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不想祝福她!”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的一天,我们班的女生小菲告诉我她下学期要转去老家上学了。看着她满脸的遗憾和不舍,我突然想到,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教育契机。第二天,小菲正好请假了,我告诉班里其他孩子小菲要转学的消息,并且要求每个孩子给她做一张祝福卡,我觉得这是一次教孩子们学会表达爱的好机会。
  课下,另一个女生小慧偷偷来找我,她皱着眉头噘着嘴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祝福小菲,不想给她做祝福卡。”我吃惊地问:“为什么?你们俩不是好朋友吗?”她脸红了,说:“我们俩现在不是好朋友了。前些天我们吵架了,还互相打了对方一个耳光,已经好久谁也不理谁了。”“你们俩为什么事吵架呢?”我问。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我已经忘了具体是啥事儿了。”“那你现在想不想跟她和好呢?”她愣了几秒,向我点点头。
  我笑着说:“那这次做祝福卡就是一个好机会呀!我猜她和你一样,也想跟你和好呢,只不过你们谁都不好意思先开口。如果你能主动送她祝福卡,她一定会很感动很高兴的。”小慧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嘴角微微上翘着走了。我猜她的腦海里说不定已经在想象与小菲和好的画面了。我以为这件事很快就会有一个happy ending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
  当小菲回到学校,大家纷纷把祝福卡送给她,她高兴极了,一张一张认真地看着。小慧那张格外精美的祝福卡也夹在其中。课间,小慧生气地来办公室找我,说:“老师,我都送她祝福卡了,可她还是不理我!”
  我笑着说:“首先,你能主动送她祝福卡,我很欣赏你的勇敢。这件事,我们不妨反过来想想。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这样让她转走了。以后回想起来,会不会觉得有些遗憾呢?会不会为自己没有做过任何努力感到后悔呢?”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么,现在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你努力过,不会为此而后悔了。宽容别人,其实,最受益的是自己,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我看着她的眼睛,继续笑着说:“而且,我相信小菲看到你的祝福卡,不可能没有反应,她现在也许只是有点不好意思啊!毕竟,你们俩冷战了好多天呀。再给她点时间。”小慧听到这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下午,学生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我看到小菲和小慧已经开心地在一起跳绳了。
  案例分析:
  首先,人际交往是人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往往会对人的个性及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学校是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的重要场所。所以,作为班主任,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而且对朋友和友谊的理解也加深了,同时,也开始更加看重同伴关系。不过,在学校生活中,同伴之间难免发生矛盾。学生如果能正确处理矛盾,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大有裨益。但是,我认为,这个年龄的学生,老师尽量不要直接介入他们的交往。只需要适时加以引导,培养他们自己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案例中的小慧和朋友发生矛盾,但两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却是长期冷战,这很明显不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当小慧找到我,说不想送小菲祝福卡,了解原因之后,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并没有因她不按我的要求去做而批评她,也没有用老师的权威强压她去做什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和同伴和谐相处。所以,我引导她发现内心的需求——与朋友小菲修复关系。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引导她如何修复关系。趁着大家都送小菲祝福卡,让小慧认识到这是修复关系的好机会,这样小慧就比较容易接受我的建议。
  当小慧主动送出祝福卡,却没有及时得到朋友的反馈,她感到失望和愤怒也是很正常的情绪。但同时,也能表现出她其实是十分渴望与小菲和好。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她。首先肯定她为修复关系作出的努力,平复她比较气愤激动的情绪。接下来,引导她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对别人宽容,其实最受益的是自己,能得到内心的平静。最后,提醒她换位思考,相信对方也是充满善意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我相信,这次小慧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修复了人际关系,能获得很大成就感,同时增强了她正确处理矛盾的信心。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需要及时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中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微信改变交流方式和疏导方式,用微信搭建沟通桥梁,凝聚教育合力,记录成长点滴,培养学生自信,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扫除学生心里的阴霾,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我们正在不知不觉的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似乎一夜之间,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微店……这些新鲜词汇迅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蓬勃局面。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随之而来,我们也面临了很多非常棘手的问题,家长们纷纷发来求助的信息:孩子们每天放学回家就抱着手机、拿着iPad,晚上还在被窝里偷着玩儿,孩子小,无法正确
期刊
[案例]  开学初,接手了初一(1)班。上学第一天最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个叫孙松的男孩,给我的感觉这个孩子很阳光,很有活力,我很喜欢他。开学没多久,我发现,这个孩子根本不像我想的那样,早恋,抽烟,近期还与社会青年接触密切。经过了解,孙松是单亲家庭,母亲带着他改嫁到这边,和继父的感情不是很好,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又忙着打工,没有时间看管他,大部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和父母沟通少,在学校也不太会与
期刊
摘要:本文是通过一例因做事追求完美、过分在意他人评价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求助者中心疗法对该求助者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老师期待,而出现的焦慮、烦躁、拖延、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进行分析,使其发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并通过与其辩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念,并给予克服拖延的方法,最终缓解了不良情绪。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  一、一般资料  小雪(化名),女,1
期刊
当拿到校本学生名单时,我就开始犯愁了。心理团体辅导需要成员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能够遵守活动纪律,需要成员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更善于分享感悟的心。由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具有更愿意融入团体氛围,心思细腻更愿分享的特点,女生越多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促进团体动力的生成。然而,我这次的校本课16个孩子中,只有5个女生,这将是怎样的景象呢?  在第一次校本课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本课程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生校园里的家,班主任是家的主心骨,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学到的教育理念与班级实际结合,通过自己探索出的“四正”管理法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正身;正心;正言;正行  作为一名有八年班主任经历的年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学到的教育理念与班级实际结合,通过自己探索出的“四正”管理法,帮助学生积极生活,主动学习、快乐成长,逐步养成健康、活泼、向上的性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期刊
摘要:桐,初中生,智障、残障双重残疾孩子。他做了几件很触动我的事,如:他拿三千元多钱,给同学,为的是能有人和他一起玩,这让我开始注意随班就读孩子的内心。其次,在与桐接触中,发现了他的特长----绘画,于是帮其建立自信,最终桐考上了大兴一所美术特长高中,成就了他的梦想、也为今后自食其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随班就读;接纳;发展  一、主人公简介  桐桐,男,性格开朗,比较爱说话,七年级一入学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利用科学评价、多种激励、成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每个孩子成为快乐、积极、健康的孩子。  关键词:自信心;成功;激励;评价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
期刊
摘要:以《我的爸爸给我一座城堡》为范例进行了“表达性心理成长”创新教学实践。第一,选取和利用适合教育戏剧和一人一故事融入的教学素材。1.选取某些情节2.改编某些语言3.重新设计课题。第二,一人一故事范式和教育戏剧方式的使用。以热身活动做好教学铺垫,以开放式提问激发学生自我思考,流动塑像等元素融入教学呈现和诠释。第三,一人一故事范式和教育戏剧方式融入教学的思考和建议中,尤其指出不必打破现有教学的时间
期刊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两方面着手。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指: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书信心理咨询等等。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建立于我们必须要用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引导;健康教育课程;咨询;爱;罗森塔尔效应  今年七月份,我刚刚走出了大学的校门,所以准确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