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美育素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艺术课(如音乐、美术等)固然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学校开设的多种课程都不同程度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其中,语文课就比较集中体现了艺术美,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实际上已构成了一座语言艺术的宝库。无论是教材中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还是语言本身都饱含着美学因素。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法中渗透美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美的感染,形成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可以反作用于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形成鲜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而这正是素质教育中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首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传播美的种子,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巧妙地运用“图画”不失为一种方便、直接的传播美的形式。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以介绍自然风光的文章,如《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桂林山水》等。这些文章,大多通过清晰、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景观的优美、迷人。其间,除了优美的语言令人陶醉外,文章所描绘的景色更令人神往。教学这样的课文,如果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亲眼看见真实的景物,必然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将风光片引入课堂,在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景物的感知,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当然,仅有生动、美丽的画面是不够的,教学这类课文,教师的语言美同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的锤炼此时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日月潭》时,为配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我安排了一段有关日月潭周围环境的录像片。同时,配以如下的解说词:“日月潭周围群山环绕、树林茂盛、山间还分布着许多亭台、寺庙等建筑。在绿树、红墙、黄瓦的映衬下,日月潭显得更加美丽。”此时,学生不但可以从画面上直接观看到日月潭景色之美,而且从教师的语言中间接感受到意境之美,使学生在加深对景物欣赏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将图画引入课堂教学,不仅仅丰富教学内容,也使学生借助画面加深了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例如,通过观看《日月潭》风光片,学生更形象地感知了“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的具体形状。当薄雾中的日月潭出现在画面中时,对“隐隐约约”的意境的感受也迎刃而解了,与此同时,学生也真实体会到了独具特色的“朦胧美”,真正达到了“借图析文”的目的。
  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一些教材,虽然内容简单,但所描绘的事件或景物具有独特的风格。例如,有这样的一首儿歌: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湖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吓得鱼儿忙逃走,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来看一看,玉盘还是圆又圆。这首儿歌不但讲述了一个极富童趣的故事,而且描绘出一个月朗、湖清、鱼游、风静的美丽、幽静的月夜。面对这样的教材,我没有满足于让学生能看拼音朗读儿歌,理解大意,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字转换为图像。一时间,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都在努力将自己脑海中的意象转化为彩色的形象,真正体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于是,全体学生从开关勾勒到色彩的渲染,从环境的设计到意境的构思,真是煞费心思,真正体现了学生参与到既动脑又动手,既理解又欣赏的实践。这样,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及美感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训练,做到了对儿歌内容、意境的感受知,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并非只有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适于“凭文构画、借画析文”,许多题材的作品也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对图画的赏析培养学生的美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以介绍建筑景观为内容的《参观人民大会堂》《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等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人民大会堂各厅的图片,感受大会堂的雄伟壮丽;通过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感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雄伟气魄;通过寻赵州桥结构特点的理解,在自己的笔下再现往日赵州桥的风姿。这样,必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崇敬,加强对中国古往今来的劳动人民的由衷赞叹,从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灵。
  此外,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文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占比例不小,这类文章也可通过图画语言辅助文字教学。例如,《少年闰土》那“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可爱形象,以及他月下刺猹的那飒爽的英姿,真不愧是作者心中“童话世界里的小英雄”形象。再如,董存瑞在关键时刻,昂首挺胸,高举炸药包,毫不畏惧的英雄形象,无不给人一种形象美、体态美、精神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读《社戏》之难,首在不读原文之难。钱理群先生在《请读一读〈社戏〉全文》一文中这样写道:“小说写了三次看戏的经验,现在‘连头砍去’,只剩下了对少年时代看社戏的回忆。这固然
The most appropriate treatment for Klatskin tumor(KT)with a curative intention is multimodal therapy based on achieving resection with tumour-free margins(R0res
十年前,当被沿袭多年的"听说教学"的提法在语文教学中首次被"口语交际教学"这一全新的概念所覆盖,并进一步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赋予一个清晰的课程目标之时,业内人士当初
摘要:本文谈论了数学美的几个特点——数学的和谐性、奇异性、扭曲性等。  关键词:数学美 和谐性 奇异性 扭曲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执着地追求美。除了艺术美,大自然的美外,人们是否想到科学也有美,数学也有美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讨论一下数学美的几个特点:    一、数学美的和谐性    数学的和谐不仅是数学的特点,原子的特点,也是生命的特点,人的特点。——高尔基  宇宙概念常
"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话语的深层含义。"说得简单、明白一点,那就是"对语言的感觉能力"。这种对语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聚乙烯醇缩丁醛塑料中萃取了增塑剂。探讨了不同萃取条件(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种类、增塑剂含量)对增塑剂收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创新呢。我认为,教师应更新观念,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观念兴趣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提高创新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初中数学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数学的本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门课程,同时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呢?  一、教
介绍利用夯夯法处理洋浦港二期工程门机轨道和集装箱卸桥轨道抛石地基的施工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s),including Crohn’s disease(CD)and ulcerative colitis,not only affect the intestinal tract but also have an extraintestinal inv
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成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深入开展教学研究,针对教学目标任务开展分析,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