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华:不断创新为钢铁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钢铁情结始于孩提时代
  刘相华教授的钢铁情结,从孩提时代就有了。
  忆起改革开放之初依赖引进办钢铁的历程,他说:“在拿到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钢铁领域博士学位证书之时,也担起了振兴中国钢铁事业的责任和使命。”博士毕业后,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他出国深造。学成归国后,他在轧钢领域钻研拼搏,不断创新,攻克了有限元理论与编程、智能轧制技术、变厚度轧制理论等一个个学术堡垒,帮助现场解决了超细晶粒钢生产、板带钢控轧控冷、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数学模型优化等一个个技术难题,在30多本科技进步奖励证书上,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刘相华教授如数家珍地谈起钢铁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没有这么多钢铁作支撑,就不会有今天舒适的住房和便捷的交通,不会有强大的国防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地位,从神舟上天到蛟龙入海,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一点也离不开钢铁。” 言辞之间透露出他对选择走上钢铁之路感到自豪,表达了对发展我国钢铁事业的坚定信念。
  二、坚忍不拔,迎来超级钢时代
  七年前,刘相华教授作为国家“863”计划超级钢项目负责人,他还在为开发400MPa和500MPa级超级钢,实现普碳钢强度翻番日夜奔波。那时他已经预见到,未来几年,我国普通钢铁产品强度将大面积提高到400MPa和500MPa。今天事实已经证实了他的预言,现在建筑部门已经把我国主力钢筋的强度定位到400MPa级,我国钢铁年产量早已超越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全部发达国家的总和,当年“钢铁元帅”的大国梦已经实现。超级钢的开发成功与普及应用,已缩小了钢材品种、质量与国外的差距,中国正在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
  新事物的诞生似乎总伴随着争议,刘相华教授表示,在“863”计划超级钢课题立项之初学术界也有争论,在钢铁这个被国外认为是夕阳工业的领域中还能搞出什么名堂?到底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面对种种的疑问,他依然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钢铁在整个国民经济里仍然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钢铁领域的科研成果更加需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钢铁的产量、质量上去了,整个工业的健康发展就有了良好的原材料基础。
  凭着一股韧劲和创新精神,刘相华教授带领着他的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钻研,到钢厂、汽车厂等现场进行工业实验,终于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超级钢(超细晶粒钢)工业生产,其成果在宝钢、鞍钢、本钢、一汽等很多厂家应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钢铁工业腾飞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钢铁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实验室为家,对仪器比对爱人钟情
  为了和时间赛跑,刘相华教授一步两个台阶半跑着上楼已成习惯,他是为了多抢出几秒钟早点儿进入办公室,因为那里有等待他批改的学位论文,有等他决断的科研计划,有等他推导的数学公式,有等他勾画的发展蓝图,有他的职责、他的事业,有他的企盼、他的梦想……
  学校实验楼前后几任值夜班的师傅见证了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而且外出归来先回实验室后回家也已经成了习惯。积年累月,他的妻子似乎已经适应并习惯了他的这种生活状态,“曾经埋怨,实验室才是他的家,但现在更多的是关怀和理解了。”
  在恩师白光润教授架鹤西归的当天,凌晨4点师母把临危的电话打到刘相华教授的家中,可没想到他此时仍然在实验室带领着他的弟子们紧张地准备着一个钢铁项目的竞标文档。当他接到消息后,直接从实验室赶到了医院急救室……
  四、明天我的学生们一定能做到
  作为我国知名钢铁专家、国家钢铁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带头人,刘相华教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把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致力于钢铁行业的人才培养。他总是微笑地说:“我的身边总有一批才华横溢的研究生,听到哪位学生又作出了新的成绩,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从学业和生活各个方面关怀体贴。他因材施教,并非常重视对研究生基础理论的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使研究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他奔走于各大钢铁企业,利用熟悉现场的条件,为学生选择具有应用背景的研究课题,使学生能够在生产实践的风浪中真刀真枪地干起来。
  正像他办公室墙上的那八个大字: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刘相华教授童年的理想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科研项目,对钢铁领域的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刘相华教授也在其中感受到付出艰辛和成长的喜悦。由于在钢铁领域的科研成果,他获得了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国家发明创业奖和30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出版、参编了10部学术著作;发表的研究论文被SCI收录的有290多篇次,被引用7200多篇次;在他指导下,已经有95名博士、96名硕士获得学位,他的学生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刘相华教授曾经带领着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本领域科研的国家队,起到了“引领钢铁材料发展方向,推动轧钢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实验室近些年取得的若干代表性成果为此提供了佐证。
  “山再高高不过脚面,只要往上走,成功往往就在进一步的努力之中。”刘相华总会以这样的话激励自己和学生在钢铁科学研究这条艰辛的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创新。
  “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常常提到,钢铁产业的中心应该也必然会转移到中国,现在我们要看到优势,找出差距,不断创新,向高精尖产品迈进。”谈到学生,刘相华动情地说,“虽然今天我们暂时还没有做到的,但是明天我的学生们一定能做到!”
其他文献
摘 要:直观教学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重要的教学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涵盖感官直观与思维直观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层次。其中感官层面上的直观手段包括野外观察及教学挂图,思维层面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包括语言直观、板书直观及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很突出,因此,提高教师的认识,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直观教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愉快教学”的思想。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思想。当我们把快乐引入英语课堂时,教师不会因反复强调相同知识点而怒发冲冠,学生也不会为屡记屡忘而苦恼。愉快的心情能让学习来得更容易、更自然,效果更好。要做到寓“愉快教育”于英语课堂中,我们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教师自我情绪的热情高涨   要想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感染
简要介绍SD-method调制方法及其与一般OFDM方法的关系,描述了基于导频信道估计的系统模型,分析并仿真验证了多径衰落信道模型下,SD-method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对LS估计算法和MMSE
采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和红外光谱(FTIR)对成人磨牙釉质的组成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成人磨牙牙体的纵断面及其牙釉质粉末的形貌进行观察
摘 要:针对当下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高耗低效现状,归纳出教师提问的几种误区,并提出了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问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提问形式多样化、提问要针对不同学生实际等对策,以求得英语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误区;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讲求师生互动,强调师生交流,课堂教学提问则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绝大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點,注重通过提问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
手工制作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是培养幼儿手脑并用、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现在的幼儿是未来的主人,幼儿的教育早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幼师的教师,应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确保手工制作教学课堂的优质高效。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模
采用发展了的转移矩阵方法计算了碳纳米管的能带结构,计算并讨论了碳纳米管的吸收系数和介电函数。
利用新建立的比较定理和单调迭代方法,研究了二阶混合型积-微分方程周期边值问题最大解和最小解的存在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单调迭代序列。
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预测水平,引进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给出了基于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仿真算法。并结
摘 要:数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主要以高数与微积分学习内容为主,它在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现今的高职数学教学课堂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高等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枯燥、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些思维逻辑与主观意志等方面的挑战与磨炼,这无疑为学生学习带来了相对艰巨的任务,导致了高职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高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