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來拯救“大白象”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2014年起,好幾位動物界鼎鼎有名的明星,例如:大熊貓“心心”以及二龍喉老友記“BOBO”都相繼離世,牠們一走、實在令不少本地人為之心酸。而近年,在坊間卻流傳著另一頭明日之星,牠不單帶來了心酸、而且歷年所耗公帑更是叫人心寒,它就是“大白象”。
   的確沒錯,亦沒有錯去了泰國遊埠。事關本澳流傳的“大白象”仍然未曾完工,未能以真實面目公開人前。不過,有關它的網頁、電視廣告、實體試行運作等功課,卻以不定期形式向大眾稍為釋除疑慮。它就是長期引起廣泛爭議的“輕軌系統工程”。
   現時,“大白象”被引用來比喻一些虧損、或是回報率與成本不成正比的資產或大型工程項目。故事源於泰國國王的一個習慣:他會把活體的大白象作為致送仇敵的禮物,讓受禮者往往因飼養昂貴的大象,而鬧得家無寧日、繼而在經濟上蒙受嚴重損失。因此,不少成本遠高於可見回報的工程項目、商業設施、城市規劃等,都被指責成“大白象工程”。然而,問題已形定局,再指責也無補於事;相反,接下來從邏輯上簡單分析,政府與市民基本只剩下兩大選擇:(一)像投資股票一樣,定下止蝕位斬倉離場;(二)拯救“大白象”。畢竟、考慮到輕軌系統於2012年2月開始動工,無論從採購物料、開標判給,亦應按審計署建議,按《採購程序指引》為依歸、著令執行。綜合前後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來推想,倘沒有出現天災性惡劣損害、全球金融經濟衰退或不可抗命等理由下,大可斷言:這連串的工程是無法中途斬倉的。基於此,可集中討論拯救方案。
  (甲)針對人的好奇心
   對“大白象”進行心肺復甦的方法甚多,可以從已知的資料,與市民普遍心理結合而推想對策。如輕軌於2018年試行運作期間,隨即有熱心的路氹居民用手機拍下過程,正如發現了UFO一樣地拍下來上載分享。先不討論該影片的真偽性,就“好奇”的心理角度而言,倘輕軌能夠以定期形式亮相於市民眼前,並且在已完成的地段上展示其可運行性,則等同向大眾派下有力的“定心丸”。這實證方式,比一切任何口頭承諾,抑或口頭目標在某某年內完成的解釋方法,來得更有說服力。再者,於指定地段範圍內行走,不單風險低、而且消耗物資有限;萬一遇上意外發生,也屬正常的演練狀況,事後從技術層面上加強評估和清楚交代即可。
  (乙)分攤投資虧損
   截至如今,市面上多位學者已經指出政府的監督力度不足。事關根據審計署在2018年9月報告(表十四)指出:輕軌工程投資估算總和已超過500億澳門元,與最初原定的42億元相差約10倍之多。既然錄得超支又虧損的事實,則政府執行部門極有義務設想長治久安的補救方案。例如:透過尋找投資者,遊說股東、並針對性地分擔在營運前所過度虧款。假設其後在營運上錄得盈餘時,按股東百分比進行分花紅。這種做法有利於:(A)先穩定造價:在面臨全球經濟不穩定局勢當中,通過在限期內以集資形式,作出一次性完全付款。這做法既可以間接消除外匯帶來的波動和隱憂,亦毋須為每年因物價上漲、邊做邊改而引致超支的問題。(B)半開放手法:當合伙人與輕軌營運利益關係時,政府即可以半開放方式,讓參與者自行構想營運方法,旦求不斷有新點子來打破僵局;而政府則以最大股東來保持一切最終決策權。則有如2018年底,港珠澳大橋開通以後,信德集團為減低乘船客量下滑的風險,從而向屬下員工推出“豪華客位”與“來回船票”等限定優惠來刺激客流量。像這種半開放的做法,將有效加強營運執行上的靈活度和多樣化。以上做法都是透過第三方投資者來分攤目前所見的虧損。
  (丙)非永久的私營計劃
   借鏡日本在2001年,從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上任以後,著實推行郵政私企化。除了保留透過郵局繳交日常的水、電、生活雜費以外,郵政儲備還兼上銀行部分職能,向市民大眾提供了定期存款、利息制及貸款服務,從而間接激活了低迷多年的日本經濟困局,亦抗衡了坊間普遍的高利貸公司。但這做法的缺點:就是從此以後,郵政收益不單只再撥歸公有,而是私企化。
   鑑於此,輕軌系統的情況可酌量推出具時限性、而又全盤地私有化的過渡政策,並同時向承辦私企強調“自負盈虧”的原則,以解決現時久久未能完工的尷尬場面。正如賭牌一樣,向有興趣營運商發放或續約“輕牌”,不是賭牌,只是在名稱上不同而矣。此做法不單保留了政府的終決權,而又可以比(乙)點中提出的“半開放式”更加撤底地抽身、移形換影地暫時離開困局。
   以上幾點建議,雖然算不上是天衣無縫,但總希望本澳的輕軌工程能早日完成,並本著祝願當局、不再鬧出超支醜聞而坦然寫出來的。再者,悉聞郵電局已於2019年底,把“澳門輕軌-氹仔線通車”列為郵票的發行計劃之中(具體月份日期待定)。屆時,既盼望該郵票能順利發行之同時,亦期待看見真正實體的“輕軌”能順利通車開幕。如此,自然相得益彰、好事成雙。
其他文献
自從新《土地法》二零一四年三月生效以來,就惹來不少批評,特別臨時批給“廿五年”不得續期的條文,甚至被批評為“強搶私產”!但筆者多次公開及在撰文時強調,不論新舊《土地法》,均有廿五年臨時批給不可續期的規定,故廿五年“大限”,絕非二零一四年三月生效的新《土地法》新增條文。  早在零六及零七年濠庭都會及金峰南岸兩地段就因廿五年未完成發展,政府宣告土地批給失效並沒收溢價金,只是當時再次以免公開競投方式重新
期刊
由體育局及中國澳門龍舟總會主辦,民政總署及行政公職局協辦之“2018澳門國際龍舟賽”,6月18日端午節於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進行壓軸日的賽事,包括澳門國際龍舟邀請賽標準龍500米公開組、女子組以及大學生邀請賽標準龍500米公開組賽事。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嘉賓出席與民同賞龍舟賽,並主持頒獎,現場洋溢著一片節日的歡樂氣氛。各隊經過多番比拼後,最終中國南海九江成功衛冕公開組及女子組冠軍,而大學生邀請賽標準龍5
