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9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自觉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收效显著。
  一、倡导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1.学生的自主学习是:(1)爱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2)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同学们一起在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3)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2.学生自主学习应在教师鼓励下,独立自主地积极参与质疑、思考、尝试解决、发现新问题;再运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如我在教学《蛇与庄稼》这一课时,创设了如下内容: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本课中的动物和植物怎样联系呢?学生认真读课文后,带着好奇寻找探究点,主动质疑:蛇与庄稼有什么联系?又是怎样联系的?教师引导学生解疑:你们怎么知道它们有联系,怎样联系?请同学们再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感知句子间的联系。在教师引导下,人人参与,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动脑思考它们的关系:淹过的农田里没蛇,老农放回了蛇,蛇就吃了田鼠,田鼠少了,庄稼就免遭田鼠的糟蹋,因而庄稼就获得了丰收。蛇与庄稼不是直接发生联系,而是通过田鼠才联系起来的,所以它们是复杂联系。而蛇和田鼠,田鼠和庄稼是直接发生联系,它们是简单联系。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指导合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有秩序的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通过共同努力,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古井》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他的儿女。”怎样体会句子的含义呢?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乳汁”指什么?“她的儿女”又指什么?接着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自由组合,合作讨论。经过讨论得出合理的解释:“乳汁”指井水,“她的儿女”指村民。这句话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因为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为了喂养、培养儿女,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甘甜、清凉的泉水,养育一方村民而对人们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
  (二)通过互相评价,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比如在习作教学中,要先提出习作的范围,明确此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积累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再让学生认真想一想,组织好语言层次结构,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想好以后说一说,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四个一组互相说、互相评价。此外在作文讲评时,教师也可以启发同学们用相互评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三)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捞铁牛》一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准备工作”和“打捞铁牛”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教学中,先让学生了解到打捞铁牛之前,怀丙叫人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找出怀丙在准备工作中准备了“怎样”的“什么”,再抓住“怎样”的内容,分组讨论为什么这样做。体会大船装满沙船吃水深,加大浮力;并船搭架保持平衡;粗绳拴“牛”保证牢固,来领会怀丙以科学的态度做了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准备工作就绪以后,打捞铁牛就成了同学们急于求成的事。这时,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讨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并按照学生的常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船里的泥沙减少,船为什么向上浮?
  2.船身向上浮,拴在“铁牛”和架子之间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
  3.绳子越绷越紧,“铁牛”为什么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观察、讨论、研究,学生既理解了拔“牛”过程,又明白了沙和船、船和绳子、绳子和“铁牛”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了水的浮力这一科学道理,明白了浮力是使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的原因,更加体会了怀丙的聪明能干,才智超人。这样既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引導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1)巧妙创设“问题”环节,鼓励学生提问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在教学《我们的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质疑: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是桥、是船、是小鸟?我们的手怎样在陆地和陆地之间传递彼此的问候?作者把我们的手比作“电线、桥、船、小鸟”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提问”形成“问题”空间,促使自己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这样,就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抓住训练点,提炼专题
  研究课文时,教师能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精心设计一两个有较高探究价值的问题,无疑给学生深入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优越的条件。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一动不动”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不动”?怎样做到“一动不动”?如果动了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用一词牵动全文,疑问一个接一个,一层深一层,先问果,后问因,使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之中,不断进行判断推理,思维创新,从而进行探究学习。
  总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优化组合,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高,协作精神强。面对新课改,我们要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其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其他文献
一、调动学习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
随着中朝两国的频频会晤,形势大好,丹东鸭绿江风景区可谓炙手可热。鸭绿江风景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景区基础设施配备建设、景区服务质量、交通管理
自2002年年底金鹏看好小灵通市场并以强势进驻以来,金鹏小灵通以其轻巧时尚的个性化外型、丰富的产品族群、稳定的功能特性、合理的价格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售量日益攀升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Mo、W、Fe、Ta在[111](110)滑移系统上的广义层错能;在Mo中掺杂摩尔百分比分别为2.08%和4.17%的过渡金属元素W、Ti、Cu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一、教材实验中的缺陷  氯化氢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实验之一,其涉及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以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做好氯化氢的制备和性质的演示实验,对学生能否掌握氯化氢相关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核磁共振(NMR)理论已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核磁成像(MRI)也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人们仍在不断追求更高的核磁共振仪器的灵敏度,如利用动态核极化(DNP)技术,
【摘要】随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课程的实践发展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创新。在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该注重教学知识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实践整合,以呈现最佳的教学实践状态。本文正是基于生物化学实验新课程改革和创新就业导向的大背景,针对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方向,通过笔者教学实践为例来研究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題及成因,提出具体的改革实践路径。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 改革与实践 创新
引入梯度结构设计原理进行梯度结构混凝土的设计,采用加速扩散法、自然扩散法测试其离子传输性能,采用压汞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梯度结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与单层
我们将图形场景分成两类:室内场景和室外场景,针对这两种场景的的优化算法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室外场景中的一个关键侧重点就是大地形的绘制。对此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
数学应用题作为联系数学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在数学素质教育实施中已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仍能运用数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