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对垒——攻为上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_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战术意识的培养是篮球教学训练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进攻战术意识的定义和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培养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引起广大教练员和篮球专家的重视,以促进和提高基层篮球运动训练的水平。
  关键词:进攻;意识;培养
  
  现代篮球运动是参加竞赛的两个队,以篮筐为攻守目标,以争夺、控制球为前提,在特定规则规定的场地上,运用个人或整体的各种战术配合和特长组成总体攻守阵势,展开以控制球、投进球、守护篮及在瞬间转换攻守,以求进球得分多而取胜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除了要求队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娴熟的技术水平外,还要有强烈的进攻战术意识。那么究竟什么是进攻战术意识?影响进攻战术意识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进攻战术意识呢?
  一、篮球进攻战术意识分析
  1.篮球进攻战术意识的定义
  篮球进攻战术意识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通过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全体场上队员相互协调配合对防守方进行攻击时的思维决策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战术意识是运动员自觉的心理活动,是篮球运动员对身体、技战术等方面在比赛中运用的时机和条件的规律性认识,是运动员在比赛与身体活动密切联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战术意识是以第二信号系统为特征的,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表现,是在运动训练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作用于比赛实践。
  2.进攻战术意识分类
  进攻战术意识包括在快攻、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进攻区域联防和固定战术配合时的战术意识。①快攻的战术意识。快攻的战术意识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造成人数上和区域上的优势的反射性行动。②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的战术意识。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的战术意识是根据人盯人防守战术的特点,综合运用传切、突分、掩护、策应等基础配合所组成的全队进攻行动的能力和思维活动。③进攻区域联防的战术意识。进攻区域联防的战术意识是进攻方针对防守方运用区域联防的阵形和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进攻行动。④固定战术配合的战术意识。固定战术配合的战术意识是指在掷界外球、跳球、罚球时的战术意识。
  二、影响运动员进攻战术意识形成的因素
  (1)主观因素。战术意识是队员在场上应变能力的反应。运动员的专业理论知识、身体素质状况、技战术水平、训练态度、情绪智力、比赛经验等都是影响运动员进攻战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客观因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获得并不断提高的。因此在客观上易受本队同伴的水平,训练的环境、场地、器材等的影响。
  三、进攻战术意识的培养
  (1)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所以教练员要掌握好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努力将运动员学习动机的确立、兴趣的培养融于训练之中。
  (2)教练员对进攻战术意识的训练要重视,手段要丰富。在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练员起主导作用。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要对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和战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
  (3)努力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和专项理论水平。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它需要体力和脑力的良好结合。因此要抓好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对篮球运动的规律、技战术特点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其融会贯通,提高战术意识。
  (4)加强运动员身体、技术和心理训练。篮球比赛攻守双方的对抗日趋激烈,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教学与训练当中,教练员要切实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基本技术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
  (5)在比赛中培养和发展。战术意识是队员在场上应变能力的反应,而应变能力是在激烈的对抗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教练员要有意识地多安排与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队伍比赛,在比赛中积累和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丰富运动员的临场比赛经验和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总之,篮球进攻战术意识是篮球教学训练中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内容。进攻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应渗透在平日的学习、训练和比赛之中。教练员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基本技术和战术为基础,采用看、讲、学、练、赛、评等多种手段来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进攻战术意识。
  
  参考文献:
  [1] 伍林英.篮球战术意识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47-48.
  [2] 孙梅.试论篮球战术意识的内容、作用和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3).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五四新文化时期,新诗应时代的召唤而诞生。它不仅继承了唐诗宋词的优良传统,而且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它以独特的审美视点和精致的语言形式赢得了人们青睐,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许因为古代诗歌的辉煌掩盖了新诗的光辉;也许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还来不及光顾,总之,中国现代新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缺失。本文借此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新诗教学,以
郭思乐教授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是为自己的好教而设计,而应该为了学生的好学而考虑。我们遵循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低年级的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也能够自主地、有趣地进行识字学习。  一、创新性的课堂识字法  1.游戏中趣味识字  兴趣是万物之源,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传统的游戏——开火车、摘苹果、猜字谜等激
人文素养是师德素养的重要依托,素质教育不断呼唤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能力的发展。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随着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的深入,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怡人性情,提升人格,促进学生全面持久发展,因而教师必须不断发展自身的人文品格。  第一,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要重视自
本刊记者:朱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先自我介绍一下。  朱昌海:我叫朱昌海,男,1957年生,现年53岁,海南琼海人。1978年考进海南省琼台师范大专班就读数学专业,1981年毕业,分配在九曲江中学教数学,1984年调入琼海市华侨中学任教。其后在一所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后因学校合并离开了心爱的教师岗位。现在在家务农。  本刊记者:您什么时候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什么时候着手研究初等数学?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课堂设计案例——“错账的更正”,阐述了作者对新课改下财经类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几点认识;重点论证了年轻教师应适应新课改要求,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和向课堂要质量、效率的意识,以及用新课改的新要求上好每节课的观点。  关键词:课堂设计;错账更正;新课改;新意识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那么,应如何重新构建符合新课程理
摘要:体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或许我们能够品尝到改革的快乐与甜头。体验式课堂教学带给师生的不仅是惊喜,还有情感的亲历与共鸣,是学生自主、积极探究学习的新动力,它使课堂的生命之花绽放出具有个体特征的斑斓色彩。体验式教学改革让课堂中的资源怒放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生命活力    2008年底株洲中等职业学校迎来了第二次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原有的课堂秩序被打乱、
摘要: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这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意在以小说阅读指导为切入点,来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阅读潜能,进而提高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小说;指导;阅读潜能    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如何提高?这一直是一个持续探讨和争议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由地翱翔在课外
当前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的要求,不能仅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课外阅
摘要: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历史必修课的知识进行整合,教师要吃透历史教材,要理清历史线索,实行纵向整合、横向整合、多维整合,并加强练习与检测,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知识整合;整合策略    一、教师如何应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整合  1.教师要吃透历史教材  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必须在对
江苏省现行高中政治教材是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由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负责编写的一套实验教科书。客观地说,这套教材总体上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图文并茂,具有很强可阅读性,也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可是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虽耗费了艺术家的毕生心血,但依然有遗憾。现将这套教材存在的不足总结一下,希望编写组在以后修改教材时能采纳。  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