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国范围内新课改的展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生是一群可塑性强的学生群体,如何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改变对田径体育传统的看法,并在体育学习当中感受生命健康的魅力,是当下初中田径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一般说来,田径体育更多的是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多数学生怕累,而不认真参加体育运动,因而,相比一些传统学科来说,体育教学更需要思考如何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并为下一步的初中田径教学提供相应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现状研究;对策
田径运动是一种指以走、跑等项目为主的径赛和以跳、掷等项目为主的田赛的运动,初中田径运动作为初中生体育的必修课程,重在通过具体的田径运动动作和相应的教学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育天赋,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里,学校方面特别不重视体育课,或者存在体育教学技能不够完善的情况。本文针对目前初中田径运动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有望促进初中田径体育的发展。
一、初中田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体育田径教师知识结构老旧
首先,传统的教学大纲为教师拟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下,只规定了教学范围,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上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会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其次,以往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最后,部分田径运动教师存在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田径的需求,挫伤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二)学校方面缺乏重视,体育器材不完备
相比较像语文、数学等这些学科来说,体育课微不足道,多数学校虽然有安排体育课,但是多半是形同虚设。有时候体育课就让学生自己自由活动,并不开展体育的锻炼,即使有时候开展像田径这样的运动,多数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会存在偷偷溜走的情况,教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学生自行活动;特别是在面临升学压力时,学校直接把体育课当做自习课,剥夺学生运动的机会。
(三)初中生对田径体育运动认识不足
在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里,多数体育课仅仅只是户外活动课。曾经很多次在班级里听学生这样说:“下节课是体育课,我们去哪里玩呀?”。由于学校方的不重视,进而加重了学生对体育认识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误解。意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在头脑中有着对事物的某一种看法,就会在实际生活中按照这种看法落实这一看法,初中生由于正处在正确意识的形成阶段,学校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义不容辞。据此,学校不仅不能忽视体育课,而且应该鼓励学生多多参加体育运动,把体育运特别是像田径运动不仅当做是一种学习放松的方式,也当做一种能在放松中的得到身体锻炼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二、改进初中田径体育教学不足的有效措施
(一)初中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教师是最主要的教学主体,与学生的接触最频繁,面对初中田径运动教学现状,最有力的应对措施就是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影响学生对待田径运动的态度,让学生明白体育课不是一种纯户外活动课,更不是一种娱乐休闲课。同时,教师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把握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进而为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知识结构更新,才能有效改变初中田径体育运动的教学现状。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是教育改革的首要标准。以往的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对体育运动基本提不起兴趣,对其认识也存在很大偏差,认为体育课不仅劳累身体,还浪费学习时间。在新课改下,教师不仅仅要扭转学生对体育课这种错误的认识,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特别是像田径这样的体育运动。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初中田径体育教学不足才能慢慢地改善,学生才能在小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以生为本,改进课程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往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评估全看学生的最后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学校方面评估一个教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看学生的成绩来对教师进行评价,虽然这一评估方式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度的看重学生的成绩,会让授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是与新时代下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青年要求背道而驰。所以,改进课程评估方式,推进新的评估体系的形成,对于促进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田径运动不仅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初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方面不能因为注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学科而占用体育运动的时间,不仅如此,还要完善相应的体育设备,为学生的体育课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充电”,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多多学习,完善田径教学手段,通过老师的积极训练和有趣的上课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田径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初中田径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胥海松.新课改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中),2015,11:264.
[2]李长山.试论初中田径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4,09:84.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现状研究;对策
田径运动是一种指以走、跑等项目为主的径赛和以跳、掷等项目为主的田赛的运动,初中田径运动作为初中生体育的必修课程,重在通过具体的田径运动动作和相应的教学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育天赋,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里,学校方面特别不重视体育课,或者存在体育教学技能不够完善的情况。本文针对目前初中田径运动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有望促进初中田径体育的发展。
一、初中田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体育田径教师知识结构老旧
首先,传统的教学大纲为教师拟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下,只规定了教学范围,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上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会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其次,以往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最后,部分田径运动教师存在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田径的需求,挫伤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二)学校方面缺乏重视,体育器材不完备
相比较像语文、数学等这些学科来说,体育课微不足道,多数学校虽然有安排体育课,但是多半是形同虚设。有时候体育课就让学生自己自由活动,并不开展体育的锻炼,即使有时候开展像田径这样的运动,多数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会存在偷偷溜走的情况,教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学生自行活动;特别是在面临升学压力时,学校直接把体育课当做自习课,剥夺学生运动的机会。
(三)初中生对田径体育运动认识不足
在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里,多数体育课仅仅只是户外活动课。曾经很多次在班级里听学生这样说:“下节课是体育课,我们去哪里玩呀?”。由于学校方的不重视,进而加重了学生对体育认识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误解。意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在头脑中有着对事物的某一种看法,就会在实际生活中按照这种看法落实这一看法,初中生由于正处在正确意识的形成阶段,学校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义不容辞。据此,学校不仅不能忽视体育课,而且应该鼓励学生多多参加体育运动,把体育运特别是像田径运动不仅当做是一种学习放松的方式,也当做一种能在放松中的得到身体锻炼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二、改进初中田径体育教学不足的有效措施
(一)初中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教师是最主要的教学主体,与学生的接触最频繁,面对初中田径运动教学现状,最有力的应对措施就是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影响学生对待田径运动的态度,让学生明白体育课不是一种纯户外活动课,更不是一种娱乐休闲课。同时,教师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把握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进而为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知识结构更新,才能有效改变初中田径体育运动的教学现状。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是教育改革的首要标准。以往的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对体育运动基本提不起兴趣,对其认识也存在很大偏差,认为体育课不仅劳累身体,还浪费学习时间。在新课改下,教师不仅仅要扭转学生对体育课这种错误的认识,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特别是像田径这样的体育运动。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初中田径体育教学不足才能慢慢地改善,学生才能在小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以生为本,改进课程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往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评估全看学生的最后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学校方面评估一个教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看学生的成绩来对教师进行评价,虽然这一评估方式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度的看重学生的成绩,会让授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是与新时代下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青年要求背道而驰。所以,改进课程评估方式,推进新的评估体系的形成,对于促进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田径运动不仅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初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方面不能因为注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学科而占用体育运动的时间,不仅如此,还要完善相应的体育设备,为学生的体育课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充电”,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多多学习,完善田径教学手段,通过老师的积极训练和有趣的上课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田径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初中田径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胥海松.新课改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中),2015,11:264.
[2]李长山.试论初中田径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4,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