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识、爱、创——当今教师的为师之道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对当今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学识,尊重关爱学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落伍于新的时代。
  
  一、道德高尚,人格完美,是当今教师的从教之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道德、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因而教师的道德、人格愈来愈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张核心王牌。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是学生如何学会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有那样的心灵震撼力与思想感染力,关键在于它表现了当异邦侵略者占领祖国本土并下令改变语言时,那位可敬的教师仍不顾个人安危,在上最后一课时用本国语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这是每一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石。
  
  二、渊博的学识和超前的见识,是当今教师的立教之本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逐渐缩短,知识老化正在威胁着我们。当今教师不但要熟练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做一专多能的杂家。此外,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充电,更新知识。要不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纵观古今中外,数以千万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其发展和成长的道路无不是沿着“读书、教书、写书”的轨迹走过来的。读书是教书的前提,谁都知道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要永远保持一桶活水,就要坚持读书。只有学富五车,才能在课堂上“粘”住学生,使自己的讲解引经据典、例古证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潇洒自如,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心潮激荡,不知课时有限,只觉意兴无穷。读书又是写书的基础,一个志存高远的教师绝不会满足一辈子皓首穷经,只当一本教科书的传声筒。教师除了要看教育方面书籍外,还要多看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经常翻阅《参考消息》、《科技博览》等有关报刊杂志,通过网络了解最新动态和利用节假日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等,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常教常新,教学方法越教越活。
  
  三、走进学生,关爱学生,是当今教师的施教之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教育以及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厌学、弃学、离家出走、人格缺陷等“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教育转化、挽救这些“问题学生”,如何使他们愿学、乐学?是对当今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怎么办呢?唯有用“爱”去融化那冰冻的心灵,去唤醒那麻木的神经,去教育转化他们。热爱学生,这是一种超越母爱的最无私、最朴实、最动人的爱。教师之爱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良好态度,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佳话。试想,如果没有伟大的爱心,又怎能做出伟大的举动呢?马卡连柯曾说:“不良儿童乃是失败了的教师的象征。”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思。动辄拿惩罚来威胁学生,是不尊重学生人格、摧残人性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要理解、要宽容,要体现原谅,要学会赏识,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当今教师的优教之举
  
  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坚决摒弃一切落后的教学方法,改变不适于迅速提高教育水平的传统做法。对所教学的内容予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这种意识和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指向,是教师的优教之举。教师要创新,首先必须不再拘泥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不再以我讲得“详不详,对不对”为教学导向,也不再单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为考核的惟一标准,而应当严肃认真地追问自己:“这节课有无新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无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激化?”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地思考、探索、创造,在造就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携手并肩,上下求索。
  (作者联通:441200湖北省枣阳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过程必然讲究方法。爱因斯坦说“方法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教师教学的方法表现在教学行为过程中,而教学行为则受教学经验、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生活实践、人生观、世界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必须规范教师的教学思想。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理念”、“五个关系”、“七大原则”的教学思想。    一、树立四种理念    ①新课程理念。
期刊
如果要问我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的原因,我会骄傲地回答:“我拥有教育的‘灵魂’——爱。”  如果又问我肯付出的缘由,我会理直气壮地回答:“因为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在我的感召下会被成功转化。”  我担任班主任七年来,接任了四个班,在细心经营四个班级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农村留守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成上升趋势。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其委托其长辈或亲属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学生。他们在生
期刊
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思想品德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看法。它决定着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从教育对象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面对的对象是现代的初中学生,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他们正亲身经历着时代的变化,他们的自身状况、家庭环境、教育观念等都成为了推动或阻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的
期刊
目前的中小学课堂上,老师们在新课改中的集中表现就是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以达到学习的目的。从表面看,形势一片大好,师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非都尽人意。有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在比较中得到统一,在探讨中解决问题,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有的课堂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课堂也挺活跃,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有的小组长只顾高谈阔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组员只在一旁附
期刊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圆柱?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请你们四人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中考虑两个问题:(1)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2)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四人合作制作圆柱,指一人代表小组介绍如何制作的。(边介绍边用实物投影展示。)   生A:我们组从3个圆、2个长方形中选择2个完全相同的圆和1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卷成一个圆筒,粘贴
期刊
五年前,从父亲那棵长势旺盛的芦荟上分一小芽,用纸包回了家。  记得它仅仅有两三个叶片而已。找来花盆,松土、浇水,煞有介事地栽好。因为当时刚刚搬进新楼,暑热还没退,心想把阳台布置出一番新意来。嘿嘿,最起码要充满生命的绿色,养眼!对花草就突然关注起来。  一时间,不同的花草陆续入住我们家:不算高大但挺拔秀逸的橡皮树,枝繁叶茂的杜鹃,还有那盛装霓裳翩然下凡的仙客来,更不用说那洁白素雅的马蹄莲、庄重内敛的
期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学生的遐想:蓝天中朵朵白云像成群的牛羊,绿茵茵的草地好似墨绿色的地毯……学生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总是瞪大眼睛怀着一种要发现世界奥秘的愿望,去观察、去想象、去发问。实践证明,富有想象力的学生一般创造性也较强。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呢?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具备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外,还要具备爱心、耐心和宽容之心,更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做好“头”的艺术,即从组建“龙头”、促进带头、抓住苗头、转化“后头”这四个
期刊
受计划生育国策的进一步落实、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办学规模效益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方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研室原有的职能与方向也必须有所改变。针对布局调整,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职能基础上,优化现有教研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 协助学校选好教研带头人    一般状况下,由于过分考虑撤并后的稳定,导致有关部门在考虑合并后学校领导班子人选时,很少考虑到两所学校领导的才
期刊
新疆石河子141团小学位于团场文化路东侧,校园总面积34778平方米。校舍面积7215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077平方米。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一贯重视环境教育,用“绿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观念教育人,用“绿色校园”熏陶人。在成为师市级“绿色学校”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创绿领导小组,负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