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青少年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211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众多青少年学生的欣赏与喜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浩浩荡荡的书法大军中,不少青少年初学者也许是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大多缺乏书法艺术指导,尽管他们热情很高,但学艺进展缓慢,甚至“事倍功半”。那么,怎样才能在钻研自学的条件下,让学生的书法水平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我认为青少年要想真正地学好书法,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取法乎上,师承传统。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说过:“察之贵精,拟之贵似。”也就是说,初学者在临摹时贵在善于揣摩帖子的结体、间架结构和点划特征,从中找出一般规律,力求达到形神兼备。初学书法首先必须选帖。选帖标准应以自己的性格的喜好为依据。因初学者最主要的问题是掌握必备的技法,练好基本功。因此,初学者不宜以行书、草书和篆书作为自己的范本,应在楷书和隶书范本中进行选择。其次必须精心临摹,先精学一家碑帖。
  第二,开阔视野,旁涉博览。从事书法艺术,除了习练碑帖和参观书法展品之外,还需学习多种知识,融会贯通,以提高技艺水平,进行创造。在熟练地掌握一家碑帖和掌握必备技法之后,为避免泥古不化、呆板僵滞,必须尽可能地饱览前人书迹,在充分比较和精细鉴别后,有取舍地进行广泛涉猎,多方汲取营养,提高审美情趣。比如学颜书的通过临习柳书,可以弥补学习颜书易犯的臃肿之弊;学习隶书的通过临习篆书,可以使其隶书愈显苍劲古朴。
  第三,修身养气,字外求书。当代著名书画家王学仲说:“学前人之所学,写个人之气质。”书法之妙,贵在于熟练地继承传统和掌握笔墨技巧的基础上,善于突破传统的束缚,融入个人气质,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有志于书法艺术的爱好者,除了临池和创作之外,还必须探研书法理论和美学,广泛接触社会和自然,深入文学、音乐等其他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以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自身的艺术心源和内涵,充实书法创作灵感,为形成自己的风格奠定基础。
  第四,持之以恒,求新避俗。书法作者的旨趣在于以形寄情,以理运笔。“情动有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的这句话恰好可以用来解释这种旨趣。这句话前半句的意思是:人们创作书法是由于心中有一种感情要用文字的线条表现出来。后半句的意思是:书法的笔墨形式能表现出不同的体势风情,它们是合乎形式美的原理和客观世界的本质及规律的。
  书法艺术与其他一切艺术的共同特质是美感,而构成书法艺术美的内涵却又迥异于其他艺术。它的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线条的力感,因此,临池不懈,用来保持腕力和基本功,常常是伴随书法者一生的。书法创作既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必须克服时俗,避免千人一面的格调,这就要求书法爱好者必须及时了解当今书坛动向和各地书家的风格近况,通过订阅有关书法报刊的媒介,达到了然于胸,知彼知己。同时,又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断进取。
  (责 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清代建国初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方针,从而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山东官学教育迅速发展,有清一代教育水平居于前列,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地方教育者们的重教
以比较文学三个基本特征“跨越性”、“文学性”和“比较性”为出发点,强调在佛学与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需要坚持“文学性”,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性建议。
“化学教学论”对培养未来中学化学教师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目前却面临着制约其自身发展的三大矛盾:师范生学习动机类型与化学教学论的历史任务之重之间的矛盾;基础教育
在差分方程中用类比法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对于二阶变系数差分方程的大范围一致渐近稳定性,给出了一系列判定定理,所得的结果推广了Jury判据.
采用由广义测不准关系得到的新的态密度方程,研究Gibbons-Meada dilaton黑洞的熵.结果表明:利用新的态密度方程后,不需通过任何截断,便可消除Brick-wall模型出现的发散,同样能得到
德育创新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树立创新的德育教师观和学生观对强化有效的德育举措十分重要,德育创新必须注重马列主义、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教育,结合信
"以人为本"体现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两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必须从理论高度把握"以人为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没有绝对的自由.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不是空想,而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语文课要上得有趣味,就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
《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述商业理论、商业发展史和主要商人活动的专篇,学者们提出的四大经济区和若干二级经济小区的说法值得商榷。将该篇全文前后联系起来,并结合撰写此篇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