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拔性思维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但应对考试并非当代学生的唯一选择,更不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只有在思政教学中改变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保护当代大学生的内在健康,才是当前心理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改变方向,重视品格教育能够在未来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与健康;思政教学;课程设计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教育范畴扩增,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率得以稳定上升,但在素质教育层面以及心理与健康教育层面的影响力却在缓慢下降。只有在思政教学中及时注意到心理与健康教育的价值所在,并将此类教育范畴相关的内容贯穿进思政教学之中,才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然而,思政教学设计高度依靠体系化的教育内容,相关教师应注重双轨教育体系的应用,此种教学策略被认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工具之一。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设计的优势
  大部分的学生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之后,大部分时间大多依靠课程内容进行专业知识的获取,部分时间在多元化发展的层面进行自主的学习与实践。同时,思政教学的设计属于心理与健康教育的范畴,涵盖了育心育德、立德树人、立德指向等内容。因而,心理与健康教学也被认为是规正学生思维思想,培养有价值、有担当的大学生的必要路径。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大多不是由其自身的学历所决定,而是由其所接受过的教育以及教学方法所决定,教师在思政教学设计中进行素质人才的培养,可加强心理与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完成素质、德育双轨道教育的同时,规正学生的恋爱观以及价值观。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同样能够获得更好的思政教育。可以见得,在心理与健康教学中进行思政设计的优势可划分为以下两个层面内容,其一为思政教学设计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各行业输送正确价值观的人才方面;其二为这种课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教育价值,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的同时,发挥思政教育的力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
  (一)对教学内容的二次提炼
  心理与健康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途径,教师应借助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大学梦的教学塑造,并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内容提炼,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意识、情感关系认识,减少不良问题的出现,这是在思政教学设计中的必有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可在个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学习过程,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累到更多案例知识的同时,在高质量的课堂提升个人使命感以及民族意识。可见,对教学内容加以提炼能够使大学思政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改善,也同样易于教师将更多的思政内容带入教学课堂之中,这种教学设计方向很大程度地推动了大学生的责任感、民族心的崛起。另外,心理与健康的课程内容一般偏重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心理情绪的认知教育等领域内容,教师在固有内容中提炼思政教学的元素,并进行一定的教育规划与教学层次设计,教导学生如何管理自身情绪、正确认识思政案例内容外,使学生的意识形态跟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变化得以改变。
  (二)在教学过程的有效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思想的渗透,一般需要依靠教师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以此降低现存的教育差距对学生民族认同感、自我民族属性的影响。同时,思政教学设计大多需要依靠实际案例一定的辅助,这主要得益于案例内容易于帮助学生进行思政思想的理解,辅以教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可在心理教学、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审视自我的心理状态,觉醒自身的自我意识与民族意识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思政教学,可使学生对自我意识以及自我的思想性特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过去的心理与健康课程通常只限于学生的生命教育以及情感教学内容,并不包括民族属性以及自我意识层面的课程内容,然而,这种单一化的课程结构现已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应在讲授“自我意识”内容中,积极进行思政思想的渗透,发挥心理与健康教学的育人效果。
  (三)对教学方法的融合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使思政教学的设计更加接近于综合教育的模式,使思政教学设计内容更加灵活,在理论课程和知识实践层面加以设计与融合,灵活改变教育侧重点的同时,发挥思政教学的价值,逐步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高校教师还应将思政教育理论应用于不用的教学环境之下,以此促进德育、智育教育的双轨道发展。而在大学生层面,此种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流程中,得到生命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等内容的拓展。另外,思政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及素质要求,帮助大学生在案例解析中理解民族感、社会责任感、个人使命感到底是什么。最后,增设教学案例,对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融合思考,不仅可让大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得到思政意识的提高,将生命教育内容刻入脑海,也能令当代大学生在之后迈入工作领域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自信心与经验。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在教学方面具有良好的衔接性,拥有不同侧重点以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思政教育课堂,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素质与个人思想的双提高。
  三、结束语
  将思政教学划分在心理与健康教育范畴之内,可在育心育德、立德树人、立德指向等內容的分类中规正学生的思维思想,继而为社会培养有价值、有担当的学生,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路径。提炼教学内容,能够促使大学思政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易于教师将更多的教育内容带入思政课堂之中,以此推动大学生的责任感、民族心的崛起。另外,在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思政教学的拆解与内容划分,可使学生对自我的思想性特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最后,教育规划与教学层次的合理设计,是教导学生如何管理自身情绪、正确认识思政案例内容的途径,易于使学生的意识形态跟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变化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张艳梅,马姗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凝练和植入——以“情绪管理”专题为例[J].财富时代,2020(11):201-202.
  [2]张世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贺泉莉.“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教育,2020(27):74-75+86.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倡导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协作能力。然而,目前多数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没有使其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学生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有关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环节的研究屈指可数,将游戏当作关键的教学设计也如凤毛麟角。将游戏环节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添加游戏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协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增加其遗忘时间,让教师在日后教学活动中更加游刃有余。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讲,他们在具体学习期
期刊
◆摘 要: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总体决策部署,落实大学生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要求,高校的专业建设要改革创新,用新时代教育理念指导办学,提升大学生职业匹配度,保证人岗相适,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地学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研究,分析地学背景下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提升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地学专业背景  根据国家有关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一直占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启蒙阶段的小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部分基于具体的课本文本,需要在老师家长的帮助辅导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增进思维理解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增长学生的涉猎范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受益终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望。但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存在教学效果差、文本筛选不恰当、教学手法老旧等一系列有损教学效能的现状,本文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中高年级长课文阅读教学中,多数学生都感到了一定的阅读学习困难。教师应注重采取合适的教学指导方法,系统多维地分析长课文的重难点,教学生掌握长课文阅读学习方法,不断提高长课文阅读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长课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长课文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长课文阅读教学实效,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重点思考的教学问题。长课文篇幅较长、结构复杂、内涵丰富,
期刊
◆摘 要:所谓学习故事,是指一种运用叙述的方式来对幼儿学习和发展展开评价的教学模式。对于幼儿老师来说,想要采用学习故事,那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并解读分析,最终针对幼儿们的行为作出相对应的培养。而在当前的学习故事,编写中大多教师对于幼儿的行为观察过于肤浅,并且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描述分析的时候不够细致不准确,因此在本文中将探讨在小班角色游戏中,利用学习故事,如何提高教师的观察与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这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和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小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能力主要包括计算估计能力、计算精度保证能力、计算熟练程度等。这些能力将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反映小学数学教学是否科学有效。小学住校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离开了父母的照顾,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强,这种加强的自理能力需要通过思维能力和良好的习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当中要求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相比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更高,包括了表述、应对以及倾听的能力,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规范学生们的口头语言,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本文首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小学语文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上的学科。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要积极主动的将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要在教学中把物理知识充分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去。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应用。  ◆关键词:生活;应用;光;重力;热学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在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