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恢复策略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獻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运动恢复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巩固和成绩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是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也是一名合格的教练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只有运用科学的运动恢复知识指导运动员的训练,才能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本文就阐述了几种常用的运动恢复策略:训练过程中的活动性休息、训练结束时的整理运动、心理学恢复措施、营养学恢复措施以及睡眠中的运动恢复,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运动恢复 活动性休息 整理运动 心理学 营养学
  
  运动疲劳是运动训练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训练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的变化。这通常是由于机体的运动,而引起的人体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可怕,它的产生并非是药物、环境等因素直接引起的,与疾病和机体损伤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如果运动疲劳处理不当,长期以往,极易引发机体功能的紊乱。所以,与此相对应的运动恢复就显得尤其重要。
  运动恢复,是针对运动疲劳采用合适的恢复手段和策略,加快运动员的疲劳的消除过程,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运动疲劳产生后,就是机体恢复的过程,如果采用积极的恢复手段和方法,机体不但会顺利恢复到原有水平,还会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这就是“超量恢复”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运动员才会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有所进步。所以,如何采用正确的运动恢复手段就成为了教练员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对运动恢复策略做出了初步的探讨。
  一、 训练过程中的活动性休息
  这种运动恢复手段指的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状态,在运动员疲劳时选择合适的时机让运动员做轻微的放松练习,或更换适宜的训练项目,以此取得运动恢复,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并促进运动员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活动性休息相比静止的安静的休息而言,运用前者进行运动恢复的运动员体内的乳酸要比静止休息的运动员体内的乳酸的代谢速度快一倍。所以说,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实际状态和表现,安排适当的活动性休息,会有效促进训练效率的提高。
  二、 训练结束时的整理运动
  运动训练结束时的整理运动指的是训练结束时,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通过合理的整理运动,可以使运动员的机体从紧张而激烈的肌肉活动状态逐步过渡到安静平稳的状态,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员体力的恢复,巩固训练效果,并进一步进入到“超量恢复”的阶段。如果在训练结束后,不通过整理运动的过渡,而直接进入到静止休息状态,会影响人体氧的补充供给和静脉血的回流,致使血压下降,会造成暂时性的脑贫血,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人体的一系列不适感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重力休克”的情况,所以说,训练结束时的整理运动一定要引起教练员的充分重视。
  三、 心理学恢复措施
  运动恢复中的心理恢复手段,是通过采取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消除疲劳、恢复身体机能的目的,比如意念放松法、音乐放松、心理调节、心理暗示、呼吸调整等方法,都是通过比较轻松舒缓的环境,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并减轻心理压力,让精神上的疲惫得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从而达到运动恢复的目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如能将心理学恢复措施与其它恢复措施合理的搭配使用,会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营养学恢复措施
  营养与运动员的训练、机能和体力状态,成绩的提高以及运动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剧烈运动过后,人体体内的能量大量消耗、蛋白质大量分解,电解质流失,从而使人体感觉疲乏,训练效果降低。所以说,营养学的恢复措施,对运动员也十分重要,特别是要注意补充体液和能量,比如,在训练过程中,为了及时补充电解质的流失,应随时备有淡盐水,以防止肌肉痉挛的发生。除此之外,运动员日常的膳食搭配更应该注意,教练员应该为运动员讲述相应的知识,要求他们在日常训练中保持科学的食物搭配以及合理的进餐时间,在日常进食过程中,多摄入奶制品、豆类、水果、蔬菜等,合理补充适量的糖、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
  五、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而充足的睡眠对运动恢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睡眠过程中,意识逐渐消失,身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大大降低、减弱,全身的肌肉和组织都处于放松状态,身体的恢复和建设,在睡眠状态中进行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对身体各器官和个系统的全面恢复有很大的意义,通过高质量的睡眠,运动员的精神和体力会得到有效的恢复。所以说,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充足的、有质量的睡眠,如果教练员安排了全天的训练,那么就需要相应的安排出一定的午休时间供运动员午睡休息。
  除了以上几种运动恢复手段之外,经常被采用的还有:按摩、沐浴、蜡疗、局部负压等多种运动恢复方式。所以说,运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的运动恢复手段多种多样,教练员应根据具体的训练条件以及运动员自身的条件,合理选择科学搭配,加快运动恢复的速度,有效巩固运动训练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郭金贵.浅谈运动性疲劳与恢复[J].体育世界.2010.4.
  [2]刘倩.音乐调节法对WCBA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蒙奇.运动后要重视体能恢复[N].新民晚报.2010.09.
  [4]陈文灿.手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判断与恢复手段[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S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体育运动的发展,关键是人们要有较强的体育意识,有钱和有闲只是两个社会条件。然而,什么是体育意识,体育意识主要由哪些东西构成,体育意识有哪些主要特点,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以及培养和提高人们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本文将进行简单剖析。  关键词 体育意识    什么是体育意识呢?所谓体育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营口市部分中学足球队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营口市部分中学足球队训练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足球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偏低、训练的时间过短,不能保证良好的训练效果、训练队读训结合安排的不好,課余训练对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针对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中,特别是优秀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达到较高水平后常出现的“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训练中顺利度过“高原期”的对策。从而有效促进运动员健康成长和提高专项运动水平。  关键词 高原现象 体育训练 技术动作 高原期    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来自于长期刻苦的训练。科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象观察等方法,对2009—2010赛季WCBA总决赛两支球队四场比赛的技术情况、录像资料和相关的赛事报道进行分析、推理,总结出两队胜败的原因、从而揭示各自存在的不足,同时也为WCBA其他球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篮球 WCBA 总决赛 技术统计    一、研究對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就如何提高更好地上好体育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体育课 创新教学 探讨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及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体育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在体育中的渗透,以及体育与艺术两者间的融合,并体育舞蹈为实例,进一步的讲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如巧妙的将体育与艺术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体育 艺术 渗透 结合    随着社会进步,体育与艺术的关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体育院系已经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这既是当前体育艺术
兔作为一种动物模型,其ES细胞及其培养体系研究较少,本试验在借鉴其他动物ES细胞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兔ES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优方案。本试验分别从胚胎处理方式、培养液成分及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