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怎么看病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医院和医生。那么,对于同一种病,不同的医生会不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意见呢?答案是:会。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怎么看病


  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有人说他对经济的分析比美联储都准。几年前,达利欧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体检时,被查出食管出了问题。一位医学专家认为,这种症状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只能先进行病情观察,但3到5年后可能演变成食管癌。达利欧不放心,又找了一位专家。这位专家认为,应该选择手术切除,避免癌变,手术的成功率是90%。
  两位专家给出的意见不同,达利欧拿不定主意,又找了第三位专家。而这位专家的意见与前两位也不同,他认为达利欧的食管问题不大,只需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接下来,达利欧又找了第四、第五位专家。他们的看法和第三位大致一致,但他们建议达利欧先做活检——从食管上取一块组织,在显微镜下看看是否存在病变。
  达利欧最后决定遵从多数专家的意见,先做活检。活检的结果表明,一切只是虚惊一场。这个病例告诉我们,一个医生的经验并不一定可靠。尤其是在面对关乎生死的大病时,要像达利欧一样,综合分析多个医生的建议。然而,我们无法跟达利欧比——我们找不到这么多专家。
  那医学体系内部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帮病人综合多个专家的意见,直接拿到最佳治疗方案呢?
  有,这就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定义是,把当前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病人的价值和愿望结合起来,为病人制订治疗方案。所以,循证医学就是“证据+经验+患者意愿”,其中最重要的是证据。

