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利用科学评价、多种激励、成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每个孩子成为快乐、积极、健康的孩子。
  关键词:自信心;成功;激励;评价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不断地职责、批评学生,忽视了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教育使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意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体验成功,使学生获得自信心。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否定,产生认识的偏差,认为“我不行”。实践证明,因人而异设定适当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体验成功以追求更高的目标,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因为,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可以成为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因此,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1、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
  “每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例如: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课下喜欢玩“老师和同学”的游戏。于是我便把这个游戏带进课堂。在课堂上陪着学生一起“玩”,请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会通过游戏学会学习,提升自信心。把每课的预习、复习当成“游戏”留成家庭作业,让学生给父母当老师,教给家长“学习”。使孩子们即从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又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更能在此过程中体会各任课老师工作的辛苦,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
  2、教给方法,让学生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
  策略方法的运用能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使之有更多的积极体验。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的学生一般都有较高的自信心,因为他们拥有某种完成任务的手段。另外,方法和策略运用下的成功一般会导致高自信,因为成功是在学习者有效的控制下取得的,学生一般将之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在失败的情况下,他们则倾向于将失败归于策略方法不当,还需调整,而不至于失去信心。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分析法、实验法、归纳概括法等方法。要注意思想方面的渗透,如“文如其人 ”、“字如其人”、“心领神会”、“将心比心”等方面,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也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多种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
  1、信任激励。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就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例如在给学生面批订正的作业时,我会对学生说:“多可惜啊,错了这么一点就不能得优了,你下次能得,对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学生课文读错了,我没有批评而是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读,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他异常认真,认真听其他同学读,自己默默准备。在时机成熟时,我再次让他朗读,进步很大,并获得了大家的掌声。从此,这个孩子不仅上课举手积极了,而且对老师非常的亲切与尊敬。
  2、赏识激励。
  人需要赏识,作为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我的女儿是一个绘画出色的孩子,可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的第一幅涂鸦之作---一副蓝色的大苹果。颜色难看、涂的外出里进,绝对是一副涂鸦之作。而细心的妻子却悄悄的把这幅画装裱在了镜框里,并且在下面写着“女儿的杰出作品---奇异的苹果”,而且把它挂在了客厅的墙上,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便主动向大家介绍女儿的作品,夸个不停。从此,女儿对画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与自信,并在几年的学画生涯中屡屡获奖。这是我深深感到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生命,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潜能,只要我们去欣赏,去发掘,便会使生命焕发活力,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三、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
  1、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例如面对内向的孩子,你对他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即使面对犯了错误的孩子,也只应该批评他的错误行为,而不能说他是个什么什么孩子,不应上升到品质一层。就像罗森塔尔一样,从不給不及格的学生打分,以给孩子立下一个进步发展的自信心。
  2、多角度评价学生。
  在当今的评价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看各学科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样一来,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次的失败,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情绪、兴趣上的波动,影响学生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效率。长此以往,学生就缺乏自信心,缺乏了上进的勇气。因此,在评价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兴趣、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人际关系等等。如对一个学习不够努力但劳动非常积极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他:有了你的帮助,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好。或者:因为你的帮忙,使我的工作变得容易多了。对学习马马虎虎但非常喜欢做手工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他:我喜欢你的工艺作品,它看起来很有创意……这样进行多角度评价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2]何立婴.《教学社会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
  [3]丘玉芳、陈丰.《浅谈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厦门儿童图书馆》数字版.
  [4]周泽富.如何建立个性化帮扶小组转化学习后进生——我请学生吃“自助餐”《新课程》.
  [5]李素珍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学苑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闺女小时候有个不良的习惯——咬嘴唇,在家人的不在意下,这一习惯已经成了“顽疾”,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如到冬天时,孩子的嘴唇周围被风吹的形成一圈暗紫色,看着就让人心疼。运用正强化理论,我找到了适当的奖励方式,帮助孩子持续几年的巩固适应时间,慢慢的改掉了这个不良的习惯。  关键词:不良习惯;伤害;正强化  每每来到闺女的房间,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一墙的图片,有毛茸茸的小鸡,有一个个小鸡蛋,有刚刚破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只要老师肯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优化课堂教学,从中汲取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水到渠成的,从而能更自然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阶段占据主体地位,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小学语文课每周的课时比其它学科多,课程安排的时
期刊
一、家庭氛围——一双藏在孩子身后隐形的“大手”  当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焦躁和叛逆时,往往我们都会在孩子身上按图索骥,绞尽脑汁想要揭开其中的秘密,而往往忽视了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另一双隐形的“大手”,它就是家庭氛围的影响。对一个尚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而言,家庭的变故给予他内心的震动是不容小觑的。仅凭一己之力想去改变现状却又不知所措所给他带来的负面情绪很快便能蔓延到他的整个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小安上课时总
期刊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中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微信改变交流方式和疏导方式,用微信搭建沟通桥梁,凝聚教育合力,记录成长点滴,培养学生自信,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扫除学生心里的阴霾,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我们正在不知不觉的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似乎一夜之间,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微店……这些新鲜词汇迅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蓬勃局面。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随之而来,我们也面临了很多非常棘手的问题,家长们纷纷发来求助的信息:孩子们每天放学回家就抱着手机、拿着iPad,晚上还在被窝里偷着玩儿,孩子小,无法正确
期刊
[案例]  开学初,接手了初一(1)班。上学第一天最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个叫孙松的男孩,给我的感觉这个孩子很阳光,很有活力,我很喜欢他。开学没多久,我发现,这个孩子根本不像我想的那样,早恋,抽烟,近期还与社会青年接触密切。经过了解,孙松是单亲家庭,母亲带着他改嫁到这边,和继父的感情不是很好,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又忙着打工,没有时间看管他,大部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和父母沟通少,在学校也不太会与
期刊
摘要:本文是通过一例因做事追求完美、过分在意他人评价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求助者中心疗法对该求助者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老师期待,而出现的焦慮、烦躁、拖延、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进行分析,使其发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并通过与其辩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念,并给予克服拖延的方法,最终缓解了不良情绪。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  一、一般资料  小雪(化名),女,1
期刊
当拿到校本学生名单时,我就开始犯愁了。心理团体辅导需要成员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能够遵守活动纪律,需要成员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更善于分享感悟的心。由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具有更愿意融入团体氛围,心思细腻更愿分享的特点,女生越多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促进团体动力的生成。然而,我这次的校本课16个孩子中,只有5个女生,这将是怎样的景象呢?  在第一次校本课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本课程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生校园里的家,班主任是家的主心骨,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学到的教育理念与班级实际结合,通过自己探索出的“四正”管理法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正身;正心;正言;正行  作为一名有八年班主任经历的年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学到的教育理念与班级实际结合,通过自己探索出的“四正”管理法,帮助学生积极生活,主动学习、快乐成长,逐步养成健康、活泼、向上的性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期刊
摘要:桐,初中生,智障、残障双重残疾孩子。他做了几件很触动我的事,如:他拿三千元多钱,给同学,为的是能有人和他一起玩,这让我开始注意随班就读孩子的内心。其次,在与桐接触中,发现了他的特长----绘画,于是帮其建立自信,最终桐考上了大兴一所美术特长高中,成就了他的梦想、也为今后自食其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随班就读;接纳;发展  一、主人公简介  桐桐,男,性格开朗,比较爱说话,七年级一入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