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创绿工作的经验与方法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石河子141团小学位于团场文化路东侧,校园总面积34778平方米。校舍面积7215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077平方米。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一贯重视环境教育,用“绿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观念教育人,用“绿色校园”熏陶人。在成为师市级“绿色学校”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创绿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全校的创建工作。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分解了创绿指标,把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扎实地开展下去。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进行了修改,将课堂渗透作为重要指标。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有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和论文,要求各学科教学能结合教学内容,贴切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同时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
  实践活动是提高师生环保素养的有效形式。为了使学生广泛参与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在各年级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班级成立了环保小组;配备了水电管理员和废品管理员,负责节水节电和回收废品;教室黑板开辟了“绿色园地”专栏,宣传环境知识和绿色理念;各中队设立了绿化角,摆放了花草,有学生专门管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全校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教育活动,召开专题班会进行讨论,对少数乱丢乱画行为、攀折花木、践踏花草的行为展开了批评。部分同学还成立了环保志愿者队伍,对那些不讲卫生、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或举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改善,环境意识有了较大提高。此外,学校大队部还成立了“红领巾收废站”。常年坚持定期回收废纸、饮料瓶、易拉罐、纸箱等废旧物品。所得经费用于订阅报刊杂志。既增强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又为少先队增加了活动经费可谓一举两得。现在,校园里乱扔纸片的现象少了,校园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为了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学校每年还要举办一次“暑假成果展示”。同学们用废塑料瓶、瓜子皮、毛线头等材料制作了“望远镜”、“小花篮”、“粘贴画”等手工作品。既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坚持每周为师生宣传环保知识。结合“世界环境日”等时机,举办了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讲座,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团党委将文化广场命名为“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基地”,学校少先队充分利用这个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我校占地面积不大,但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布局基本合理。教室、办公室、餐厅、宿舍干净整洁,大部分班级都有盆栽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学生护绿意识。校园可绿化的土地均得到绿化,种有倒垂柳、倒垂榆、白蜡,馒头柳等树木。花坛里还栽种了月季、一串红、矮牵牛、万寿菊等花草。使整个校园绿树成荫,花草飘香,蜂蝶飞舞。
  学校建立了“每天两小扫,两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还设有废旧电池回收箱。由于加强了教育,学生乱扔垃圾的行为大为减少,每天的垃圾总量相对少了。学校后勤改造了水电使用装置,达到了节水节电的目的。
  学校在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学校内部团结宽松的工作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坚持制度规范和人文化管理相结合,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学校干群关系融洽,教研组、年级组的老师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老师们人格上得到尊重,工作上得到关心,工作热情很高。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把环境教育落实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创建,我们深深体会到,师生对环境问题更加重视了,绿色理念正在逐步形成,环境行为有了较大改善,节约资源已逐步变成师生的自觉行为。老师和学生撰写了不少学习体会和文章。我校学生刘彩虹获师市“环保小卫士”荣誉称号;其中,五(三)、五(五)、四(五)班还获师市“保洁护绿先锋小队”等荣誉称号。去年,我校学生王雪辰、在参加全国环保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学校还对全校师生进行了环境知识测试,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这些都充分说明,通过创建绿色学校过程,师生的环境素养有了较大提高。
  创建工作无止境,当然,我们也看到我校的创建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环境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走上更高层次。今后,我们将在学习中探索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发展,保证“创绿”活动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
  (作者联通:832028新疆石河子 一四一团小学)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教师,转化后进生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后进生毛病多,破坏性强,影响面大,是班级的一个消极因素。但是只要经过认真的了解,细致的观察,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同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现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找病症点,对症下药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各种各样,既有社会的因素。如游戏厅、网吧公开让青少年进入且不限时间。也有家庭因素,如:单亲家庭,缺少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过程必然讲究方法。爱因斯坦说“方法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教师教学的方法表现在教学行为过程中,而教学行为则受教学经验、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生活实践、人生观、世界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必须规范教师的教学思想。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理念”、“五个关系”、“七大原则”的教学思想。    一、树立四种理念    ①新课程理念。
期刊
如果要问我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的原因,我会骄傲地回答:“我拥有教育的‘灵魂’——爱。”  如果又问我肯付出的缘由,我会理直气壮地回答:“因为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在我的感召下会被成功转化。”  我担任班主任七年来,接任了四个班,在细心经营四个班级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农村留守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成上升趋势。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其委托其长辈或亲属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学生。他们在生
期刊
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思想品德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看法。它决定着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从教育对象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面对的对象是现代的初中学生,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他们正亲身经历着时代的变化,他们的自身状况、家庭环境、教育观念等都成为了推动或阻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的
期刊
目前的中小学课堂上,老师们在新课改中的集中表现就是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以达到学习的目的。从表面看,形势一片大好,师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非都尽人意。有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在比较中得到统一,在探讨中解决问题,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有的课堂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课堂也挺活跃,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有的小组长只顾高谈阔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组员只在一旁附
期刊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圆柱?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请你们四人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中考虑两个问题:(1)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2)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四人合作制作圆柱,指一人代表小组介绍如何制作的。(边介绍边用实物投影展示。)   生A:我们组从3个圆、2个长方形中选择2个完全相同的圆和1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卷成一个圆筒,粘贴
期刊
五年前,从父亲那棵长势旺盛的芦荟上分一小芽,用纸包回了家。  记得它仅仅有两三个叶片而已。找来花盆,松土、浇水,煞有介事地栽好。因为当时刚刚搬进新楼,暑热还没退,心想把阳台布置出一番新意来。嘿嘿,最起码要充满生命的绿色,养眼!对花草就突然关注起来。  一时间,不同的花草陆续入住我们家:不算高大但挺拔秀逸的橡皮树,枝繁叶茂的杜鹃,还有那盛装霓裳翩然下凡的仙客来,更不用说那洁白素雅的马蹄莲、庄重内敛的
期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学生的遐想:蓝天中朵朵白云像成群的牛羊,绿茵茵的草地好似墨绿色的地毯……学生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总是瞪大眼睛怀着一种要发现世界奥秘的愿望,去观察、去想象、去发问。实践证明,富有想象力的学生一般创造性也较强。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呢?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具备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外,还要具备爱心、耐心和宽容之心,更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做好“头”的艺术,即从组建“龙头”、促进带头、抓住苗头、转化“后头”这四个
期刊
受计划生育国策的进一步落实、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办学规模效益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方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研室原有的职能与方向也必须有所改变。针对布局调整,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职能基础上,优化现有教研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一、 协助学校选好教研带头人    一般状况下,由于过分考虑撤并后的稳定,导致有关部门在考虑合并后学校领导班子人选时,很少考虑到两所学校领导的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