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职教育润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课程理念倡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发与利用生活周围的课程资源,《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试行稿)》中提出:幼儿园和家庭建立双向互惠的关系。亲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那么,幼儿园如何利用亲职教育这一重要资源去润泽游戏化的课程建设呢?

亲职教育内涵界定


  亲职教育是指父母提供教养子女如何学习知识、如何提升综合素养,以达到亲子关系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与出发点的教育。亲职教育内涵丰富,涉及科学的教育观与儿童观、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现代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国外学者对亲职教育的研究开展得较早,如美国设有双亲研习机构,科学合理有效地制定出“父母行为量表”去测量父母的亲职教育程度等。相关研究已表明,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水平成正比例关系,亲职教育涉及父母的自身教育与父母对子女教育两方面,亲职教育是立足于亲子关系基石之上的,是对家长实施以家长职能为基础的一种有效的教育。

亲职教育价值诉求


  “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父慈而教”(《左传》)“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子女身上能够看出其父母的教育行径,父母是子女成长的助推器,父母如何教育是子女能否幸福快乐成长的关键。
  1.指导家长明辨亲职教育的内涵
  亲职教育倡导家长对子女实施教育时,既要满足子女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求,又要训练子女的自我约束力,增强子女自信力,鼓励子女成就健全的人格。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家长已基本能满足子女的衣、食、住、行等生理发展的需求,但一些家长对子女心理发展的诉求是片面化的,而子女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关爱与陪伴。
  2.引导家长摆正在亲职教育中的位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亲自去塑造培养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与关注,并倾注心血,而不是将子女的教育推给家里的老人或者学校了事。隔代教育再加之一些教育者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已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延误了不少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深深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
  3.鼓励家长调整在亲职教育中的心态
  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但他生下来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呼吸空气,接受阳光,在自然万物的润泽下生长,而非父母的独有财产。父母们千万别将孩子紧紧捏在手心。

亲职教育实践路径


  1.利用家长职业资源,丰富课程游戏化内容
  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对家長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和整理,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站,开辟家长资源信息库栏目,实施联网信息化管理,以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与能力优势为亲职教育“添砖加瓦”。家长的职业是幼儿认识社会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作为“客座教师”,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为课程游戏化建设服务。
  幼儿园要有效地利用好家长的能力优势。比如,有的家长心灵而手巧,有的家长热心助教,有的家长兴趣爱好广泛,有的家长擅长表达等,家长们诸如此类独特的彰显个性化的特征显然是课程游戏化利用的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如幼儿园组织的以“能干的妈妈”为主题的课程游戏化活动,就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中的医生、警察、厨师和播音员等来幼儿园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妈妈们精彩的表演会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会将“能干的妈妈”课程游戏化活动推向更高的境界。
  2.亲子沟通助力幼儿在课程游戏化中幸福成长
  亲子沟通是亲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父母欲走进孩子的心灵,就必须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亲子沟通是孩子幸福快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亲职教育的“过程性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保证,能有效地巩固亲职教育的效果。但遗憾的是,亲子沟通常常存在着家长独断专行、言行不一、缺乏对孩子的信任、选择的时机不当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家长把握好正确的沟通手段,丰富沟通方式、提高沟通质量。
  比如,在幼儿园开展的以“折纸”为主题的课程游戏化活动中,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活动,要想让“折纸”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显然离不开家长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通力合作才能使家长与幼儿共同创作出折纸的精品佳作。在“折纸”这一课程游戏化活动中,当幼儿折纸出现困惑时,或许家长的一个眼情、一个微笑、一份温暖的话语点拨便会燃起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创新火苗,诸如新型火箭、新型飞机等模型图便会在家长与幼儿的合作中应运而生,这样的精品佳作彰显了家长与幼儿通力合作的魅力。
  总之,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亲职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之所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亲职教育的方式、方法、策略和路径,以让亲职教育润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让幼儿感受幸福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绘本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素材,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渠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高效地利用绘本展开教学,发挥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育人价值。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围绕当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探索了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路径,以期能提高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效果。一、幼兒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情境枯燥  教学情境是开展幼儿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独一无二的审美和形象。教师要基于水墨画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艺术的灵感,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幼儿水墨画的教学指导策略。激发幼儿创作,培养水墨画审美  (一)兴趣入手,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用有趣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让幼儿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参与水墨画教学,
在生活中,尽管有不少人都知道肿瘤标志物这个检查,但是大部分人由于对其相关知识缺少了解,因此很容易会产生认识误区。有的人认为肿瘤标志物提高了,就是患上了癌症,其实这是错误的。肿瘤标志物只是诊断肿瘤疾病的一种比较重要的参考指标,换句话说,它与是否患有癌症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知识。几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
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有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他48年如一日,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每年讲课300多场。在旅游旺季,常常每天宣讲两三场,最多时一天讲过6场。最少时听众只有一人,多时达上万人,听众累计达150多万人次。他,就是被誉为“井冈精神第一宣传员”的离休干部——毛秉华。  毛秉华家住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茨坪镇黄竹坳路,家中有7口人,妻子熊瑛为井冈山副食品公司退休职工,女儿熊妮为井冈山国税
提起妈妈,人们的联想词中总少不了“牺牲”“繁忙”“失去自我”等。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借助多样化、便捷的互联网工具,这届妈妈可以更智慧地解决生活、工作难题,实现家庭育儿、自我发展等多方面的平衡。当妈来职场、创业新机遇  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妈妈们就面临着每分每秒都需要照顾孩子的现实,有不少妈妈会因此放弃工作,但也有人发现,成为妈妈本身就是一个机遇,借助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生率随之提高。患者在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由于未能有效愈合,进而出现突向浆膜层凹陷情况。同时还因为会有很多的经血残留于憩室中,有80%以上的患者的阴道内会出现流血情况,对妇女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将为您讲解剖宫产切口憩室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原因,介绍合理化的微创治疗方法。切口憩室的发病机制  现阶段,切口
前列腺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指的是前列腺受到致病菌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出现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前列腺炎主要包括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无症状性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炎的致病原因  辛辣刺激性饮食、酗酒、吸烟、性生活不规律、久坐、衣原体感染均是导致前列腺炎的主要因素。急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为细菌感染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幼儿教育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承载着开蒙、启智的作用,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生活,学会与同伴相处、沟通,还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使其逐步形成社会性品格。就此,幼儿教师要与家长达成共识,统一教育战线,由此优化幼儿教育。本文将从组织丰富的家长进园活动、定点组织家访活动、构建线上家园合作平台三个角度来谈谈幼儿教师如何推动家园合作活动。  部分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疾病。导致高血糖的主要因素为胰岛细胞异常,胰岛素分泌缺陷等。长期性的高血糖严重影响心脏、肝脏、血管等器官组织,造成功能性损害。本文主要介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认识,在心理上会存在一些异常状态,如害怕、消极、悲观等。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介绍糖尿病治疗方式,让患者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推动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促进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合力是教育界长久以来的热议话题。微信平台的普及为这一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解题思路。本文调查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现状,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近年来,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方式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教师与家长的认可。这种即时、全面、可靠的沟通方式让家校沟通的效率大大提升,为实现家校共育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