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湿地保护和洞庭湖综合治理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部,境内湖泊众多、河网纵横交错,有湿地102万公顷,其中,湘资沅醴四水流域和洞庭湖是湖南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更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湿地保护和洞庭湖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生态强省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洞庭湖生态保护的嘱托和期望,立足一个站位,坚持一个原则,把握“五个关系”,守护好一湖碧水,将湖南林业工作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发展战略中。
  立足一个站位即从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谋划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原则。把握五个关系即: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要对号入座湖南省委省政府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围绕“一湖、四水、一岸、一带”抓好生态保护和修复,使省委省政府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部署在湖南林业落地生根。
  “一湖”即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推进湿地生态修复等十大重点领域整治,突出大通湖、华容河等重点片区整治。加强对洞庭湖区滥捕滥猎、侵占湿地等违法行为的集中整治,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湿,逐步实现湿地功能修复全覆盖。
  “四水”即推进湘、资、沅、澧联治。湖南尽管长江岸线不长,但全省5000多条河流都汇聚“四水”,“四水”汇聚洞庭,联通长江,96%的地方都在长江经济带范围内。为此,要继续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以湘江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资江、沅江、澧水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
  “一岸”即加强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实行严格的岸线保护政策,强力推进长江岸线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在全省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
  “一带”即建设生态涵养带。建立覆盖“一湖四水”全流域的生态涵养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基底自然原貌基本恢复。以洞庭湖区域为重点,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实施国家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退耕还湿,积极稳妥清退欧美黑杨。到2020年,完成洞庭湖区域湿地修复3.7万公顷。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59%以上。
  要切实担当林业部门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历史责任,构建起全方位整治、全流域修复、全社会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模式,以更高的标准、在更大的范围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筑牢“一湖四水”生态屏障。
  强化全方位整治。一是对湿地非湿地生态功能的整治。当前,要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和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积极稳妥清退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欧美黑杨,保护区内一律不再新植杨树。对于核心区,加强杨树清理迹地的生态修复、监测和评估,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对于缓冲区、实验区,树龄达8年立即进行清理。妥善解决承包合同、林权抵押贷款等问题,尽可能降低群众经济损失。二是对破坏湿地行为的整治。突出大通湖、华容河、珊珀湖、安乐湖、东风湖等重点片区整治,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洞庭湖区非法采砂、侵占湿地等环境违法行为的集中整治。三是对破坏野生动物行为的整治。会同工商、渔政、公安、交通等部门对非法猎捕、运输、销售、收购、加工、出售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专项执法打击,从源头上防止滥捕滥猎现象发生。
  实施全流域修复。一是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修复。严格落实湖南省政府制定的《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省林业厅制定的《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逐步修复杨树清理迹地、被侵占岸线及洲滩、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三峡后续项目、退耕还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GEF项目,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到2020年,完成洞庭湖区域湿地修复3.7万公顷。二是流域内的湿地修复。要保护好、建设好“一湖四水”全流域76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确保全省湿地保护率持续稳定在72%以上;要在全流域推广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在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一级支流水域完成试点面积1386公顷,提升退耕还林还湿综合效益。要落实好《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实施湿地保护恢复、湿地补贴项目,开展小微湿地试点建设,不断扩大湿地保护修复范围。三是流域内的森林修复。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态涵养带建设工程,加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建设,探索林业治理重金属污染试点。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一湖四水”全流域的生态涵养带,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基底自然原貌基本恢复。强化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继续实施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59%以上,形成林水相依的和谐局面。
  推动全社会参与。一是在保护上推动全社会参与。要清醒看到洞庭湖作为国际重要候鸟迁徙通道和栖息地的战略地位,突出抓好候鸟保护。高标准举办好第九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积极守护“观鸟胜地”,将洞庭湖候鸟保护的名片擦得更亮。坚持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护鸟飞”等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生态保护。科学划定湖南候鸟迁徙通道范围,制定候鸟迁徙通道管控措施,通过省政府向社会公布。为迁飞候鸟佩戴脚环、颈环、翅环等标志物,全省38个候鸟保护站点在候鸟迁飞和栖息季节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此外,还要加强对麋鹿、江豚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生境及栖息地保护,建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采取有效手段增加种群数量。要密切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舆情动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在发展上推动全社会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进湿地旅游,就是一条融合保护和发展的新路径。“仁者樂山,智者乐水”,相比于森林旅游,湿地旅游前景同样广阔,洞庭湖完全可以在共抓大保护的前提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成为和张家界一样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三是在保障上推动全社会参与。机制保障方面,整合洞庭湖区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探索建立管理统一高效的洞庭湖国家公园,凝聚各方面参与生态保护的力量。探索涵盖“一湖四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出台《湖南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激发生态环境保护内生积极性。技术保障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科技创新,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探索建立全流域生态监测预警体系。
