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走进心灵 让心灵充满诗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几年来的语文课改,在历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过分追求形式的课改阶段,终于“浮华洗尽见清醇”,凸显本色语文,着眼于追求课堂教学实效,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情感认同和思维创新。
  千年的积淀,百年的探索,世纪末的全国语文大讨论,跨世纪的教育大改革,给新的语文开辟了新的天地。新课标旗帜鲜明的构建全新立体化目标体系,重视语文课改的人文性、实践性与生活化,真正让语文走进心灵,提升诗意人生。
  
  一、在口语交际中傅彩长才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它整合了以前的“听”与“说”,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比写作更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加之兼有神态、语态辅助语言,因而,有时比书面交际更富有亲切感、更富亲和力。从语文教学目标来看,口语交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文明得体、规范条理的口语交际,能显示一个人良好的文明修养,有利于增强学生踏上社会后的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所以,“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一定是人才”,“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语交际的广泛实用性,让思想的触角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搜学求知时,心灵的天空定然会澄澈高远,放飞的是文采,收获的是处世判事的才干。
  
  二、于阅读中怡神益智
  
  在海德格尔那里,文学的诗不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人生,是一种存在方式,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阅读即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叶老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自由的高品味的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起点,也是精神走向成熟的表现,“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萨特语),“散步在别人的知识和灵魂中”(尼采语),是灵魂的对白,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生命节律的跳动。(1)阅读之乐,乐在所得。“书是音符,读出来是歌”(契诃夫语),能奏出动人的乐章;书是一个宿营地,能安置你的灵魂,放飞你的梦想;书是一个百草园,能医治你的精神,抚平你的创伤,直至“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2)阅读之乐,乐在怡情。阅读能使你的心灵得以慰藉,得以洗涤;能使你的情感得以撞击,得以宣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之情,“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之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眷眷亲情,“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男女挚情……无不使人心灵得以涤荡,情感得以净化,使人为情所感,为情所动。有诗为证“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语)读书之乐涵泳怡情。(3)阅读之乐,乐在怡性。阅读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改变人的性格,净化人的品质,“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黄庭坚语)便是诠释读书对塑造人的品性的重要性。剑戈惊天的三国,侠骨柔肠的水浒,摄魂夺魄的西游,情铸千载的红楼……“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阅读的天地,为性情的操练提供了广阔的校场,放牧心灵,收获富足,手执书卷,读至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便似欣赏渔舟晚唱,亘古的清脆中,心灵与美好交汇,思想与日月闪光,会心之际,不觉莞尔,古云“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忧乐”。
  
  三、在写作中放飞心灵
  
  “我们虽充满劳绩,但仍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语),写作乃是达到诗意栖居的方便之路,读是为了写,为了诗意的人生。当春风洋溢着希翼、夏日装扮着艳丽,秋色送来了金黄,冬雪展示着圣洁。这四季的轮回都能给学生真切的感受,激起学生心灵的驰骋,撞击出学生心灵的火花。“写作即生活的再现”(刘国正语),更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最能承载和张扬学生的写作个体的个性。写作是心灵的释放,它是天边飘逸的彩虹,是水中灵动的白鸽,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写作中,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以升华,思想达到一种酣畅淋漓的自由状态,愉悦的心灵在写作中飞扬。“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当学生用心去体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用情去浇灌文字,成功之花定然在心灵绽放,继而绽放生命之花。
  
  四、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升诗意人生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它是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的课程。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例: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追溯渊源历史,追寻千古风流——风波亭上的点点残阳,可看到忠臣的铮铮铁骨;易水河上,悠悠流水,可听到豪侠的沉沉悲歌;于李白的失意高歌中,读懂人生的寂寞;在杜甫的沉郁容颜中体味仕途的坎坷,易安落花飘零的身世之恸,晏殊似曾相识的淡淡闲愁,东坡静穆落魄时的豪情豁达……无不给学生心灵以撞击的同时,引起他们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真正实现“人的发展,心的雕刻”,在综合性学习中,真正开辟了一片新的语文生活天地,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让语文走进心灵,用书页建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心灵充满诗意,思想的闪电便会照亮眼睛,开启心智。语文学习,怡神益智,何不享受语文,滋养生命?
  
  齐才春,男,教师,现居山东沂水。
其他文献
周振甫先生引述张元善先生的话说,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是“点的懂”,记住了多少句子,是“线的懂”,点线的懂是不够的。点线的懂是平面的懂,平面的懂还不够。“我以为,把语文吃到肚子里,既有语文,又有人文,所以是‘立体的懂’。朱光潜先生说:‘私熟的读书程序就是先背诵后讲解。’所以吃的就多。现在语文课大都是读一遍课文就开讲,连‘点线面’的懂也还有限,哪里谈得上‘立体的懂’?既无语文,也无人文。”(王
语文,被尊为“百科之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早已席卷神州大地。但是,目前很多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淡化,语文教学事倍功半的现象,是十分突出的,是不容忽视的。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的考试分数挂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机制,造成师生之间情感淡漠。二是很多教师在钻研、挖掘教材内容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深,要教些什么,怎么教,没有一个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个性的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小学教育必须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单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精心设疑,发展
语文新课程明确指出:我们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虽不是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但第三学段已出现少量浅显的文言文。篇目文质兼美,具有典型性,富有文化内涵。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让孩子积累些古诗文和文言文也很有必要。而时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各种文体的教学观摩和教学设计林林总总,文言文的教学似乎成了遗忘的角落。如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善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中,杨朔是代表着一种创作方向的,被誉为当时散文创作三大家之一。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显现着人们所期待的狭义散文创作的实绩,在那个时代被传颂一时,一些篇章被视为经典。记得我上初中和高中的90年代中后期,语文课本选有杨朔散文作为单元重点课文,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很好。但时隔十年,再去翻看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发现这位曾经煊赫的散文作家竟悄悄地撤离了我们的语文课本,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
李培明,现任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华中师范大学数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十堰市优秀教师,2002年当选为十堰市劳动模范,2003年被《现代教育报》推荐为“湖北省百名优秀校长”,2006被评为十堰市明星校长,2008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型校长。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云:李校长,您好!很高兴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深入“十一五”课题研究
“学生怕写文,先生怕改文。”这句颇具闽南风味的俗语道出了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病。“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传统的作文教学三部曲让教师费时费力,又无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些学生干脆应付。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把“主权”还给学生,改变“学生怕写文,先生怕改文”的状况呢,我在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董超纲,男。生于1971年。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中国社会科学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会员。黄冈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穴市作家协会理事。历任武穴市大金高中副校长,武穴市教研室高中化学教研员,武穴市教研室副主任。2003年开始担任湖北武穴市实验中学校长。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8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    陈:董校长您好!学科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头戏,近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要善于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就会撬起自己心目中的“地球”。这个“支点”是什么呢? 就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它把语文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把自主学习的空间还给了学生,把合作探究的课堂让给了学生,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学生自己做主”。  用赏识点亮每颗星  赏识是学生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尽管“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几乎都参