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媒介发展态势 探索动画创新趋势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现代技术革新,新媒体蓬勃发展起来,动画艺术迎来新的契机。新媒体与动画艺术水乳交融,前者创新了后者的表现形式,后者见证了前者的应用价值。在新媒体作用下,动画艺术以其独特表现力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新媒体动画艺术综合造型、动作、绘画等手段,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由田园所著的《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创新形式与发展趋势》一书立足新媒体基础理论,梳理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总结归纳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创新形式,展望了国内动画艺术的发展,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宝贵借鉴。
  新媒体动画艺术发展的细致梳理。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体是现代网络技术的产物,以数字加工为手段;有的学者则认为新媒体是传统媒体衍生的新形式。该书站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归纳,对新媒体概念进行了创新阐释: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实现了技术领域的突破,是具有历史性变革的媒介形式,它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标志着人们进入了全新的媒体时代。新媒体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现代技术催生了新媒介,网络平台应运而生。现代科技与传统媒体结合,创造了新的媒体形式,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在解读概念后,作者立足新媒体大背景,分析了动画艺术发展的有利条件:移动通讯、网络电视等为动画艺术的勃兴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该书秉持历史视角,试图在世界发展史视域下挖掘新媒体与动画艺术的关系,指出动画艺术与主流媒体紧密相关,动画艺术需要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在主流平台上传播信息。强大的主流媒体为动画艺术带来众多欣赏者,使动画艺术具有广泛而持续的传播力。
  在新媒体诞生之前,动画艺术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呈现,电影和电视大量应用了动画艺术语言。传统媒体自由度偏低,观众无法自主选择观赏时间,只能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接收信息。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节目,其播放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无法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直到新媒体出现后,观众的自由度才明显提升,可以自主选择时间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自主接收网络信息。观众的选择权得到尊重,对新媒体更加青睐。新媒体得到广泛应用后,动画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集中体现在动画艺术形态改进、动画艺术形式创新上。为了深化理解,作者融入了现实案例。比如,很多动画艺术家都尝试在作品中建构全新空间,在空间内移植真实的生活事物,将自然物与人造物紧密结合,并利用影像音乐等手段,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搭建互通桥梁,使自然社会与人文社会水乳交融。这样的动画艺术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且具有文化价值,平添了作品的个性化魅力。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建构了成熟的动画艺术创作框架,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
  很多国家纷纷开展多媒体艺术节,举行了大型动画艺术创作活动,为艺术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极大丰富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内涵。作者既立足世界动画史,又从国内现状出发,追溯了我国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我国较早便引入动画艺术,并积极鼓励引导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开展了全国性的动画艺术大赛,扩大了动画艺术的宣传范围。近些年动画艺术开始常见于手机APP、各大网站,受众身份不再被局限,每个人都能成为动画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能成为动画艺术作品的鉴赏者。该书阐释了新媒体、新媒体动画的概念,追溯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明确了新媒体动画的界定标准,对比分析了新媒体动画与传统动画的异同,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广博的学术视野。
  新媒体动画艺术特征的多维解读。很多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作者推陈出新,融入了自己对新媒体动画艺术的思考,分析了数字动画艺术的特性。一是新媒体动画艺术具有交互性。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媒体,都需要促进个体交互,完成媒体职责。该书指出了新媒体的应用优势,新媒体给人以全新的视听体验,为受众互通有无搭建了平台。新媒体艺术具有交互性特点,动画艺术也相应体现交互性特征,重视作品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动画艺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动画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观众渴求参与到动画艺术创作之中,成为情节安排的主导者。网络游戏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其将玩家与游戏连接在一起,玩家在游戏世界中能获得巨大的参与感,通过操控角色满足自身的好奇心理。为了迎合广大受众,很多公共区域也开始采用互动技术,试图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新媒体动画艺术巧妙发挥了交互功能,使作品创作者与受众成为对话双方,受众可以自由抒发观赏感受,创作者可以尽情分享创作心得。