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


  循证医学把证据分成五级,第一级最可信,第二、三、四、五级的可信程度依次递减。无论是不是专家,无论工作了多少年,医生的个人经验都属于第五级,也就是可信度最低的证据。只有在缺乏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才选择用医生的个人经验给病人看病。
  第四级证据是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第三级证据叫作对照研究:要想看一个治疗方法是否有效,一定要和原有的治疗方法或者原有的药物对照,还要和安慰剂对照。通过对照,我们才能知道这种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是否更具优势。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帮助你理解第五级、第四级和第三级证据的区别。
  根据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统计,超65%的人在做牙齿正畸手术之前需要先拔牙,再做矫正。而是否需要拔牙,是医生依据X光片或者CT结果,并结合病人的具体状况做出判断的。现在假设医生在评估完你的情况后,动员你先拔几颗牙再做正畸。
  你问:“我就做个矫正,为什么要拔牙呢?”
  如果医生告诉你,他的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这是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第五级证据,是循证医学中最不可靠的证据。
  如果医生说,他接诊过几百例拔牙后再正畸的病人,对比治疗前,所有病人都对治疗后的效果很满意。这种把治疗前后做对比的研究结果,是第四级证据,可信度只比个人经验高一些。
  如果医生告诉你,他观察了几百例拔牙后正畸和几百例不拔牙正畸病人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够证明拔牙后再正畸的效果更好,你是不是觉得踏实多了呢?这就是第三级证据。
  但是,医生在用拔牙和不拔牙做对比的过程中,仍然掺杂了很多主观因素。比如,病人的要求和医生的主观倾向都会影响研究结果。所以,第三级证据的問题在于没有随机分配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所得到的证据,就是第二级证据。将判断为可拔可不拔的这部分病人,随机分到拔牙组或者不拔牙组进行治疗和观察,就是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得出来的结果更可靠。
  第二级证据虽然可信度很高,但它依然有可能受到地区、人种、卫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的人适合拔牙正畸,但另一个地区的人就未必适合。怎么办呢?把各地区甚至全世界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结论都拿过来,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更有参考价值。这就是一级证据,被称为“荟萃分析”,它是级别最高的证据。
  循证医学是让病人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的办法,也是目前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所遵循的依据。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群顶级医院的顶级医生和人工智能展开了一场比读脑部核磁共振或者CT片子的竞赛。在速度上,人工智能比人类快了30倍以上;在准确率上,顶级医生的准确率是66%,而人工智能达到了87%。
  其实,人工智能算法正是综合利用了现阶段医学能够得到的最好资料和证据。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循证医学。
  看似人工智能战胜了医生,但其实,是循证医学战胜了个人经验。
  (王传生摘自中信出版集团《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一书,刘 刚图)
其他文献
我的母亲几乎没读过书,但生活经验丰富,简直是研究人生的教授。她讲过的许多话,可以说相当准确。尤其是我从事写作之后,用母亲对我的教导来观察和描写世界,真觉得“句句是真理”。  小时候就听母亲经常念叨:“朋友越近越好,亲戚越远越香。”我当时甚感奇怪,怎么会这样呢,亲戚们住在一起多好呀!兄弟姐妹、姑姑姨姨、叔叔婶婶都住在一个大院里,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肯定是日子越过越红火,感情越来越牢固。但其实不然,以
期刊
许多年以后,当你被浓油赤酱宠坏了的舌头感到沮丧时,一定会想起在老家盛出一碗老母鸡汤的那个遥远下午。也许你对大鱼大肉司空见惯之后,丧失了惊喜的能力,但是你无法拒绝被一碗猪油蒙住头脑的快乐。  作为一个半途而废的历史爱好者,十分惭愧地说,我对定山的过往所知不多。毕竟我家是个在地图上一片空白的地方,甚至村里的孩子读到四年级,就只能转学到别的村子,因此整个村子的读书人都在努力攻读“小学学位”。这里的历史故
期刊
我爱戏,爱得如醉如痴。  这种爱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父亲有本《梦华琐簿》,闲时他常给我们讲那里面的事情,多是清末北京梨园行中的逸事,很有意思。我大约就是从这本书,从父亲那颇带表演意味的讲述中认识了京剧,迷上了京剧,同时,将这本书看作神奇得不得了的天下第一书。“文革”破四旧时,这本发黄的线装书又被翻腾出来,我才知该书出自蕊珠旧史之手,知道“旧史”便是清末杨懋建。翻览全书,发现并无多少深刻
期刊
1  1975年,我出生在福州的一个小镇上。彼时母亲已41岁,生完我后,她的身体越发弱下去,常年药不离口。记得幼时我向她撒娇索抱,总被父亲一把拽开。  母亲性格温柔谦和,是典型的江南女子,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严格遵照基督教教义行事为人。我是老幺,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孩子多了,拌嘴打闹的事常有,可母亲从未责骂过我们,更别说动手打。父亲则性急,不善言辞,没说几句话就脸红脖子粗,再解释就说全是在部
期刊
我女儿上初中时,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小名叫航航。女儿常常回家来,在饭桌上给我们讲关于航航爷爷的故事。比如,有一天深夜,爷爷推醒了睡在身边的老伴,也就是航航的奶奶,礼貌却困惑地问道:“同志,请问你是谁?”  又或者,他在对讲机里跟自己的孙女通了话,并打开了防盗门,然后对家里人说:“刚才楼下有个人叫我爷爷,她说她叫航航,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诸如此类。  很长一段时间,航航爷爷的“逸事”,就像我
期刊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智能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  格局是一个人对局势、态势的理解和把握,对事物所处的位置(时间和空间)及未来变化的认知。  即使搭上了时代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快车,人的格局也是决定我们最终能站多高、走多远的关键。  比如,在同一个时代做风险投资,J.P.摩根和马克·吐温由于格局不同,投资的结果就有天壤之别。  金融巨子J.P.摩根在爱迪生还未发明电灯时就投资了这位天才发明家,还投资了
期刊
如今有很多销售是服务类型的销售,他不是直接把商品卖给你,而是在销售自己的一种能力,比如导游。  有一年去日本,我们跟当地导游说,六个人的小团,走最高端的路线,不怕花钱。我们说了个数,导游回去算了好几天,回话说,你们说的那个数花不掉。那怎么办呢?他说,要么增加日子,要么减钱,我们顿时对这位导游十分信任。到了日本,我们去最好的传统餐厅吃饭,贵是有道理的。餐具一上来,我就愣了。餐具大多是雍正、乾隆年间的
期刊
這些图中包含12 对完全一样的图形。比如秃头男人手里的勺子,也是棒球运动员的棒球帽——虽然图形有旋转,但是大小、形状和颜色相同。你能把这12 对图形都找出来吗?  (答案见下期)  2020年第7期智趣答案
期刊
能让我们发朋友圈的句子,一定是我们能记住的话。朗朗上口的金句,一般结构工整又押韵,可以带给我们情绪上的共鸣,让人念念不忘。比如,《三体》中有这样一个金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其实这个句子的结构很简单,就是“1221”。给1以2,而不是给2以1。1221法  究竟怎样才能写出“1221式”金句呢?我总结了四种方法。第一种:重新定义。  “没有什么武器可以俘获爱情,爱情本来就是武
期刊
传说宋徽宗对梦中见到的雨后天空的颜色非常喜欢,就给烧瓷工匠传下旨意:“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由汝州的工匠烧制出来。(编者注:据记载,这句话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说的,他命人仿照雨过天青色烧制瓷器)那么“雨过天青”到底是什么颜色?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里的天空,并不能称作天青色。那是一种幽蓝,深邃、迷离,是具有梦幻特质的色彩。他对色彩有非凡的感受力,使用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