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活用的有效方法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语文学习,确实积累和掌握了不少的写作素材,然而为什么还是难以写出佳作呢?关键是不会加工素材,不会活用素材。素材是需要加工和改造的,除了一些经典的诗词名句外,众多的素材就好像是未加雕琢的玉石,它需要切磋,需要打磨。在打磨和切磋过程中让其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材和装饰之物。如何让不同类型的素材表现出相同的表达效果,从而真正做到巧妙和贴切的运用呢?下面浅谈几种素材运用的方法。
  视觉转换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如何才能很好地转换写作视觉,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一般来说可以从拟人化、拟物化进行换位思考。如高考作文《我叫与不叫》中写道:
  这不,女主人到天津也带着我,我平生第一次坐长途客车,当然得意了。我一个劲儿冲着女主人叫,逗得她眉开眼笑。
  不一会儿,整个车厢的人差不多都睡着了,我却睡不着,扭着头四处看。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青年也在四处看呢,记得邻居家大黑狗说过:“越是道貌岸然的人你越得提防,这世界往往是反着来的。”这话不错,这不,这个斯文的小青年正拿刀片划前面一老头的帆布包呢。
  我抬头看看女主人,她睡得正香呢,我在她怀里拱了拱,她还是不醒。我没有了主意,要不要大叫一声,把那老头叫醒呢?
  此文可谓是通过狗眼看人,通过狗的视觉、狗的思维来表现现实的人类生活。这样的表达方式比起单纯的人的角度更具有趣味性,问题也揭示得更加深刻。运用视觉转换的手法可以使读者在比较轻松的语言环境下体会到人生的况味。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要通过个别来知全部,通过表象来探究本质。一滴水可知天下寒,一叶落可知天下秋。这种表现手法能给作者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如高考作文《猫捉老鼠,天经地义》中写道:
  猫捉老鼠,乃生存之必要。没有老鼠,何来果腹之物?这是自然之通则。所以尽管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与精力,但是作为猫辈,因天赋使然,捉鼠之事则必不敢懈怠……猫之不捉老鼠,根本在于有鱼吃。并且吃鱼比捉老鼠来得更悠闲,来得更高雅,来得更和平,来得更团结。为什么还要去捉鼠呢?与其说是猫的罪责,倒不如说是猫的主人的罪孽……鼠于人是有害的,那么主人让猫尽情吃鱼的同时,也便违背了自己作为人的良知!
  猫捉老鼠,小事,然而作者却通过猫有鱼吃而不捉老鼠的现象,批评了猫捉老鼠天职的丧失是因为主人违背了自己做人的良知,真可谓是主旨深刻,意义深远。充分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借物寓意
  借助某种事物来寄寓自己的理想,就是作者对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物中,通过描写此物来抒发。如高考作文《旧书》中写道:
  我还记得故乡的那口古井,它就在离我家不远处的一个小池旁边,我仍记得儿时每次路过时,我便好奇地将头探进去,然后大声地向里面喊,不久便会传来古井给我的“回应”,我与古井便成为了一对好朋友。如果我渴了,还会将古井上的木桶放下去,然后用木勺舀一瓢清爽甘甜的井水来喝,喝下去便会有一种从喉咙一直沁凉到心的感觉。
  听乡下人说,在土地庙旁的那颗古槐树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古槐树的确很粗壮,估计要几个大人围起来环抱着才能将它抱住。或许古槐树是和故乡一样大的年龄吧,多年以来它已将根深深扎进故土里,或许它要和故乡一起老去,倒下时也要埋在故土里,零落成泥碾作尘,成为故乡深深的烙印。
  作者通过对故乡事物的描写,寄寓着自己的情感。通过对清明、故乡的古井、树木的描绘,寄寓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文通过借物寓意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镜头剪接
  镜头剪接就是把几组镜头,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共同诠释话题主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材运用的方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如高考作文《总有一种期待》写道:
  总有一种期待,在期待良知和正义。
  索尔仁尼琴,我看见你执著的目光。
  当你深情地说:“我们期待真话,一句真话比全世界的分量都重!”真话,唯有心怀良知与正义者才敢说出!真话,是你毕生的期待。为了这样一种期待,不惜直言顶撞斯大林,八年牢狱,抹不去的是你对良知与正义的期待。
  总有一种期待,在期待良知和正义。
  老舍,我读懂了你不屈的灵魂。
  当你遭到社会的误解时,当你走近小孙女时,摇动着她的手,“跟爷爷说:再——见!”从此,我们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我的泪模糊了双眼,你用生命诠释对良知与正义的期待。
  总有一种期待,在期待良知和正义。
  当“瘦肉精”、“染色馒头”刺痛了社会的神经,温家宝总理高呼:“我们期待着人民道德的回归。”道德回归源于良知与正义的坚持。因为一种期待,我们坚信,在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对良知与正义的期待必将变为现实。
  本文采用镜头剪接的方式使用索尔仁尼琴、老舍、温总理等例证,用独句段明显地强调“总有一种期待,在期待良知和正义”的立意。这种素材活用的方式简洁,独特。
  人物组合
  人物组合即是把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人物,按照一定的话题组合在一起,使文章显得丰厚而多彩,意蕴绵长。如高考作文《菊·月·山》写道:
  菊——天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潜,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本想凭着自己的才华在黑暗中闪现一丝光芒,但是官场里有太多的钩心斗角,有太多的尔虞我诈,他迷失了方向。终于有一天,他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后,他回到山中,在心中雕刻出了一束菊……
  月——天使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原本心中无他事,只抱着“寒窗读书十年苦,只为一朝天下名”的信念。但他不知道,那酒醉金迷的大门之后隐藏的是黑暗,是污秽,他迷失了方向。然而他最终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心中雕琢出一轮明月,把明月作为自己的天使。他找到了自己,找回了人生的方向。
  山——天使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多么旷达,多么豪迈,他就是苏轼。其实,他也有过迷茫,仕途的不顺,官场的被贬,爱妻的亡去,这都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也曾迷失人生的方向,但苏轼就是苏轼,他在心中雕琢出一座山,作为自己的天使,他感受到山的博大、山的旷达;他拨开迷雾,再次找到人生的方向,离开了纷扰。
  考生运用人物组合的方式,选取了三个人物作为话题“雕刻心中的天使”的本体,通过三个小标题“菊——天使”、“月——天使”、“山——天使”,进行并列式演绎,每一小节先叙述后议论,共同说明了“雕刻心中的天使,人生才不至于迷失方向”的主旨。
其他文献
摘 要:后进生转变是学科教师最难做,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让后进生写出好文章,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后进生作文水平,必须做到“三不”和“三多”。  关键词:后进生;转变;要领  “作文难,作文难,听到作文心就烦。”这是许多小学生的心里话,对于后进生来說,作文更是难于上青天了。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来,觉得提高后进生作文水平,必须做到“三不”和“三多”。  “三不”是指不怕、不抄、不马虎,
【文题导引】同样是举例,说理性散文和典型的议论文最大的区别就是形象化事例。议论文举例讲结果,某人某事能证明什么。说理性散文则讲究事例的形象化,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了什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如何在学校生活中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通常,我们习惯于从成人的视角安排、实施教与学,而漠视学生的诉求。现在,随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师
如今,作文似乎成了语文教师与学生心中永远抚不平的“伤”。一方面,学生总在诉苦“我们的生活如此单调乏味,叫我们写什么?”另一方面,教师也总在埋怨:“你们其实不是没有生活,而是缺乏发掘,身处米堆常挨饿。”乍一听,仿佛都有道理。仔细琢磨,恰恰道出了“作文难”的症结所在——没有找到“生活”与“作文”的有效通道。  叶圣陶先生有言:“生活犹如泉涌,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作文
提出设置喷口壁面热电偶,以壁面温度信号监测燃烧设备工作状况。配合煤粉浓度可调水平浓淡燃烧技术;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良好效果. Proposed to set the nozzle wall thermoco
我们定期或按需对公司所有出勤机器的发动机机油进行抽样作定性或定量分析。平时,经常到现场和油库了解情况,如发现设备润滑和领用油情况不正常,立即加以解决。1.按质换油,保证发
开展物理快乐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让学生喜欢老师,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的物理故事,开
2008年9月26日,应课堂内外杂志社邀请,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来到重庆。在与《中考金刊》编辑、读者交流的过程中,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生活哲理娓娓道来,展示了一个“会说话的人”
【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西安某小学给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与佩戴红领巾的“好”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做法引起学生家长和部分学生的不满。校方解释说,这是一种教育探索,目的是激励“绿领巾”们上进。  材料二:包头二十四中给优秀生发放“红校服”,红校服背面印着“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而普通学生穿蓝色或白色校服。“蓝校服”、“白校服”们表示:不好意思跟
新鲜出炉的课本不再是陈旧的文章和思想的辖制,更彰显出对学生素质的关怀和引导。师生在其中游览着大好河山,感受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大千世界的多彩绚烂。  一、新课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学文化知识。而且使我们对生命、人类、历史有所感慨  那些吸引人的文字将我带入一个又一个奇幻世界。我们享受着不同国家、不同历史背景中一篇篇的小说,感受作者给我们的激励与震撼,也沉浸于我国古代先贤哲人创造出的美好诗意之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