  二是新媒体动画艺术具有虚拟性。新媒体动画艺术采用虚拟技术,创造了与现实世界相对的虚拟空间。在虚拟技术的加持下,虚拟空间仍然具有真实感,提升了艺术创作的层次,探索了艺术创新的更多可能。作者以好莱坞动画电影为例,将具体影片作为分析对象,使读者拥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很多经典电影将人物形象和动画形象完美融合,应用光影技术创造出真实效果,电脑特效让现实事物走进虚拟空间之中,动画卡通明星与真人成为朋友,加大了情节表现张力,增强了动画的戏剧冲突感。虚拟性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灵感,给作品带来了更多生机,使新媒体动画艺术成为引领时代的新潮流。
  三是新媒体动画艺术具有技术依赖性。现代技术是推动新媒体动画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传统动画技术包括手绘动画、定格動画软件等,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作者深入挖掘了现代技术与动画艺术的关系,认为现代技术使传统动画形式有所创新,VR技术等被应用在动画制作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画质量,增强了动画表现力。新式动画软件投入使用后,动画制作难度大大降低,画面冲击力也明显加大。此外,新媒体动画艺术具有综合性。新媒体动画艺术涉及领域广泛,包括视觉艺术、艺术设计等等,体现了新媒体技术与动画艺术的完美融合。新媒体动画的综合表现力极强,演示动画、游戏动画等都在艺术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观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该书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特性,并概述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衍生范围,为我国新媒体动画艺术发展提供了借鉴:只有体现动画艺术的综合性,才能创造出更大的衍生品市场。该书内容全面,论述完整,对新媒体动画艺术特征进行了细致论述,为国内新媒体动画发展指引了光明方向,体现了作者前瞻性的学术眼光与专业的学术素养。   新媒体动画创作趋势的精准预测。该书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分析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创作趋势。一是多样化制作。在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伴随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新媒体动画艺术制作方式得到优化,数字动画制作成为大势所趋,数字技术提升了动画制作的速度,提高了动画作品的质量,突出了动画的艺术风格。该书分析了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前景,充分肯定了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优势,并提供了三维动画制作方法,为读者提供了诸多借鉴。完整的三维动画制作流程较为繁琐,包括前期设计、中期制作和后期加工等。在前期设计时,需要把握动画整体风格,还原现实场景,精心挑选道具,调整动画造型;中期制作完成立体模型、材质、纹理贴图、骨骼绑定、蒙皮权重、动画K帧、灯光、特效及渲染的制作;后期主要针对中期制作并渲染输出的文件进行校色、配音、配乐、添加特效及转场等剪辑合成部分的调试与输出环节。
  二是探索交互形式。在多媒体动画艺术诞生之前,艺术传播的主体是艺术创作者,作品与受众存在距离,受众并不能与创作者直接对话。艺术被束之高阁,普通人难以领悟艺术的真谛,因此纷纷寻求大众文化,试图在大众文化中寻找自我价值认同的符号。互联网得到普及后,人们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赋予了人们一定的话语权,满足了个性表达的需要。更多的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打造了互联网的开放空间,在这一开放空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成员群聚,在交流互通中寻找性格契合的伙伴。作者考察了当今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平台,发现其主要优势就是互动性。将新媒体动画投放在网络平台上,可以促进受众分享交流观看感受,使动画创作者与观众建立对话关系,使动画传播更加自由和便利。该书以开放性的视频分享网站为例,指出了弹幕的作用。滚动播放的弹幕大多是对视频情节的概括或吐槽,每个用户都能利用弹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人们可以利用零散时间浏览动画,与其他用户就动画内容进行交流。
  三是紧密结合新媒體产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为动画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媒体动画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传播,被发布在微博、抖音、爱奇艺等平台上,供广大网民进行信息查阅、信息筛选和信息评论。网络公共平台在第一时间展示了创作者的作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人们能够随时在线查找、下载最新作品,为新媒体动画艺术创作注入了活力。作者指出,未来新媒体动画将依托各种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传播方式,最终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综上所述,该书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不仅关注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问题,而且预测了新媒体动画的创作趋势,体现了作者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极强的洞察力。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