期刊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分別開始推動絲路基金的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確立中巴經濟走廊,開展“一帶一路”與歐洲國家、印度洋國家、東南亞國家的對接。  九月,也正式進入“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滿五周年之際,從中央到澳門近來也開展了諸多活動回顧五周年的發展,提出在新的國際政經形勢下,尤其是中美貿易戰等環境影響下,如何持續推動“一帶一路”發展,
期刊
澳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多元和諧的人文氣息,每年吸引不少國際旅客來訪,小城的傳統節慶、民間信俗、獨特方言、特色美食等人文風情均保留著多元共融、求同存異的中西風貌,傳承本土文化價值,立足國際。澳門基金會多年來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投入資源增進市民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支持本地社團到不同國家或地區交流,多角度呈現澳門獨有的城市魅力形象。  澳門致力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
期刊
做好大廈管理,事關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過去由於法律制度長期不完善,本澳大廈管理問題叢生,“一廈兩管”、“一廈多管”時有發生,管理費糾紛、停水、停電等問題也不少見,嚴重滋擾民生,損害社區和諧。今天,社會期待已久的物管公司發牌制度及大廈管理法律制度終於完成修法並將生效實施,令大廈由“冇王管”的狀態邁向了有人管的新局面。  毫無疑問,“物管法”和“大廈管理法”對大廈管理有著深遠影響,不論是業主、業主會還
期刊
前 言  從今(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 川普、杜林普)簽署《美國有關301調查的行動總統備忘錄》,展開美國針對中國貿易戰的序幕,再到6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署宣佈,將對中國1102項、合計約50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雙方正式開打。跟著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於7月10日宣佈,對中國另外價值2000億的進口商品,課
期刊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發表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已經提出“一帶一路”注重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同時在第六部分也明確提出“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因此澳門作為國家特區,被鼓勵來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經過五年實踐,澳門又該
期刊
近年來,3D打印成為全球各地熱論的話題,它的出現代表著什麼?人們應如何正確看待及使用3D打印?  李宗津坦言,目前我們正處在計算機、工業裝備的發展比較迅速的一個年代,3D打印技術由於它的精確性,可以打印複雜型態的物件,被各個行業認為是一種可以對人類生活帶來很大變革的一項技術,所以就把3D打印技術作為他們製作方式的一種革命性變化來對待,因此航空航天、汽車、珠寶、藝術、時裝、食品、建築與土木工程等行業
期刊
近十幾年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當中也包括3D打印。人們可時常聽聞以3D打印來製造人體器官、珠寶等物體的新聞,對3D打印本身卻瞭解不多。近日,美國傳出有人利用3D打印來製造武器,令民眾憂心忡忡之餘,亦存有疑慮:到底3D打印是甚麼?為甚麼全球各地的人都在學習如何使用它?  有見及此,本期“時事辯論”有幸邀請來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所講座教授李宗津、創行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烱南、澳門生產力暨
期刊
3D打印技術及其打印物料對傳統工業有何影響?兩者會否形成對立關係?  李宗津直言,首先要明白,3D打印技術是一種容易改變且製作精確的先進工藝,由繪製設計圖的軟件、打印的機器及用以打印的物料所組成,而不同的物料會配用不同的機器,所以這三方面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因3D打印技術的特別製作方式及性能,所以它有很多傳統工藝無法比擬的優點,在各個主要的工業界,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建築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