其他文献
1996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第一个科技创新平台“林木无性系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复。而今,走过23载春秋,这个实验楼面积从734平方米发展到48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室,装备了激光倍体分析仪、气质联用色谱仪、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等大中型仪器设备40多台;先后承担国家各级项目284项,取得科研成果121项,其中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林业重大工程和面上工程造林、林木良种基地和采穗圃建设所
期刊
“1985年,彭建文参加‘中国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考察团’,赴法国考察并参观了法国用飞机释放赤眼蜂防治甜菜夜蛾。”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志》中,这一句简短的话记录下了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学习取经的开始。  为跟踪和赶超世界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同时将自身的先进技术推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起,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不断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取经、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从1985年到今天,
期刊
自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启动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以来,“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的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展开,为钢筋水泥的城市披上了清新自然的绿纱衣,为远离了乡愁的城市居民开启了“推窗见绿 出门进林”的诗意生活,为城市的发展打造了提质升级的绿色引擎,使良好的生态成为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当前,森林城市建设已经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规划到2020年建设200个森林城市,到202
期刊
1985年9月,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省长陈邦柱等领导来到湖南省林科所试验林场视察工作,当看到良种板栗丰产、试验林的枝头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板栗果,熊清泉书记十分惊喜并高兴地赞扬:“太好了,省林科所为我省开发山丘林业经济带了好头!”并当面指示“你们要在全省大力推广这一优良品种,帮助更多的全省山丘林区的农民尽快富起来”。从此,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的板栗优良新品种在全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一大批农户走上了靠
期刊
问:胡局长,您好!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请您介绍一下,湖南作为我国南方重点林区省份在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四十年艰苦奋斗、四十年改革创新、四十年转型图强,把绿水青山打造成了湖南的一张靓丽名片。自1978年至2018年,全省林地面积从726.67万公顷增至1300万公顷,增加573.33万公顷;全省森林
期刊
林业机械化是林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降低林业生产成本、提高林业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增强生产安全性最有效的途径。日本是林业发达国家,现代林业机械支撑着日本林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性能林业机械为日本林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的高性能林业机械自20世纪90年代起呈高速发展态势,至2016年总数达8202台,当年全国原木生产量的70%由高性能林业机械完成,它的发展进程对我国林业发展可提
期刊
日本政府出台的《山村振兴法》及其法律体系是为应对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山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不断加剧的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而制定实施的。通过50余年的立法和实践,日本在山村振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乡村振兴,特别是林区和山区的经济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立法背景与目的  上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加大,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带来了乡
期刊
唐小义从事林业工作近30年的,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山林纠纷调解员。2012年,山林纠纷调处职能由郴州市北湖区法制办转到区林业局后,他被任命为区人民政府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办公室主任,凭借对林业和山林调纠工作的热爱,一干就是7年了。他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谱写“和谐北湖、法治北湖”的华章、维护北湖林区稳定、捍卫法律尊严作出了贡献。唐小义所在单位连续7年被评为郴州市山林调纠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连续7年受到区
期刊
2008年9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领导来到浏阳油茶育种基地进行视察,当看到累累的油茶果压弯枝头时,回良玉副总理高兴地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湖南是我国南方林业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作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性省级林业研究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推动林业科技进步的重任,并在湖南林业发展史上,以“科技兴林”为主题写下了浓墨重彩、灿烂辉煌的篇章
期刊
2018年11月7日,湖南日报的一篇专题报道引发社会重点关注:在湖南省森林公安局的组织指挥下,一个特大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穿山甲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告破,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9名,收缴穿山甲216只、穿山甲鳞片66公斤、藏羚羊角20个、其它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一批,扣押赃款1800多万元。一个由境外走私到广西,由广西销售至广州,再向全国分销穿山甲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网络被成功摧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