  本文系2020年平顶山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基金项目“三维动画制作”(项目编号:ID92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管理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
期刊
摘要:省级党报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方媒体的领头羊。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省级党报纷纷创新报道方式。本文以《湖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以2015年至2020年两会期间的优秀报道为基础,介绍了《湖北日报》在探索省级党报跨省联动以及两会报道的经验做法,并总结其在“跨省联动”报道上的创新模式,以期为省级党报两会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省级党报 两会报道 跨省联动 传播力 《湖北日报》  
期刊
2021年上半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河南广电”)推出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四场中国节日特别节目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在海外也有很好的传播效果:《2021年河南春晚》全网点击量超50亿次、《元宵奇妙夜》全网点击量超30亿次、《清明奇妙游》全网点击量超25亿次、《端午奇妙游》全网点击量超50亿次,中央媒体、国外媒体、商业网站纷纷关注、推介。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河南广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
期刊
来自公关服务公司News Generation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了广播电台正在把社交媒体集成进他们的新闻采集运作的新趋势。  该调查是两项调查中的第二项调查,第一项调查于2009年进行,针对当时还相当新的Twitter和脸谱网站。调查对象者为美国最大的50个市场的新闻编辑室。  社交媒体(Twitter和脸谱)在新闻编辑室内的总体使用率两年间翻了一番以上,从2009年的45%提高到目前的96%。 
期刊
摘要:“青耘计划”是一项由新闻媒体联合多方机构共同推出的脱贫攻坚助农行动。本文以中国青年报“青耘计划”为例,介绍和探析新闻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媒体优势开展青年助农行动,借助电商手段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青耘计划” 媒体助力 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但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
期刊
夏日蝉鸣,北京北二环工人日报社办公室里一片明亮。正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脸上挂着谦和的微笑,给人温暖平和的感觉。  作为一位著作颇丰的知名报人,孙德宏的身份有三种:专家型的新闻人、学养深厚的新闻学者、中央级综合大报的掌门人。本科和博士都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他,常年笔耕不辍,勤奋钻研业务和学术,在职业生涯每个阶段都取得了骄好的成绩。  孙德宏曾六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作品
期刊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加速了媒介的社会化与空间化,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自救的主要途径之一。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媒体融合的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必须是无缝隙的对接与相容,在满足受众的需求与履行社会职能中寻找自身的利益点与发展道路。“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经典理论之一,其出发点是受众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动机,结合心理
期刊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后,社会各界迅速行动,掀起拒绝“剩宴”,倡导理性消费的声浪。当“勤俭”“节约”成为自上而下的行动,各级各类媒体也通过多种形式,努力营造“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社会氛围。其中,@共青团中央在微博发起#光盘行动#话题,号召广大网友秀出“光盘”照片或视频,一起加入“光盘行动”。该倡议依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以及丰富且有差异性的媒体动员策略,传递出理
期刊
当前,迅猛发展的媒介技术更新了信息传递路径,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依托,赋予了网民话语权。然而,部分人受利益诱导,为博人眼球故意散布虚假信息,导致信息环境乱象丛生。如何完善新媒体传播法律法规体系和伦理规范体系,对新闻传播进行动态监管,一直是学界讨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由顾理平教授所著的《新媒体传播中的法规与伦理》一书从上述问题出发,基于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的诸多方面,兼
期刊
摘要:2021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元年。除了持续性的政策帮扶、资金资源注入和人员人才“下乡”,更重要的是促进乡村农特产品的“出山入海”,让土地上的风物、风味转化到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善用媒体的“发现”“发掘”“塑造”能力,让“风土记忆”转化为农特产品的“品牌记忆”,形成稳定、持续、优质的品牌张力,是乡村振兴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源泉。  关键词:乡村振兴 风土记忆 品牌记忆 导流力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