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芒硝、厚朴膏结合多穴位外敷治疗骨折初期便秘的临床观察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厚朴膏结合多穴位外敷治疗骨折初期便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脊柱和下肢骨折住院患者随机抽取60例作为干预组、60例作为第一对照组、60例作为第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黄、芒硝、厚朴膏对多穴位外敷。第一对照组采用揉、推、按等手法在腹部顺时针推拿。第二对照组采用生大黄粉3克加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清洁脐部后将药糊均匀敷于脐部。对三组患者排便排气、腹胀缓解时间及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排便排气、腹胀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黄、芒硝、厚朴膏结合多穴位外敷明显提高了缓解便秘的总有效率,达到有效治疗便秘的目的。
  关键词:穴位外敷;骨折便秘;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22-02
  对于脊柱和下肢骨折患者而言,便秘是骨科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长时间绝对卧床、缺乏运动、疼痛刺激、情绪抑郁、胃肠功能减弱等因素,致使便秘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一旦发生便秘,将会对患者的饮食、睡眠和骨折的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探索治疗骨折患者便秘的有效措施,本文对比研究了三种不同治疗便秘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3月份至2014年2月份在我院骨科病区住院治疗的脊柱和下肢骨折患者180例。病例纳入标准:参照1999年国际罗马Ⅱ标准和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便秘证诊断标准,选取骨折入院后三日未排便者,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2]。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干预组60例、第一对照组60例、第二对照组60例。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18-87岁,平均55.6岁。其中脊柱骨折44例,骨盆骨折30例,下肢骨折106例。
  1.2研究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暴露前臂、小腿和腹部.注意保暖.将大黄,芒硝和厚朴粉按3:2:2比例配制并与适量医用凡士林、75%医用酒精混合调和成膏状。穴位选取天枢、支沟、神阙、上巨虚、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先用75%酒精棉棒清洁穴位局部,将调好的药膏涂在4cm×4cm大小粘贴敷料上,再贴到被选的各个穴位上,每12小时更换一次。
  1.2.2第一对照组:采用揉、推、按等手法在腹部顺时针推拿。重点揉按天枢、石门、支沟等穴位。每次按压10-15min,每日2次[1]。
  1.2.3第二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脐部(神阙穴),生大黄粉3克加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清洁脐部后将药糊均匀敷于脐部,覆以4cm×4cm粘贴薄膜,每日换药2次[3]。
  1.2.4对三组患者排便时间及有效率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进行录入、分析。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3年第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显效:用药24小时内排便排气,腹胀腹痛症状消失;有效:用药24~48小时内排便排气,腹胀腹痛症状改善或消失;无效:用药48小时后无排便排气,腹胀腹痛症状无明显改善,通过口服果导片和肛塞开塞露通便。
  2.2治疗结果
  2.2.1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l组60例中2例有效.有效率53.33%:对照2组60例中39例有效.有效率65.0%:观察组60例中52例有效.有效率86.67%。组间比较有效率P<0.05.有显著性差异,即有效率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
  2.2.2排便时间比较
  3讨论
  骨折便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骨折初期便秘多为气滞血瘀的实证。骨折后瘀血积聚,阻碍气机升降,经脉紊乱,影响脏腑功能活动,瘀而化热,热耗津液,肠燥津枯,燥屎内结,致使糟粕停留,不能排出[1]。临床工作中,便秘导致腹胀、腹痛等症状,对患者的饮食、睡眠和骨折的康复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中药汤剂、针灸和西药通便药物固然是治疗便秘的较好方法,但单纯口服汤剂因中药独特的气味让诸多患者闻之即吐,无法服入,而单纯的针灸穴位是有创操作,不慎易引起感染而甚至会延误手术,服用泻下剂不但会导致"泻剂依赖",而且还可能引起结肠病变,并损害肠神经系统,使结肠的动力减弱[2]。本研究采用大黄、芒硝、厚朴中药膏剂结合多穴位外敷治疗骨折初期便秘,此法既有药物、又有穴位的双重治疗作用。药物可经局部皮肤组织吸收,经此途径给药,药物极少经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可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而且经穴位给药,药物成分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可产生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引起生理上的放大效应[3]。
  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体疗效进行比较,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便秘证型上无明显差别,但在首次排便时间上有明显差别,可见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干预组在快速通便治疗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在整个临床治疗观察
  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大黄、芒硝、厚朴膏多穴位外敷治疗骨折初期便秘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仕琪.骨伤病患者便秘的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1,9:44-45.
  [2]李艳慧,尹丽丽,王澍欣,等.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疗效观察[J].中图针灸,2007,27(3):189-190.
  [3]赵永林.大黄、芒硝、厚朴粉结合经络穴位贴敷治疗骨折便秘的临床研究[J].2014,01:2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建立埃索美拉唑钠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C18柱,乙腈-磷酸盐缓冲液(27:7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l;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结论:该法可用于埃索美拉唑钠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钠;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38-01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西瓜霜喷剂与西地碘含片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1例;观察组采用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地碘含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干扰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奇霉素和干扰素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86.7%VS76.7%),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3.3%VS16.7%),且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Bangerter压抑膜在儿童单眼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Bangerter压抑膜治疗儿童单眼弱视85例。结果:分析各年龄段的治愈率,4-6岁年龄组,治愈率80%;7-9岁年龄组,治愈率79%;10-12岁年龄组,治愈率73%;>13岁年龄组,治愈率58%;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分析不同程度弱视的治愈率,轻度弱视组治愈率86%;中度弱视组治治愈率92%;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肽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脑肽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为6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为5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治疗:两组均在躯体疾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脑肽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治疗,对照
期刊
摘要:本文以国内外近年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主要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的复制机制、抗HBV药物的作用途径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将主要的抗HBV药物按化学药物、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单味中草药、生物类药物及靶向药物制剂等分类介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抗HBV药物  【中图分类号】R9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40-01  乙型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12月-2013年12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4例作为A组,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20例作为B组,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18例作为C组,分析三组患者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值分别为(19.62±3.36)μmol/L、(3.36±0.61)mg/L较A、C组高,其中C组最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组织胶水"与传统缝合闭合伤口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颌面部皮肤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清创缝合术)和观察组(50例,采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闭合伤口)。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组织胶水是非常理想的皮肤伤口闭合材料。此次临床试验的结果很好的展示了在外伤患者缝合中组织胶水优于传统缝线缝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保护神经、脱水、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胶囊20mg,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连用6周,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抗抑郁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抗抑郁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形势下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护理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因"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治疗的1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为97.9%,无效率为2.1%;总有效率与无效率之间的差异(P<0.05)。总满意率为99.3%,不满意率为0.7%;总满意率与不满意率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