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探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198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少儿身体发育与知识增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同时,德育教育也是在习惯养成教育之中进行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所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抓起,养成教育贯穿在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过程之中,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石。本文旨在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059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从而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针对小学生心理习惯的特性,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言传身教,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融入进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之中,从细节出发,加强对学生行为实践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遵循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同时,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道德的优秀人才。
  一、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育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提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与家长的注意,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有效的养成教育活动。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各个方面,首先,生活中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节约时间成本,学会统筹兼顾;其次,学习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知识的保证和前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后天培养的成果,也是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校园里的养成教育过于形式化
  在小学课程中,有关于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专门课程,但是形式化教育往往不能使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脱离了课堂以后,并没有将养成习惯带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也就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教师应当讲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让行文习惯养成教育不仅仅流于表面,而是帮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准则。
  (二)行为养成教育过于枯燥
  小学校园里的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入探究养成教育的本质,枯燥乏味的行为养成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并不好。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体现在他行为举止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师教育学生要学会举手回答问题,上课不要闲聊,要遵守课堂纪律等等,其实,这些行为准则都可以很有趣地融入教育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礼貌红旗标兵,让学生产生被认同感,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行为养成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三、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生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小朋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性格与品质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养成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一生。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与思想道德品质,是校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当将教育融入日常的校园生活,才能使学生对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感受更加深刻。例如,在校园生活中要学会礼让与谦虚,注意与同学交谈时的文明用语,善于自我反思,做错事情了需要主动道歉认错,并且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二)注重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体系进行更深刻的消化与理解,在探索中建立清晰的逻辑思维。同时,教师还应当构建以學生为主体地课堂,并且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与轻松,使学生敢于表达,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问题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勤奋好思的学习习惯可以事半功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提问与思考,慢慢学生就会养成主动开口提问的好习惯。
  (三)关注内心,针对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
  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差异,教师应当学会根据这些不同的差异与特质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保证小学行为养成习惯教育的效率。学生的特质是宝贵与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当顺势而为,加以引导,从而扬长避短的效果。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应当对学生及时进行疏导,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优良的社会行为习惯。在小学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中予以学生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比说教更有效果,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与持之以恒的氛围中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最后,对于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仅仅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全面培养,使学生处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氛围之中,经过长期地、反复地训练,从而培养成为终身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罗朝玲.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 2018, 000(022):232.
  [2] 李志兴.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20, 000(003):33,36.
  [3] 苏丹.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 科幻画报, 2019(10).
  湖北省蕲春县张塝镇塔林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书籍的阅读量,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自身的修养内涵也有很大的好处,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语言表达。但是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的阅读量也减少了,使学生除了接触课本之外几乎没有阅读量,这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素养,影响了语文教学的真实目的,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要采用合理的方针对策改变现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期刊
摘要:地理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调查等一系列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主要依托于地理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运用到实际的问题探索过程中,進而顺利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实践过程。地理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地图的制作与绘制能力,地理实验能力,地理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期刊
摘要:现阶段,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其中,合作学习时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这是一种互助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小学阶段,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当遵循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美术课也不例外。虽然美術作为一门副课,在学生的课程安排中数量并不多,但是,这类课程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教工作的顺利进展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国专门提出了开展科学合理的保教工作为根本任务,来提升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和谐发展,虽然在当前的保教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整体而言保教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漏洞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的幼儿保教工作为出发点,指出
期刊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与管理者,不仅要认真完成学科教学工作,还要承担起管理班级秩序、维护班级纪律的任务,同时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的社会公民。新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教育理念更新,其要求教育工作要给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充足养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内容,也应在创新与批判中进行突破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由此
期刊
摘要:思维品质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在新时代的新要求,着眼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也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忽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以及阅读深度不足等问题,本文也从深入挖掘课本内涵以及结合生活实际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学科
期刊
摘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么多年,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很多乡镇都开始走向城市化发展。现在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很快,该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也是越来越激烈,怎样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中占据地位,已然成为建筑工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通过这次一系列比较全面的分析,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可以走得更加持久,本论文研究也可以给其他行业带来相应
期刊
摘要:目前,大专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活动,但在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实践教学评估。因此,应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大专;室内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056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
期刊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学效率、效果和质量的体现,提高教学质量是展现学科育人功能的前提和保障,能够保证学生从化学学习中获取知识,实现能力素养的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炼教材内容设问、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三个维度出发,全面地分析和论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具体策略。  关键词: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相较于以往而言更高的实践要求,适应这一趋势,必须更新和转变写作教学模式,力求增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兴趣并促进其写作能力实现提高。本文主要从新课改背景出发,探讨构建创新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