的政策帮扶、资金资源注入和人员人才“下乡”,更重要的是促进乡村农特产品的“出山入海”,让土地上的风物、风味转化到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善用媒体的“发现”“发掘”“塑造”能力,让“风土记忆”转化为农特产品的“品牌记忆”,形成稳定、持续、优质的品牌张力,是乡村振兴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源泉。  关键词:乡村振兴 风土记忆 品牌记忆 导流力量
期刊
伴随现代技术革新,新媒体蓬勃发展起来,动画艺术迎来新的契机。新媒体与动画艺术水乳交融,前者创新了后者的表现形式,后者见证了前者的应用价值。在新媒体作用下,动画艺术以其独特表现力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新媒体动画艺术综合造型、动作、绘画等手段,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由田园所著的《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创新形式与发展趋势》一书立足新媒体基础理论,梳理了新媒
期刊
2021年6月3日,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60项“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入选项目,湖南日报社“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成为全国两家入选的省级平台之一。  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评审专家委员会认为,“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着眼全省乃至全国传播体系建设的大格局、大体系,集新型主流媒体平台、综合服务平
期刊
摘要:湖南卫视的《路过零点》与日本NHK的《人生规划U-29》都属于以职业青年为题材的人物纪录片,以激励年轻人为主题,拥有较好口碑。本文从叙事情节、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四个方面对两部纪录片进行分析,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并试图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创作策略,期望能为此类题材人物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青年题材纪录片 路过零点 人生规划U-29 叙事策略  青年是国家
期刊
本刊訊(记者 钱尔赫)7月29日,智能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阳市市长、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晏,科学技术部副秘书长贺德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及各界嘉宾400多人出席论坛。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智能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期刊
摘要: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主要手段,考察政策工具的使用是理解、评估和改善政府部门管理政务新媒体行为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15个省级政府发布的政务新媒体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价值两个维度对这些政务新媒体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省级政务新媒体政策工具使用存在较明显的不均衡特征,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相对过多,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基于此,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务新媒体政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現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媒体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新闻舆论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普法宣
期刊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影视产业的发展和影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可能,为增强我国影视产业和影视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建设中国特色主流文化的发展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影视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的实践追求。媒介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发展,为影视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当代主流文化建设,探索影视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卢衍鹏、王冬梅主编的《影视叙事与艺术创新研究》一书,以影视叙述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