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湿地润泽三湘大地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洪蓄水、降污固碳、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被人们形象地誉为“地球之肾”。
  湖南境内拥有湘资沅醴四大水系和国内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湿地面积102万公顷。截至2017年底,湖南的湿地保护率达75.44%,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湖南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高位推动,构建了湿地保护制度;通过项目带动,推动了湿地保护修复;通过综合整治,遏制了湿地退化趋势;通过加强宣教,营造了湿地保护氛围,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本期特别策划聚焦湖南湿地保護和洞庭湖区综合治理,希望三湘林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希望全社会关注湿地、保护湿地,共同描绘出一幅岸芷汀兰、鱼翔浅底、沙鸥翔集的美丽湿地画卷;希望湿地润泽湖湘的每一寸土地、润泽你我充满乡愁的心灵!
其他文献
问:胡局长,您好!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请您介绍一下,湖南作为我国南方重点林区省份在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四十年艰苦奋斗、四十年改革创新、四十年转型图强,把绿水青山打造成了湖南的一张靓丽名片。自1978年至2018年,全省林地面积从726.67万公顷增至1300万公顷,增加573.33万公顷;全省森林
期刊
林业机械化是林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降低林业生产成本、提高林业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增强生产安全性最有效的途径。日本是林业发达国家,现代林业机械支撑着日本林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性能林业机械为日本林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的高性能林业机械自20世纪90年代起呈高速发展态势,至2016年总数达8202台,当年全国原木生产量的70%由高性能林业机械完成,它的发展进程对我国林业发展可提
期刊
日本政府出台的《山村振兴法》及其法律体系是为应对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山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不断加剧的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而制定实施的。通过50余年的立法和实践,日本在山村振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乡村振兴,特别是林区和山区的经济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立法背景与目的  上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加大,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带来了乡
期刊
唐小义从事林业工作近30年的,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山林纠纷调解员。2012年,山林纠纷调处职能由郴州市北湖区法制办转到区林业局后,他被任命为区人民政府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办公室主任,凭借对林业和山林调纠工作的热爱,一干就是7年了。他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谱写“和谐北湖、法治北湖”的华章、维护北湖林区稳定、捍卫法律尊严作出了贡献。唐小义所在单位连续7年被评为郴州市山林调纠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连续7年受到区
期刊
2008年9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领导来到浏阳油茶育种基地进行视察,当看到累累的油茶果压弯枝头时,回良玉副总理高兴地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湖南是我国南方林业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作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性省级林业研究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推动林业科技进步的重任,并在湖南林业发展史上,以“科技兴林”为主题写下了浓墨重彩、灿烂辉煌的篇章
期刊
2018年11月7日,湖南日报的一篇专题报道引发社会重点关注:在湖南省森林公安局的组织指挥下,一个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穿山甲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告破,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9名,收缴穿山甲216只、穿山甲鳞片66公斤、藏羚羊角20个、其它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一批,扣押赃款1800多万元。一个由境外走私到广西,由广西销售至广州,再向全国分销穿山甲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网络被成功摧毁
期刊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部,境内湖泊众多、河网纵横交错,有湿地102万公顷,其中,湘资沅醴四水流域和洞庭湖是湖南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更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湿地保护和洞庭湖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生态强省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洞庭湖生态保护的嘱托和
期刊
去年以来,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坚决提前完成了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杨树清理任务,有效推进了采桑湖、君山后湖生態治理,妥善保护了候鸟、麋鹿等野生动物,湿地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修复,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护物种、含蓄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洞庭湖汇聚“四水”
期刊
战后的日本,为恢复森林过伐和因灾害而荒废的林地,以及为满足伴随经济发展而迅速扩大的木材需求,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其中1950至1972年年均造林37.2万公顷,相当于每年绿化国土面积的1.0%。2012年,日本森林覆盖率为67.3%,森林蓄积量达到了49.0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占62.1%。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日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绿色支撑。纵观战后日本林业70多年的发展历程,林业在
期刊
湿地是“地球之肾”,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湖南是湿地资源分布广泛的一个省份,近年来在保护湿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将如何进一步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桂小杰。  记者:近年来,在推进全省湿地保护与修复方面,湖南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近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开展了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