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情境的创设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提供丰富有现实意义的背景材料。情境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数学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现实意义的背景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将课内与课外结合,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体验课堂中的数学,并能在生活中进行解释和应用。人教版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我们应该积极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动画情境、实践情境、游戏情境等充实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数学活动中的问题情境教
  认学知心理学认为:问题就是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的。所谓问题情境,指出现在人的面前并使人感到不了解和无法解决的那种情况。它促使个体积极思考,寻求答案,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情境就没有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结果则是问题情境的消失。如教学“认识米和厘米”时,学生需要建立1厘米、1米的表象。我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认识“米”吗?同时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量自己的铅笔盒的长,量橡皮的厚度,量手掌的宽、中指的长等,充分使学生感受1厘米有多长;通过让学生量两臂张开多大是1米,1米从脚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米有多长。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进率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1=100)师:同学们,你们能想出办法使这道等式正确吗?生很好奇,叽叽喳喳讨论一番,没有任何办法。这时我提醒学生拿出米尺,想一想能不能从米尺上找到答案呢?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很快地发现1米=100厘米。这样的设疑激趣,既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活动中。
  再如这样的一道趣味题:一个人唱一首歌要5分钟,10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大部分学生不加思索地说:“50分钟”。但有少数几个学生却说只需要5分钟。于是全班就有了热烈地争论气氛。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判断学生说法的对与错,而是给足时间,让他们尽情讨论,在学生争论声渐渐停止时,问题的解决思路也逐步开朗。学生在总结结论的同时,也给出了明确的理由:“歌曲的长度是确定的,不会因为人数的多少而发生改变。如果是这样的话,全国的人们共同唱这一首歌,岂不是要成天成夜地唱个没完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真是精彩的假设呀!
  二、数学活动中的实践情境教学
  我们都说,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的未来。教学中,我们也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创设实践情境。这不仅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十分有利的。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创设情境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再逐步引导学生弄清超市、体育馆、公园、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通过讨论交流后再认识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后设计一个灵活性较大的提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互相讨论讨论。”下课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两个操作题:(1)用一张正方形白纸按照指南针的样子制成一个方向板。(2)利用方向板,指出你居住的村庄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是什么地方。
  如此一来,学生结合问题情境和学习的新知识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所处位置关系相对性的认识,并诱发了学生把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外,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又如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概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块 三角形玻璃,摔成了这样的两块,你认为应选哪一块就能配到和原来一样大小的玻璃,为什么 ?
  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活动中的动画情境教学
  现实告诉我们,数学课上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而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情境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一只大猴子和一只小猴子分别拿着一块长方形 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的丝巾,它们争论着,都说自己的丝巾大,究竟谁的丝巾大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思维开始活跃,都互相讨论交流起来,争着想办法,说思路。最后达成共识:最好先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已经学过,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通过“议一议、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推(理)一推”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启迪、开发。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可对学生产生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学生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维。
  四、数学活动中的游戏情境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原学、乐学。如何才能激起小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呢?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兴趣。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其实,数学本身是有趣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因素,创设行之有效的情境,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基于Altera公司SOPC的TD- SCDMA网络测试仪STM-1数据采集卡自动扫描系统设计,利用嵌入在FPGA中的NiosⅡ处理器软核CPU,系统成功实现了ATM信元的分析和处理。 This a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班级管理中独生子女的问题、信息时代到来的影响以及班容量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班级管理核心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的工作相对变得更加复杂、肩负的责任也更大。因此,“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的问题,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改革、保证现代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本人对班主任和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新认知:  一、处理好师生立场与构建新型师生观  现代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难题。现阶段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写作文,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
期刊
如果说,读书是写作的文化准备(语言、技巧等)的话,生活就是创作的、“物质”准备。因为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素材;没有生活素材,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从何写起呢? 我是1958年开始
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愿望,实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有了家长的了解与帮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会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呢?具体方法我将在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中分别阐述:  一、为家长列出的关键经验:发现教养即教育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前,他们已经掌握并能处理使人难以置信的信息量,掌握了许多复杂的技能,在父母的努力和照料下,他们已
从学者研究自然结构和科学数据的自相似性和分形性质,如网络流量数据等中,引入了一种估计多源排队系统中平均排队延迟的新方法。应用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对自相似业务量进行预测
枸杞为茄科灌木,寿命可达百年。其叶为中药天精,嫩做蔬菜食疗,炒熬炝均风味特异,成熟的叶片阴干可做药茶,久食(饮)清热止咳,补虚益精,祛风明目;根为中药地骨皮,清热凉血;果
2000年12月到2001年2月,我作为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队员,赴长城站采访。 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已经开展了十几年。这两年已不似当年那样轰轰烈烈,而且此次没有大的科学考察项目,不会有“重大发
大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新课程目标的不断完善,决定了语文学科在小学课程中具有一定基础性和应用性,对于小学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程度的指导意义。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
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诚如此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将读和写孤立起来,而是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