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练笔”深入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段的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现今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是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因为要把握字词这个重点,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专门的辅导。我们只能立足于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依据作文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设计了一系列的小练笔。
  “小练笔”,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动手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优点很多,一来小练笔篇幅小,一句话几句话均可;二来形式活;三来出手快。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局面。小练笔因其“小”,就不会让学生感到这是在写作文,就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就可以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写话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使学生的写话水平稳步提高,顺利地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
  练笔虽小,而教师却不可大意措之,必须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全册书、每课书、每节课,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教师都要做到成竹在胸,不可随心所欲、临时对付。
  几年来,就低年级学生的小练笔训练,我做了以下尝试,颇有感悟,遂记下,与大家共勉。
  一、 画一画,写一写。
  让孩子们“画自己喜欢的画,写自己想说的话”,就是一种新鲜有趣的表达方式,深受儿童的欢迎。低年级时孩子们识字不多,所以“画一画,练一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他们对“画画写话”的兴趣。如:在教学《美丽的图画》这一课后,我让孩子们画自己最喜欢的秋天的景物,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一句两句都行,不拘形式,随心所欲。孩子们尽情地画呀、写呀,激动得跑来跑去,互相交流。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上,内容丰富极了:有的画上蓝天白云,金黄的稻田,挂满果子的果树、飞翔的大雁等。旁边写着“我喜欢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果实,金黄的稻子……”“画一画,写一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随心所欲中,感受了写作的随意和自然!
  二、演一演,写一写。
  小学生天性喜欢玩,玩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是小练笔的重要材料。在低年级学生写话刚起步的时候,可以通过表演,使学生動态生成句子概念,建立句子书写的正确表象。
  如:在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一课后,我让孩子们表演了课文内容,当课文里的文字内容表演完了以后,我继续启发他们,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孩子们兴趣可高了,有的表演的是:青蛙亲自跳出井口去看看天到底有多大,有的却表演的是:青蛙依然相信自己的观点,依然坐在井里。在他们表演完了后,我让他们将自己的表演内容写下来,就在这样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发挥想象并续写的小练笔。
  三、看一看,写一写。
  叶圣陶说过:“我们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怎样才能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呢?多看看,多观察,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点。
  1.看插图写。
  “插图多”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打开一、二年级语文新教材,你会发现,课本越来越精美了,随便翻开一页,你都能看到一幅或多幅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插图。对于这些插图,有些文中只是一笔带过。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练笔资源,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进行小练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 。在教学古诗《山行》时,针对插图我设计了小练笔。在教学前,我先让孩子们观察教材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写了哪些景物,并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按观察的顺序说话,再读古诗,想象古诗的意思,最后把看到的景物写一写。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古诗的意思,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2.看景物,写一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如何让学生主动地留心周围的事物呢?师生一起走出去看看景物,边看边说是个好办法。
  如:学了《风娃娃》一文后,我就带着学生观察,风娃娃还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哪些坏事呢?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风娃娃做了许多好事,将晾晒的衣服吹干,将炉子里的火吹旺,,将花香味吹来了…… ,他们也发现风娃娃做了许多坏事,将窗户门吹得撞来撞去大声响,并且弄坏了,将臭味吹来了,将水泥厂的浓烟吹得到处都是…… 。然后,我又指导他们将自己所看到的写下来,很自然地就达到了练笔的目的。
  3.看身边的人和事,练一练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的写下来。如:在教学了《称赞》这一课后,我就让学生们观察身边的同学,看看他们都有哪些优点,夸一夸他们,他们迅速闹开了,努力挖掘着别人身上的优点,然后我再指导孩子们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这又是一次成功的练笔。
  几年来,我认真推敲设计小练笔,反复实践。当学生在精彩的小练笔中能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动时,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努力挖掘阅读教材中有利于素材积累、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因素,努力寻找练笔的最佳方式,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意识才会不断加强,写作才会由被动到主动,由“怕写”到“乐写”。试想:当我们用心为孩子创造出写的心境,孩子的写话又有何愁?
其他文献
前几日,我从网络上偶尔得知一则新闻: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一位研究生被室友投毒至死。我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在想:现在的大学生,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究竟是怎么了?他们拥有着别人羡慕的美好未来,聪明和智慧,但对于生命个体的爱与尊重--这场人生的考试,他们却成为了失败者,败得是一塌糊涂,彻彻底底。"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苦苦地思考着。一次,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的一场报告时,我心
一.创设民主环境,营造愉悦氛围  课堂上,当学习成为学生一种需要,教学法的实效性通成了现实,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民主,各谐,自由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代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生动活泼地学习氛围,爱护和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诚心诚意把学习分成学习主人,形成相
【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结束了大众单一接受信息的旧状。相反,利用新媒体,受众不仅可以轻松获取信息,而且可以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面对高校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舆情就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并飞速膨胀。本文从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特点出发,提出利用网络载体"人人网"进行舆情引导的思路,探讨了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 突发事件 应对方法  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完善,彻底打
【摘 要】现代足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能够在的任何时段、任何区域都能出色发挥。但是,现在我国青少年足球专项的体能训练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每个体能单项都有它自身的敏感发展阶段,所以对于足球教练员来讲,熟知这些知识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作为青少年中学生,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与应用,只有在适时、适量、适龄的情况下,才能使球员实战能力的发展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青少年 足球专项 体能训练  1.目前我国青少年
《葡萄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第二自然段,它是体会文章情感的关键。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深刻理解其内容有一定难度,我认为教学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抓住关键语
【摘要】“读、说、想、画”水墨画创作教学,“读“既“读画” 是通过阅读大量各种各样的美术创作,让学生开阔眼界,树立绘画的自信心。“说”既“说画”,“说” 是“读”的延深和推进,“说”是“读”的经验的沟通和交流。“想”既“想画”,“想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尝试主动经营画面的过程。“画”既是“画画”,“画画”要直接拿毛笔画,不打草稿,“画画“分写生、临摹、创作。  【关键词】读画说画想画画画  在美术
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但学生识字的能力参差不齐,而理解能力又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总有些学生跟不上课程的进度,落在后面,经常被同学嘲笑、老师批评,家长着急而又无能为力。面对诸多压力,这些学生往往在求学的初期就感到学习困难重重,对学习失去兴趣。如何让这些学生在求学的初期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我在教学中不懈努力,从多方面寻找方法,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客观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
【摘要】启发式教育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因其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独特作用而备受青睐,在多年的探索中,启发式教育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也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启发规法德育习惯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
【摘要】电化教育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能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但也要引起警觉,电教容易使人沉醉于色彩斑斓的画面和赏心悦目的乐海中,绝不能以娱乐而告终。同时,也有可能使学生减少对抽象的一些符号的兴趣,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从而产生电教手段依赖症。利用电教手段,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才能使电化教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向来大于语言。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的唐诗,宋词元曲或者古诗十九首,对于中学生来说,许多人讲究它们的思想价值导向,或者纯粹的讲究“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肤浅教学。因为初中语文的诗词歌赋的考查内容简单直白,或者说查考者低估了初中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多以提示性填空或者衔接上下句的方式考察。这种考查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品析诗词能力,也在无形中荒废了三年的古典诗歌教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